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3 07:22:46Bible聖經

但以理第11章--南方王與北方王之爭

波斯帝國的滅亡

     我在瑪代王大利烏元年,曾起來扶助他,使他堅強。現在我將真情告訴你。波斯還有三王要興起,第四王必取得財富,遠勝諸王,他因富足成為強盛,就必激動全國攻擊雅完國。(但十一1~2)

  說這些話的時候是波斯王古列第三年。所提的還有三王是指亞達薛西(甘拜西Cambyses),大利烏一世Darius I,亞哈隨魯Xerxes I等三位。亞哈隨魯是從古列算起的第四位,所以稱他為第四王。在亞哈隨魯作王時,波斯帝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國富民強,使他覺得榮耀,威嚴,尊貴集在一身(參照帖一)。他於主前四八○年至四七九年曾率水陸大軍征伐希臘。但水軍被希臘的撒拉米王打敗,因此無功而返。那時希臘的國力還不足於追擊,所以暫時維持了相峙不動兵的狀態。茲後波斯雖然尚有七王纔滅朝;但可能和時代的演變關連不大,所以未提及。

希臘帝國的興起

  必有一個有能力的王興起,執掌大權,隨意而行。但他一興起,他的國就破裂,向天的四方分開,卻不歸他的後裔,治國的權勢也都不及他;因為他的國必被拔出,歸與他後裔之外的人。(但十一3~4)

     有能力的王」:即亞歷山大大帝(336-323 B.C.)。馬其頓王腓力之子,亞歷山大佐其父興起國勢,腓力王崩之後繼他王位,東征,南伐,戰無不得勝,於主前三三一年滅瑪代‧波斯帝國,建立了希臘大帝國。向天的四方分開」:可惜正當英年(年僅三十三歲)夭折。亞歷山大帝崩之後他手下的四個將軍瓜分希臘大帝國。各自獨立稱王。其中敘利亞稱為北方王,埃及稱為南方王;兩國之間常有戰事發生。

卻不歸他的後裔」:亞歷山大曾娶了駱莎拿為妻,49她給他生下一個遺腹子(也取名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征服波斯之後,又娶了他蒂拉為妻,她生了希耳古利。50對母子皆先後被殺,他的國因此「不歸他的後裔」,反而是由四個將軍瓜分。

參、南方王與北方王之爭

  南方的王必強盛,他將帥中必有一個權勢漸漸超過他,並要執掌權柄,他的權柄甚大。過些年後,他們必互相聯合。南方王的女兒,必就了北方王來立盟約;但這女子的勢力存留不住,王和他的勢力,也不能存立;這女子和引導她來聯盟的,並生她的,以及當時扶助她的,都必交與死地。(但十一5~6)

  南方的王是指埃及的多利買一世‧梭得(PtolemySoter)323-285B.C.統治埃及)。「將帥中有一個比他更強盛」:指塞琉卡斯‧尼卡特(SeleucusNicator)西流古一世,他本是巴比倫的總督(321-316B.C.)但在三一六年他躲避敘利亞總督安提崗的追殺(安提崗想佔領亞洲地區,要吞併巴比倫),逃至埃及為多利買一世收留,且任埃及軍隊的統帥。主前三一三年,西流古與多利買聯手,再加上呂西馬加(統管小亞西亞及特拉西的君王)的協助,在迦薩擊敗安提崗的兒子低米丟,西流古一世重返巴比倫。十二年後(301 B.C.),安提崗被西流古一世擊敗,西流古統治大部份的亞西亞,擴張其版圖至印度,名副其實的「權柄甚大」。

後來過了二代之後,大約是在主前二八○至二四八年,多利買二世‧非拉鐵夫斯(Ptolemy Philadelphus)在位的時候285-246 B.C.,南方王將他的女兒貝莉耐斯(Berenice)嫁給塞琉卡斯‧尼卡特的孫安提阿庫二世(AntiochusTheos),似藉婚姻南北兩國立和約,彼此修好。北方王安提阿庫二世曾經廢了元配王后,而以新婚的南方王的女兒來作王后,但過不久,於主前二五○年時北方王又恢復了元配的后位,處死了南方王的女兒;南北兩王遂又交惡。

