2014-02-28 10:39:04Bible聖經

希伯來書第6章

(第三個警告─要竭力前進,達到成熟 五11~六20

第 六 章

1 所以,我們既離開了那論到1基督之2開端的話logon,就當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teleiotēta,不再立根基,就是悔改脫開死行,信靠神,

1 Therefore leaving the word of the beginning of Christ, let us be brought on to maturity, not laying again a foundation of repentance from dead works and of faith in God,

因為受了操練,生命長大,就應該離開論到基督之開端的話離開嬰孩的奶,進到長成的人,長成和生命以及食糧有關,

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的路,就在前面這五章經文裡。

 一 分享基督所達到的--基督的同夥

藉著信。我們需要宣告說,『讚美主,我是祂的同夥,我有這個地位和權利,有分於祂的受膏。』信心乃是稱無為有的。不管有沒有感覺。

 二 竭力進入那安息日的安息--忘掉已往,不巴望將來,進入召會生活裡。

 三 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只有神遠遠構到我們的憐憫和祂夠用的恩典,才能使我們達到完全、成熟。我們都需要操練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四 吃乾糧,享受那位照著麥基洗德等次作我們大祭司的基督

「所以」讓我們竭力向前邁進。「不應安於現況,若不前進只有退步,」你們應為你們不成熟的光景感到羞愧而急起直追,

「離開」(分詞)不滯留於某一地步;在所「離開」的根基上繼續建造。

「基督之開端的話」跟五章十二節的「神諭言開端的要綱」是平行的,後者指福音的初階,「關於『基督的基本方面』的信息」。

「成熟」指對基督為「麥基洗德的大祭司的真理有成熟的了解和掌握;對真理有成熟的掌握會導致適切的實際回應的。與福音的基本道理相對的

「竭力」原文「讓我們便自己前進」;「讓我們〔朝『成熟』的目標〕向前走

由六根柱子所構成三個基礎:悔改脫開死行、信靠神,浸洗的教訓,按手,死人的復活,以及永遠的審判

(一)「悔改脫開死行」──「從死行悔改過來」。「悔改」是因對罪與義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態度而改變一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死行」(「死的工作〔複數〕」:基督的寶血能將「死行」從信徒的良心滌除,「死行」指歸主前(1)「一切不出自信心的工作」,(2)非基督徒想要藉以稱義的行為,(3)沒有跟永生神有正當關係的人的一切活動,不管他們是拜偶像、道德敗壞的異教徒,或是自我中心地熱衷於宗教並追求靠行為稱義的猶太教徒,(4)代表「過去無意義的生活」。(5)「引致死亡的行為」,指信主之前「那些導至滅亡的罪行」。信徒歸主時便悔改離開這些罪行,並因基督寶血的潔淨,這些罪行不再留在他們的良心上成為他們與神相交的攔阻。

(二)「信靠神」──「悔改」與「信(靠)」是福音的核心。直譯「向神的信心」,接受神在基督裏的啟示。

【注1】 基督的開端包括信徒對基督經歷的開端,和基督早期的職事,就是四福音所記祂在地上一切的事工。凡是得救的信徒,就像希伯來的信徒,都已經經歷了基督的這個開端;他們應當從此追求,達到完全、成熟的地步,就是本書所啟示基督在祂後期天上的職事裡所要成全的。

基督開端的話
壹、基督徒生活的根基-恩典的話和生命的話是基督之開端的話,都是好的。都是基督徒生活的根基。根基雖好,卻不該一再的立根基。有了根基,就需要建造。基督開端的話,包括六章一至二節所題的六項。這六項排成三組,構成了基督徒生活的根基。每組的前項是說到我們從某種消極的光景裡出來,後項是說到我們進入積極的事物中。

貳、 第一組、『悔改脫開死行,信靠神』。悔改是消極的一面,信靠神是積極的一面。悔改脫開死行和信靠神自己,是真實的回轉。我們得救以前,我們的行為可能很好,卻是死的。我們必須悔改脫離死行,並且信入神。

叁、 第二組『浸洗的教訓,按手』。受浸除去消極的東西,並了結舊事。浸洗』,指洗滌帳幕或聖殿中事奉神所用的器具和器皿,包含祭司的洗濯。與希伯來信徒的背景有關,也與新約的受浸相同,就是洗去並了結消極的事物。我們受浸,就是除去並埋葬我們的舊人。在積極一面,按手乃是聯合併交通於神聖的事物。獻祭的人要按手於祭牲,表徵他和祭牲聯合。按手乃是為著聯合與聯結。按手也用於把恩賜分給別人。當保羅為提摩太按手時,就把屬靈的恩賜分給他。

肆、 第三組『死人的復活,以及永遠的審判』。死人的復活,就是從死裡、陰間裡、墳墓裡出來;這是消極的一面。永遠的審判乃是進入永世和永遠的定命裡;這是積極的一面。不論我們得救與否,這個審判都要把我們帶進永世。不信的人雖然死了,但是他們的情形還沒有清理。惟有當他們全都復活後,他們要受審判;經過審判以後,他們才被帶進永世。

 以上六項,都是基督之開端的話,也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根基。本書作者鼓勵希伯來信徒,要從基督之開端的話往前,進到公義的話裡。我們必須往前。我們的根基已經立了,現在必須在其上建造。我們已經悔改並相信了。我們也已經受浸並與基督聯合了,並且我們有把握,將來必有復活和審判。任何人若不信這些事,就不是真信徒。我們既然都信這些事,並立好了根基,就要往前,從啟蒙的話進到公義的話;從根基的話進到完全的話、建造的話;從恩典和生命的話進到神公義行政對付的話。 

真正的成熟,不僅是在我們靈裡,更是在召會生活裡。召會生活乃是我們成熟的標記。勸勉的話:『往前吧。不要談論,也不要記住已過的事;甚至現在的事也要丟在一邊,更不必擔心將來。你若真要往前,就往前好了。』若有人偏離了正軌,停下不跑,以後又受激勵要繼續往前,他就不要猶預,不要問問題,只管往前奔跑。不要擔心,在往前之先是否該作什麼,不要擔心主可能不赦免他,不喜歡他。若是這樣,就很難與主一同往前。你若對主認真,就只管往前。只要達到目標,得著獎賞。不必考慮對或錯,只管往前。不需要再立根基,無須那麼多的悔改。運動員在起跑之後若跌倒了,當然不必回到起跑點再跑,只要從他跌倒的地方起來,再往前跑。我們基督徒也不需要回到開頭的地方,重新開始;我們只需要從跌倒之處起來,繼續往前。我們信的時候,已經立好的根基。若偏離了,又回轉過來,就不需要再立根基,只要繼續往前,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好了。他們不需要重複悔改,因為他們不可能再重新悔改。一節指明這是不必要的,六節說這是不可能的,七至八節指出這是不對的。因此,這段話的意思,不是說信徒若犯了罪,就不可能得赦免,而是說一個基督徒若偏離了又回轉,他不必重複原初的悔改。在神看來,這是不可能的。

大多數的基督教教師說,希伯來六章六節所題偏離的人,乃是假基督徒。但是一個蒙了光照,嘗過屬天的恩賜,又有分於聖靈,並嘗過神美善的話,以及來世能力的人,怎能是假基督徒?大多數的基督教教師,因著沒有看見獎賞與懲罰的事,而在此犯了大錯。從上下文看來,這樣一個偏離的人,必定是真基督徒。他絕不會滅亡,但是按照八節所啟示的,他會受到一些懲罰。因此,他需要回轉,並繼續往前。他若要往前,並不需要回頭再立根基。即使他願意回頭再立根基,他也不可能這樣作,因為無論他願意作什麼,在神面前全不算數。

『偏離』,是指一切偏離神法則之正軌的基督徒。

成熟teleiótēs ( feminine N) – completion (consummation), in its cumulative sense, i.e. built on what has to precede and also supports the stage that must come next. "consummation" particularly then suggests the combination of truths (stages of spiritual growth), the culmination of which also supports future consummation. focuses on the end-stage (fulfillment).]

竭力前進phérō, to bear, carry (bring) along, especially temporarily or to a definite (prescribed) conclusion (defined by the individual context). /phoréō ("habitual bearing").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或,被帶到成熟。在我們屬靈生命的經歷中,總是有主所作的一面,配上我們追求的一面。主雖然要把我們帶到成熟,我們仍需要與主合作,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主要帶領我們往前,我們必須讓祂如此帶領。這是我們與祂恩典的工作甘心樂意的合作。我們要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需要與基督同享祂所達到的,(一 9,三15)且需要竭力進入仍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四911)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受憐憫,得恩典,(四16)更需要喫乾糧,以享受基督照著麥基洗 德的等次作我們的大祭司。(五91014

2 1浸洗baptismōn的教訓,按手,死人的復活,以及永遠的審判。

2 Of the teaching of baptisms and of the laying on of hands, of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and of eternal judgment.