北方(敘利亞)的皇帝乃是安提阿克二世(260-246 B.C.)。多利買二世曾和安提阿克二世交戰,結果是勝負難分,彼此言和。52多利買二世在主前二五二年把女兒百尼基嫁給安提阿克二世,53大家訂立盟約。54

都必交於死地」:安提阿克二世娶了百尼基後,就休了髮妻拉奧迪斯。55當多利買二世於主前二四六年死後,安提阿克二世將百尼基打入冷宮,重新迎回廢后拉奧迪斯,並恢復其后位。拉奧迪斯表面上不記舊恨,暗地裏卻找機會報仇雪恨;最後,她終於毒死親夫安提阿克二世(「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又派人殺死百尼基和她的兒子,以及百尼基從埃及帶來的隨從(就是那些「引導他來的」)。

」:或作「所生的」(現中:「孩子」);56「扶助」可能是那些設法幫助她逃走的人。57最後,拉奧迪斯立兒子西流古二世為王。

 

  但這女子的根必另興起一嫩枝繼續王位,他必攻擊北方王的軍隊,進入北方王的保障,攻打他們,而且得勝。他要將他們的神像、鑄成的像、與金銀的寶器,掠到埃及去;數年之內,他不去攻擊北方王。北方王必進入南方王的國,卻要仍回本地。(但十一7~9)

  百尼基王后被害死後,她的弟弟多利買三世‧幼愛及底斯(Ptolemy Euergetes)(246-222BC)作了南方王,為死去的姐姐報仇,率領軍隊入侵敘利亞,擊敗北方王,擄掠大批金銀財寶及廟中的偶像,直闖北國首都安提阿,殺了拉奧迪斯;西流古二世被迫求和之後回埃及去。
9.北方王」:指西流古二世(Seleucus Callinicus)。他東山復起,於主前二四二至二四○年帶兵進攻埃及,卻被多利買三世擊退,無功返回首府安提阿。

 

  他的二子必動干戈,招聚許多軍兵;這一軍兵必兇猛前來,如洪水沖沒氾濫,又必再去爭戰,直到南方王的保障。南方王必發烈怒,出來與北方王爭戰,北方王必興舉大軍,但他的軍眾必交付南方王的手。他的軍眾被擄去,南方王的心也必高傲,他雖使數萬人仆倒,卻不能得勝。(但十一10~12)

  大約於主前二一七年北方王塞琉卡斯二世的二個兒子:西流古三世撒拉努斯(SeleucusCeraunus226-223B.C.)安提阿克三世(Antiochus theGreat223-187B.C.)曾率大軍去攻打南方的城塞迦特,被南方王多利買四世‧非路帕德(Ptolemy Philopator)擊敗。後因西流古三世在小亞西亞一次戰役中被人殺害,報仇的責任落在弟弟安提阿克三世的肩頭上。

安提阿克三世BC218-217年之間揮軍沿地中海海岸向南進攻,征服了腓尼基和非利士各城,直逼埃及邊界的拉非亞(「南方王的保障」)。

當時多利買四世221-203B.C.)繼父親多利買三世在南方作王,他率領步兵七萬、騎兵五千,以逸待勞在拉非亞把安提阿克三世擊退;這就是第十一節所描述的。

12.南方王的心也必高傲」:指多利買四世的軍隊。「他雖使數萬人仆倒」:多利買四世在主前二一七年的戰役中曾殺滅安提阿克三世一萬五千人,58但多利買四世沒有乘機北伐,徹底地殲滅了安提阿克三世,也沒有佔領北國的領土。59南方王因一時的勝利,自高自大,任意放縱,不專心治國,因此國力漸漸衰弱。

 

  北方王必回來,他必興舉大軍,比先前的更多;過了數年,他必率領大軍,帶著極多的輜重,兇猛而來。那時必有許多人起來攻擊南方王,並且你本民中的強暴人必高抬自己,成就那異象,他們卻要敗亡。北方王必來,築壘攻取堅固城;南方的軍兵必站立不住,就是精選的人也無力站住。來攻擊南方王的,必任意而行,無人在北方王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榮美之地,用手施行毀滅。(但十一13~16)