(三)「浸洗〔複數〕」──指猶太洗濯或潔淨的儀式;基督教的洗禮,

(四)「按手」──(1)獻祭:獻平安祭或贖罪祭者按手在祭牲的頭上,表示與祭牲認同;大祭司在贖罪日按手在那要被流放的公山羊頭上,表示將以色列人的罪歸到羊的頭上。(2)委任:摩西按手在約書亞身上,委派他為接班人,負起繼續帶領以色列民的重任。(3)祝福:雅各按手在他的孫兒頭上,給他們祝福。(4)審判:咒詛聖名者受審時,見證人按手在被判死刑者的頭上,表示同意是項判決(利廿四14)。在新約,按手表示:祝福、治病、獲賜聖靈、按立、特別的任命;分別出來事奉神並授予所需的恩賜(提前四14;提後一6);洗禮與按手被視為同一項入教儀式的兩部分,因此「按手」所指的,較可能是藉按手領受聖靈。

(五)「死人復活」──「死人」包括信徒和非信徒。包括耶穌的復活,祂的復活對基督徒之現在及將來的意義,以及對祂在審判一事上所要擔當的角色的含意。

(六)「以及永遠審判」──「以及」表示此項目跟前一項有密切的關係。復活和審判同是末日的事。「永遠的審判」意即永遠有效的審判;這裏的「審判」指神所作出的判決,此判決是永遠有效的。

【注1】 浸洗,原文與九10和可七4者同;指洗滌帳幕或聖殿中事奉神所用的器具和器皿,(利六28,)也可能包含祭司的洗濯。(出三十1821,利十六4。)這事當然與希伯來信徒的背景有關,不過原則上也與新約的受浸相同,就是洗去並了結消極的事物。 

按手epíthesis (epitíthēmi, "place upon") – to put, lay on (hands); used of the Lord conveying supernatural encouragement and revelation by "the laying on of hands."

"ordaining" someone to ministry.

3 神若准許,我們必1如此行。

3 And this we will do if God permits.

讀者需要在信仰上獲得更新,首先要吸收一些較深奧的道理,需要神的幫助,才能將「難以解明」的道理講解清楚,他的努力若要產生所希望獲得的果效,則更有賴上帝的幫助。

【注1】 意即我們必照1節所說,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不再立根基。

4 因為那些曾經蒙了光照phōtízō,嘗過geusamenous1屬天的恩賜,又2有分於metochous聖靈,

4 For it is impossible for those who have once been enlightened and have tasted of the heavenly gift and have become partakers of the Holy Spirit

「因為」,說明為甚麼他不打算「再立根基」:因為要叫離道反教的人重新悔改,是不可能的事。

(一)曾經蒙了光照──指領受了福音的光而歸主,成為基督徒。不是指未得救者悔改脫開死行,信靠神有關。

(二)「嘗過屬天的恩賜──「嘗」--「經歷過」。「恩賜」指(1)「神的恩賜」,「活水」;(2)「神的恩賜」,「聖靈的恩賜」(3)「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神所所賜之義;(4)神所賜給保羅作福音僕役的恩典;(5)神所賜給信徒的「無法形容的恩典」;(6)基督對個別信徒的賜予。「恩賜」指神在基督裏所成就和賜給信徒的救恩;和浸洗的教訓有關

屬天的」表示它的來源和性質都是屬天的。屬天的恩賜是指在我們悔改信主時,神所賜屬天的事物,就如赦罪、公義、神的生命、平安和喜樂等。

 ()有分於聖靈--直譯,成為聖靈的分享者按手有關。聖靈乃是神在祂的福音裡所應許給我們的。(加三14。)神已從諸天呼召我們來得屬天的事物,使我們成為祂聖靈的分享者,有分於祂的聖靈。我們乃是藉著神的聖靈,能在地上過屬天的生活,且有分於神的聖別。我們既有分於聖靈,就得著神作我們的享受。「又有分於聖靈」──只有真正的信徒才會獲得屬靈的恩賜,而真正的信徒必然是得到了聖靈的人。

5 並嘗過geusamenous神美善的1rhema,以及來世的2能力,

5 And have tasted the good word of God and the powers of the age to come,

詩篇卅四篇八節(你們要嘗嘗,便知道耶和華是美善的;)的回響

() 神美善的話,原文指神即時的話。指1節所說基督開端的話,是希伯來的信徒在相信主時所嘗過的奶。現在他們必須往前到更深的話,就是公義的話。(五13。)這話主要的不是關於神的救贖,乃是關於神經綸的法則,這話就是使他們達到完全、成熟的乾糧。神美善的和死人的復活有關

()來世的能力,原文,複數。能力在此指神聖的能力,來世是指要來的國度時代。要來之國度的神聖能力,要復甦、更新並復興老舊的萬物。(太十九28。)信徒在重生時,(多三5,)都嘗過這種神聖的能力,得著了復甦、更新並復興。伴隨福音之宣講的神蹟奇事和異能,和永遠的審判有關

6 而1偏離的parapesontas人,2不可能再重新anakainizein悔改,為自己把神的兒子3重釘十字架,明明的3羞辱祂。

6 And yet have fallen away, to renew themselves again unto repentance, crucifying again for themselves the Son of God and putting Him to open shame.

【注1 parapesontas (pará, "from close-beside" and /píptō, "to fall") – fall away, after being close-beside; to defect (abandon). ("fallen from a close position") refers to a close-follower of Christ who becomes a defector. It suggests this person (at least at one time) was a believer (note the para).

再重新悔改,意即已經悔改過,又重複悔改,這是不必要的。這樣作,就是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我們若試圖回到起初的悔改,就是再立根基。在神看來,這是把主重釘十字架。主已經為我們釘了十字架,我們起初悔改的時候,已經接受這個事實。我們若再回頭到原初的悔改,那就是把祂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我們絕不可這樣作。不可能是形容:再重新悔改,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

「竟然還離棄正道」。相等於「把永生神離棄」(三12)、「故意犯罪,.……踐踏神的兒子」(十2629),即是完全背棄基督

重新anakainízō (/aná, "up, completing a process" and kainizō, "make new," /kainós, "new in quality") – to restore (bring back) by renewing; "make qualitatively new."

【注2】 那些曾經蒙了光照,嘗過屬天的恩賜,又有分於聖靈,並嘗過神美善的話,以及來世能力的人,在他們信的時候,就已經立好了根基。他們若偏離了,又回轉過來,就不需要再立根基,(1)只要繼續往前,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好了。他們不需要重複悔改,因為他們不可能再重新悔改。1節指明這是不必要的,6節說這是不可能的,78節指出這是不對的。

【注3】 重釘和羞辱是形容上半節的再重新悔改。再重新悔改,意即已經悔改過,又重複悔改,這是不必要的。這樣作,就是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

7 就如田地,1吸收了屢次下在其上的2雨水,並且3生產菜蔬,合乎耕種的人用,就從神得享metalambanei    μεταλαμβάνει   partakes祝福;

7 For the earth, which drinks the rain which often comes upon it and produces vegetation suitable to those for whose sake also it is cultivated, partakes of blessing from God.

領受了神的恩典而不生出相稱之果子者,其結局就是被神所棄。「吸收了屢次降於其上的雨水,並長出……有用的植物的田地」,吃」原文直譯是「喝」,過去不定時時態分詞,表示吸收的行動已告完成。雨水是神所賜的一種恩澤

【注1】          直譯,飲了。

【注2】          雨水在這裡是指45節所說五類美好的事物。蒙光照,嘗過屬天的恩賜,有分於聖靈,嘗過神美善的話,來世的能力,

【注3】          生產菜蔬是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1)的例證。信徒就如田地,為著神被耕種,好生產基督,如同田地生產菜蔬,以達到完全、成熟;藉此就從神得享祝福。

真正的信徒有背道的可能。蓄意地、有計劃地、經過思考地決定公開否認與耶穌基督有關連。警告經文是對信徒發的,且是針對真正的危險而發的真正的警告。我們沒有權把作者的宣告削弱,或用其他的基督徒洞見來解釋它。將我們所不能了解的事交託給憐憫人的神。作者以基督徒背道為可能的事;