13.北方王」:指安提阿克三世;他在主前二○三年(即是多利買四世去世的那一年,年幼的兒子多利買五世(PtolemyEpiphanes203-181BC)剛繼位與馬其頓王腓立聯盟攻打埃及。帶兵攻打埃及。

14.許多人起來攻擊南方王」:馬其頓王腓力和埃及一些叛臣支持安提阿克三世攻打年輕的多利買五世。

本民中的強暴人」:但以理本民的強暴人,指不守法的人,就是埃及的猶太人;他們看見埃及形勢不大好,就不再去支持埃及,轉而臣服北國的安提阿克三世。這些不法的猶大人也參加了北方王的聯軍,一同攻打南方王的西頓城,他們雖然戰勝了南方王的軍隊佔據了西頓城,但不法猶大人的參軍,北方王的軍隊順勢攻進猶大人的美地。這是猶大人自食其果。

成就那異象」:指這些猶太人助紂為虐,幫助安提阿克三世,以致應驗本章廿一至四十節所記載安提阿克四世逼害猶太人的異象,祇是迫害者終必滅亡,故計劃「卻要敗亡」,不會成功。

15.北方王必來,築壘攻取堅固城」:主前二○○年安提阿克三世大敗埃及軍,埃及統帥司各巴逃往西頓城,北軍築壘攻城,南方雖加派三位將軍援助,仍然無濟於事,司各巴終被俘擄。

16.他必站在榮美之地」:安提阿克三世大勝埃及軍後,控制了全敘利亞、巴勒斯坦、直至埃及的邊界;他進入耶路撒冷,答允准許猶太人享有在埃及統治下的權利,且削減稅收,並捐款給聖殿。在耶路撒冷被埃及統治了一百多年的猶太人現在有了新的統治者,也揭開了猶太歷史最大慘劇的序幕;他將會「用手施行毀滅」,因為擁有「毀滅」的權柄,他是名副其實地操生死大權。

 

  他必定意用全國之力而來,與南方王立和平的約,並要照約而行,將年少的女子給南方王為妻,想要敗壞他的國。女子卻不能為他站立,對他毫無用處。其後他必轉回,面向眾海島,奪取許多島嶼。但有一首領必為自己使他造成的羞辱止息,並且使這羞辱歸他本身。北方王就必轉回,面向本地的保障,卻要絆跌仆倒,歸於無有。那時必有一人興起接續他的王位,使一暴虐的人通行國中的榮美地;這王不多日就必破滅,卻不是因忿怒,也不是因爭戰。(但十一17~20)

  這時羅馬的勢力漸漸強壯,出來阻擋北方王擴大領土的野心,安提阿克三世為了控制埃及,把女兒克麗娥佩脫拉(Cleopatra)嫁給多利買五世為妻。藉此拉攏南方王歸屬他,誰知弄巧成拙,女兒婚後,專心愛丈夫,處處為南方王著想,鼓勵他設法向羅馬求助對抗北國(他的祖家)。使他的如意算盤完全落空。18.他必轉回奪取了許多海島」:主前一九七年安提阿克三世曾帶兵侵佔埃及在小亞細亞的許多城市和島嶼。61

有一首領」指羅馬將軍西比阿亞細亞地克斯在主前一九○年左右安提阿克三世佔領了地中海內的諸海島之後,興兵攻打羅馬,結果被羅馬的將軍西比阿亞細亞地克斯(Lucius Cornelius Scipio)擊敗,接納羅馬提出的條件;除了割讓部份領土給羅馬外,還要賠款一萬五千他連得。他本準備叫羅馬受「羞辱」,結果,他反被羅馬所「羞辱」。63羞羞慚慚收兵歸國。返抵敘利亞後,主前一八七年,他在彼勒神廟掠取財寶時被人暗殺。64安提阿克三世回死後,西流古四世187-185 B.C.非路帕德(SeleucusPhilopator)繼位;因戰敗需要按年付給羅馬賠款,所以施行橫征暴斂,向全國人民搜括錢財,他派遣親信希略多路前往耶路撒冷(「國中的榮美地」)掠奪聖殿的財寶(馬克比書第三章)。至終被替他征斂的人毒死。這王不多日就必」:西流古四世於主前一七五年被人殺死。65