8 但若長出1荊棘和蒺藜,就2被廢棄,3近於咒詛,結局就是4焚燒。

8 But if it brings forth thorns and thistles, it is disapproved and near a curse, whose end is to be burned.

主詞仍是那塊經常吸收雨水的田地。無用而且有害的「荊棘和蒺黎」,就要受到神的審判,

(一)「被廢棄」──「被取消資格」、「(在信仰上)經不起考驗」,及「(在一切善事上是)無用(的)」(多一16)。

(二)「近於咒詛──「已臨近了滅亡」不含溫和的成份,好像暗示還有挽回的可能似的。(三)「它的結局就是焚燒」──「地受咒詛的最後結果是被焚燒」;「永遠審判」(2節)的事實、「我們的神乃是烈火」(十二29),以及背道者「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十27)的景象。

【注1】 嚴格的說,這裡的荊棘和蒺藜,是指他們老宗教傳統的事物。

【注2】 或,不蒙稱許,(林前九27,)不合格,算為無用。倘若信徒不肯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反而退回到老舊的事物,就不蒙神稱許,算為無用。

【注3】 信徒一旦得救,就絕不會再成為真正的咒詛;然而我們若不往前,長出基督,反而持守神不喜悅的事物,就近於咒詛,受神行政管治的懲罰;(參十二78的管教;)這與永遠的沉淪完全不同,那是真正的咒詛,這是近於咒詛。

【注4】 田地是絕不會被焚燒的,但其上所長的卻會被焚燒。信徒是神的耕地,絕不會被焚燒;但他們不按著神的經綸所生長的木、草、禾秸,卻要被焚燒。(林前三912。)

鼓勵的話

9 然而,親愛的,我們雖是這樣說,卻深信你們的光景強過這些,且都是1聯於2救恩的。

9 But we are persuaded of better things concerning you, beloved, and things which belong to salvation, though we speak thus.

8節所說長出荊棘和蒺藜,並不是聯於救恩的事。注重我們所聽見的,(二1,)竭力進入所應許的安息,(四11,)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四16,)以及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1,)這些才是聯於救恩的事。基督屬天的大祭司是我們永遠救恩的根源

【注2】 救恩在此指神完全的救恩,就是二3所說這麼大的救恩,包括七25所說的拯救,腓一19所說的得救,腓二12所說的救恩,以及彼前一9所說魂的救恩,就是得救免去8節所說,神行政管治懲罰之「近於咒詛。」

10 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1為著祂的名所顯出的愛,就是先前2供應diakonēsantes聖徒,如今還是供應。

10 For God is not unrighteous, so as to forget your work and the love which you have shown toward His name in having ministered to the saints and in ministering still.

【注1】 或,向著。

【注2】 指供應在物質上有需要的聖徒diakonéō (/diákonos) – actively serve – literally, "kicking up dust" because "on the move." ("to serve") means caring for the needs of others as the Lord guides in an active, practical way.

11 只是我們切願你們各人都顯出同樣的慇勤,以致對你們所盼望的有充分的確信,一直到底;

11 But we desire earnestly that each of you show the same diligence unto the full assurance of our hope until the end,

12 使你們不1怠惰,反倒傚法mimētai那些藉著信和恆忍makrothymias承受klēronomountōn應許epangelias的人。

12 That you may not be sluggish, but imitators of those who through faith and long-suffering are inheriting the promises.

【注1】 或,遲鈍。原文與五11的遲鈍同。

神的應許:指出信徒應「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12節)的原因,神的應許絕對可靠,亞伯拉罕就是憑信心和忍耐得所應許的(13-18節),而且作先鋒的耶穌已為我們進了聖所,故此我們的盼望不會落空(19-20節)。

傚法mimēts ( mimic, "one who imitates, emulates") –the positive imitation that arises by admiring the pattern set by someone worthy of emulation, i.e. a mentor setting a proper example. "emulator, imitator" is always used positively in the NT – of followers of Christ emulating a God-approved example.

恆忍makrothymía (/makrós, "long" and /thymós, "passion, anger") – long-passion, i.e. waiting sufficient time before expressing anger. This avoids the premature use of force (retribution) that rises out of improper anger (a personal reaction).

"divinely-regulated patience" is used of God Himselfembraces steadfastness and staying-power. 'long-tempered'. . . . which is a quality of God

承受klēronoméō (/klēronómos, "a specific allotment of inheritance, apportioned by casting lots") – to assign inheritance (inherit) by lot. "to assign inheritance by lot-casting") is used in relation to believers claiming their earthly inheritance assigned (alloted) by the Lord.

13 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的可以指著起誓omosai,就指著自己起誓,說,

13 For God, when He made the promise to Abraham, since He could swear by no one greater, swore by Himself,

神對亞伯拉罕說:「地上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創22:18)。當神這樣說的時候,祂是起誓說的,這是神的誓言。「耶和華說……我便指著自己起誓」(創22:16)。祂使用誓言,表示祂的計劃永不改變,永不能被更改。不論亞伯拉罕當時的處境為何,不論漫長的歲月會為這個國家帶來甚麼遭遇,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神的計劃永不改變。祂的誓言像祂自己的存在一樣確定。

14 「保定的mēn,論福eulogōn,我必賜福給你;論繁增plēthynōn,我必使你繁增。」

14 Saying, "Surely blessing, I will bless you; and multiplying, I will multiply you.''

mén (a conjunction) – indeed, verily (truly).

創世記廿二章十七節。亞伯拉罕經過了獻以撒的試驗後,神起誓包括三方面:(一)神要賜福給亞伯拉罕及其後裔,他們要多多繁殖;(二)地上的萬國要因亞伯拉罕的後裔得福。(三)「你子孫必得仇敵的城門」可與得地為業的應許連起來。

主談論天國的法則曾說:「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太5:34)。在每一項交易和發言上,起誓是代表最後的保證,起誓是奠定信賴的基礎。成亞伯拉罕信心的基礎。神屈尊自己,降卑自己來到人的層面,採用人的方法,指著自己起誓。

15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makrothymēsas,就得了epetychen所應許的。

15 And thus when Abraham had patiently endured, he obtained the promise.

16 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而起誓乃是人各樣爭論antilogias的了結,作為保證。confirmation the oath

16 For men swear by the greater, and for all disputes among them an oath is final for confirmation.

神所起的誓,乃是宣告祂的旨意永不改變。這個「旨意」是指意志的決定,一個帶來行動的決定;而這個旨意是有關於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的福分;關乎「地上萬國」的福分。起誓的作用有二:(一)消極方面,結束爭執。(二)積極方面,作擔保/作為保證」

17. 這樣in the same way,神既願意向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perissoteron顯明boulomenos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ametatheton,就介入以起誓擔保;

17 Therefore God, intending to show more abundantly to the heirs of the promise the unchangeableness of His counsel, interposed with an oath,

格外perissós (adj, /perí, "all-around, excess") – all-around, "more than" ("abundantly"); beyond what is anticipated, exceeding expectation; "more abundant," going past the expected limit ("more than enough . . . "). equidistant") 更豐盛 John 10:10

顯明boúlomai – to plan with full resolve (determination). ("resolutely plan") is a strong term that underlines the predetermined (and determined) intention driving the planning (wishing, resolving). ("planning") always works out His purpose, especially in conjunction with presetting the physical scenes of history.

現在神的誓言已經完完全全應驗在祂兒子身上了。基督是成就這約的後裔,並且那些屬乎基督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3:16)。

18 好藉1這兩件不更改的事,就是神在其中不能說謊的,叫我們這2逃往3避難所kataphygontes,持定kratēsai擺在前頭prokeimenēs盼望elpidos的人,可以得著有力的鼓勵paraklēsin

18 In order that by two unchangeable things, in which it was impossible for God to lie, we may have strong encouragement, we who have fled for refuge to lay hold of the hope set before us,

逃往避難所kataphygontes-- to flee away, flee for refuge: followed by ες with the accusative of place, Acts 14:6; namely, the irreligious mass of mankind, followed by an infinitive of purpose, Hebrews 6:18

持定kratéō – to place under one's grasp (seize hold of, put under control).

盼望elpís (elpō, "to anticipate, welcome") – expectation of what is sure (certain); hope.

鼓勵paráklēsis – a call (urging), done by someone "close beside," i.e. a personal exhortation that delivers the "evidence that stands up in God's court." an "intimate call" that someone personally gives to deliver God's verdict, i.e. "the close-call" that reveals how the Lord weighs in the relevant facts (evidence). ("holy urging") is used of the Lord directly motivating and inspiring believers to carry out His plan, delivering His particular message to someone else. exhortation, warning, encouragement (comfort).