 

安提阿庫‧以比凡尼

     必有一個卑鄙的人興起接續他的王位,人必不將國的尊榮給他,他卻趁人安穩的時候,用狡猾奸詐的言語行動奪了國。(但十一21)

  安提阿克四世‧以比凡尼 (Antiochus Epiphanes)是塞琉卡斯四世‧非路帕德的弟弟;塞琉卡斯四世的王位,應該是由他兒子繼位;但安提阿克四世用巧言說服了朝臣,篡了姪子的王位。安提阿克四世游說別迦摩王尤米尼二世派軍幫助他,66以及他怎樣以曲意的解釋和諂媚的態度說服敘利亞人接受他的統治(雖然他不是合法的王位繼承人);他殺掉希略多路,宣稱祇會攝政為王,且最後必把王位交還他的姪兒,故他大受安提阿克城的居民歡迎。

安提阿克四世外表十分謙恭和民主,且慷慨大方很快就獲得人的信任和擁戴(所以雅典人也賜他為「榮譽市民」的頭銜,立他為地方官)。

 

  勢如洪水氾濫的軍兵,必在他面前被沖沒、敗壞,連與他同盟的君也必如此。他與那君結盟之後,必行詭詐;他必上來,以微小的民成為強盛。 他趁人安穩的時候,必進到國中極肥美之地,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他必將擄物、掠物和財寶,散給眾人;又設計攻打保障,然而這都是暫時的。(但十一22~24)

22.勢如洪水氾濫的軍兵」:指迦勒底和埃及結盟的聯軍,他們來攻擊敘利亞,但是被敘利亞打敗。安提阿克四世就是但以理第八章第9節異象中的小角。小角的意思是在開頭的時候,他的勢力並不怎麼強大,但後來成為強勢,應驗了向南(埃及),向東(迦勒底),向榮美之地(迦南地),漸漸成為強大。希臘帝國據說因亞歷山大看到了但以理的豫言裏有指著他說的話,且照著豫言所說的都應驗了;所以善待猶大人,以後的諸王也大多善待猶大人,未曾有人作過像安提阿克四世所作的那樣,來到猶大地殺死了大祭司,亞尼亞三世(Onias III),另立耶孫(原名約書亞)為祭司,以擄來的財寶收買人心;他這樣的行為是「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因他企圖以此作跳板,繼續南侵攻打曼非司城。但他這些作為只是暫時的手段。這是他第一次的南侵,大約是主前一七三年所發生的事。

同盟的君」:由於「君」可指大祭司,而「盟約」是指神與猶太人所立的約,故「同盟之君」乃是大祭司亞尼亞三世(Onias III)68

大祭司亞尼亞三世反對安提阿克四世所提倡的希臘化政策,故在主前一七五年,當亞尼亞三世的弟弟耶孫(原名約書亞)向王安提阿克四世保證,如果他被立為大祭司,他會捐出三六○他連得的銀子給王的庫房,又大力推動希臘的文化,王就廢除亞尼亞三世,封立耶孫為大祭司。主前一七一年,耶孫命令助手門尼老斯把稅項帶去給安提阿克四世,門尼老斯趁機賄賂王,應允要比耶孫多進貢三百他連得的銀子。王就廢除了耶孫,立門尼老斯為大祭司。不久,門尼老斯因亞尼亞三世公開譴責他,老羞成怒,賄賂王的大臣安多尼古殺掉亞尼亞三世。69故此,「同盟之君」亞尼亞三世也在安提阿克四世面前「沖沒敗壞」。

23.與那君結盟之後」:這句與上一節不是連接的,本節的「那君」乃是指埃及王多利買六世181-145B.C.),他是安提阿克四世的外甥,安提阿克四世利用二人的聯盟從埃及奪取許多屬於埃及的巴勒斯坦城鎮,使北國漸漸富強。70