【注1】 這兩件事,乃是指神的應許和誓言。(17「兩件事」解為「神的旨意和神所起的誓」,或是「神向亞伯拉罕起誓,和神為那些承受應許之人起誓為證」,或是神立耶穌為兒子的誓言及立祂為祭司的誓言,或是神的誓言和神指自己起誓的事實。神的應許及用以保證此應許的、神的誓言。「在這些事上天主決不會撒謊」即「兩件不能改變的事」,

【注2】 逃往避難所,直譯,竭力逃走。含示逃往庇護之處。這辭與行傳十四章六節說到保羅逃往呂高尼所用的『逃往』,是同字。這裡加上『避難所』雖然不算錯,但不加也許更好。我們不單是過河的人,還是逃跑的人。我們要逃脫什麼?我們要逃脫一切不是基督和召會生活的東西,一切使我們與基督隔絕,使我們離開基督的事物逃脫。世界、猶太教、天主教、更正教、百貨公司、世代的潮流、宗教、老觀念,傳統老地位、雄心和自愛。逃離一切的事物和我們自己。『逃往避難所』一辭,原文含示逃往庇護之處;何處是這庇護所?何處是我們必須逃往的安全之地?乃是在靈裡,在召會裡,也在諸天界裡。在幔內的至聖所。避難所乃是今天主耶穌所在的諸天界。

【注3】 20節說到主耶穌已進入諸天,就是幔內的至聖所,在祂那裡有屬天的避風港作我們的避難所,現今我們在靈裡就能進入其中。(十19。)

19 我們有這盼望如同魂的1ankyran,又牢靠sure又堅固unshakable;,且2通入幔內katapetasmatos
19 Which we have as an anchor of the soul, both secure and firm and which enters within the veil,

【注1】 錨表明我們是航行在風暴的海上;我們若無盼望的錨,就會船破。(提前一19。)「魂的錨」是信心最高的祕訣。神的兒子升入高天之時,人心中的盼望就得著了確據。主耶穌進入幔內時,是以先鋒的身分進去的。祂為後來跟隨的人開了一條出路。錨象徵著盼望。危險中的保障。把錨拋下去,船就碇泊了;我們也就在危難中體驗到保障。這錨是被拋入幔子裏,被拋入浩瀚的永恆裏。

幔內kata down from and petannumi (to spread out)

我們所要逃入的庇護處,乃是我們的避風港。就在我們的靈裡,在召會生活裡,在諸天界的至聖所裡,也是主耶穌所在的地方。我們若想要留在避風港裡,就需要錨。這錨就是我們的盼望,由兩件永不更改的事所構成:一是神的應許,一是神的誓言。神的應許是以祂的誓言作確證。神的誓言是祂最終的確證。神的應許和神的誓言都是不能更改的,藉此我們就有信心和恆忍,結果使我們有了盼望,就是我們魂的錨。這盼望如同又牢靠又堅固的錨,已經通入幔內的至聖所,固定在那裡,現今我們在靈裡就能進入其中。藉這盼望的錨,我們就得以持定在至聖所內。

【注2】 主耶穌所進入的諸天,今天就是幔內的至聖所。我們的盼望,如同又牢靠又堅固的錨,已經通入幔內,現今我們在靈裡就能進入其中。(十1920。)

20 作1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

20 Where the Forerunner, Jesus, has entered for us, having become forever a High Pries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Melchisedec.

主耶穌作先鋒,領先經過風暴的海,進入屬天的避風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為我們作了大祭司。作這樣一位先鋒,祂乃是我們救恩的創始者。(二10。)作先鋒,祂開了通往榮耀的路,作創始者,祂已經進入了榮耀。

主耶穌逃離了一切,進入幔內神的面光中;我們乃是有充分的確信,在幔內拋下盼望的錨。在希伯來書必須注意一件事,就是逃跑。我們必須從一切事物中逃跑,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要逃離你的老觀念,要逃離無召會的生活。你若沒有召會生活,你就是在風暴的海上,沒有庇護所。你遊蕩的心思也是風暴的海。要逃到你的靈裡,逃到召會生活裡,你就有了庇護所。這樣的逃跑乃是真正的過河。讓我們逃到我們的靈裡,逃到召會生活裡。讓我們逃入幔內,進入至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