24.散給眾人」:相傳安提阿克四世到處搶掠財寶之後,就將財寶分給擁護和跟隨他的人(馬克比壹書三30指出「安提阿克四世餽贈禮物給隨從,比他以前的王都慷慨得多」)。

保障」:南國埃及的城市。

    

  他必奮力鼓勇,率領大軍攻擊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極大極強的軍兵與他爭戰,卻站立不住,因為有人設計謀害南方王。那些喫王膳食的,必毀壞他;他的軍隊必如洪水氾濫,多人必被殺仆倒。至於這二王,他們心懷邪惡,同席說謊;但所行的必不成功,因為到了定期,結局纔來到。(但十一25~27)

  25.率領大軍攻擊南方王」:主前一七○年至一六九年,年輕的多利買六世(Ptolemy Philometor)按照兩位大臣歐拉尤斯列拿尤斯的建議向安提阿克四世宣戰;安提阿克四世率領大軍迎頭痛擊埃及軍,首先侵佔了埃及的邊防要塞怕路仙,再乘勝追擊至門斐斯;多利買六世又在兩位大臣的慫恿下逃走,結果,被擒獲成為安提阿克四世的階下囚(馬克比壹書一16-19)。72

有人設計」:指兩位大臣的陰謀,其實他們已和安提阿克四世暗地裏訂下休戰條件。

   安提阿克四世買通了多利買六世的人,作內應,說服許多人背叛了他們的王,另一面調兵來攻擊埃及,在陸軍方面北方軍戰勝了埃及軍;而多利買六世也暗中豫備戰船來攻擊敘利亞軍,雖然擊退了敘利亞軍,卻因損傷過多,也無餘力追擊,成了兩敗俱傷的結果。

26.喫王膳」:即兩位大臣和其他反對多利買六世的臣僕。

27.至於這二王,他們心懷邪惡,同席說謊」:「二王」指安提阿克四世和多利買六世;前者俘擄了後者,強逼他簽署和約,使安提阿克四世成為埃及地的保護者。

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居民聽見這消息,立刻宣稱不承認多利買六世是他們的君王,因為他們不能忍受向安提阿克四世臣服。於是,他們另立多利買的弟弟為王,稱號為多利買八世。安提阿克四世揮軍直攻亞歷山大城,祇是該城的市民眾志成城,竭力抵禦,他無功而退。

安提阿克四世於是想利用多利買六世挑撥離間埃及人,故釋放多利買六世,設宴款待他,而多利買六世心中有數,知道安提阿克四世滿肚子陰謀詭計,故將計就計,表面上同意和安提阿克四世聯手對付多利買八世。所以他們大家「心懷詭計,同席說謊」。

但所行的必不成功」:多利買六世和多利買八世兩兄弟和好如初,共同對抗安提阿克四世,故他的詭計失敗。

因為到了定期,結局纔來到。」:或譯作「因為距離所指定的末期,還有一段時間」,即埃及被滅絕的時候未到,故安提阿克四世的陰謀不能實現。

 

  北方王必帶許多財寶回往本地;他的心卻反對聖約,任意而行,回到本地。到了定期,他必返回,來攻南方;但這後一次,卻不如前一次,因為基提戰船必來攻擊他,他就喪膽而回;又要惱恨聖約,任意而行;他必回來,特別留意背棄聖約的人。他必起兵褻瀆聖所,就是保障,且要除掉日常的獻祭;他們必設立那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作惡違背聖約的人,他必用花言巧語使他們被玷污;惟獨認識神的子民,必剛強行事。民間的通達人,必訓誨多人,然而他們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燒,或被擄掠搶奪。他們跌倒的時候,稍得扶助;有許多人只用諂媚的話依附他們。通達人中有些跌倒的,為要熬煉百姓,使他們純淨潔白,直到末時,因為到了定期,結局纔來到。(但十一28~35)

28.他的心卻反對聖約」:安提阿克四世佔領埃及的陰謀不能得逞,於是班師回國。途中,他停在耶路撒冷。由於當時有謠傳說他戰死於埃及之故,前任大祭司耶孫就從約但河東帶領一千人前來攻入耶路撒冷,除掉大祭司門尼老斯的親信,趕逐門尼老斯離境,重新奪回大祭司的職位。耶孫因大肆屠殺,引起眾憤;結果,也被驅逐出城。主前170年,安提阿克四世認為這件事證明猶太人背叛他,便親自帶兵征討耶路撒冷,殺死了四萬多人,擄掠了許多人及財寶。再立門尼老斯為大祭司,且在門尼老斯的引導下進入聖殿的聖所,掠去聖殿內許多器皿和寶物,價值一千八百他連得銀子(馬克比壹書一20-25;馬克比書五11-21)。

29.他必返回」:主前一六八年,安提阿克四世第二次進攻埃及,他的軍隊直搗埃及內地,他在下埃及的門斐斯自封為埃及王;但當他圍攻亞歷山大城的時候,羅馬剛剛戰勝了希臘,羅馬國從基提(現今的塞浦路斯島)派戰船阻截北方的軍隊。派遣特使志拿斯Lueius Popillius Laenas命令安提阿克四世撤離埃及,因此時羅馬的勢力正擴充至中東,它為了要成為埃及的保護國而決不讓安提阿克四世先拔頭籌,獲得管轄埃及的權利。安提阿克四世回覆說要先和部下商量才能作出答覆,志拿斯就在沙地上繞安提阿克四世劃一圈,威嚇他若不答覆,就不准走出圈外。73安提阿克四世沒有選擇的餘地,只好屈服,收拾殘軍班師回國;他不敢得罪羅馬這個新興的超級勢力。羅馬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征服了希臘,又成為埃及的保護國。(當安提阿克四世在羅馬為人質時,曾與這位羅馬特使志拿斯論交。故安提阿克四世在亞歷山大城外曾伸出右手歡迎老朋友,但志拿斯不肯握手,直至他答應退兵,才和他握手。)

30.基提戰船」:「基提」指居比路(今日的塞浦路斯),當時屬羅馬管轄,故「基提戰船」即是羅馬軍艦。當安提阿克四世兵臨亞歷山大城時,羅馬戰艦亦駛近亞歷山大港口。74

又要惱恨聖約」:安提阿克四世因在埃及受羅馬的羞辱而怒氣膺胸。當他接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不滿他推行希臘化政策的消息,更是火上加油;於是,向猶太人發洩怒氣,逼迫他們改信希臘神,不順從的處死刑。他聯絡背棄猶大教的人,毀壞聖殿的設備,禁止猶大人的祭祀,用不潔的母豬污穢聖壇,並在殿中設立偶像等,行毀壞可憎的事。他縱容軍隊在耶路撒冷大施屠殺,把居民擄去賣為奴僕,並搶掠和破壞全城,城牆也被拆毀,另建亞基拉城堡,控制聖殿地區,派兵長駐該城。75

「聖約」與廿八節的「聖約」都指猶太人,是與神訂立盟約的選民。

特別留意背棄聖約的人」:此句的「聖約」卻指神和選民所訂立的盟約,當時有一猶太人棄掉自己的信仰,採取希臘的習俗,且游說同胞仿效他們接受「希臘化」;這些投機的猶太人與安提阿克四世妥協,成了他的幫兇,助他橫征暴歛,倒行逆施迫害那些忠於神的同胞。

31.就是保障」:安提阿克四世曾在聖殿以南為他的駐軍建立了亞基拉城堡,故「保障」指聖殿一帶。

除掉日常的獻祭;他們必設立那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安提阿克四世清楚知道,猶太人不接受希臘化的政策,主要是因他們信奉神;故他決定用最嚴厲的手段對付猶太人的宗教。主前一六七年,他下令廢除聖殿一切的禮儀和獻祭,毀滅所有律法書,禁止守安息日和其他節期,廢棄潔與不潔的飲食條例和禁止替嬰孩行割禮。

同年十二月,他在聖殿原來擺放祭壇的地方放置了一個新的祭壇,在其上獻豬給丟斯神,還設立了丟斯的神像,把聖殿改名為丟斯廟。76這個「可憎」的丟斯神像「毀壞」污穢了聖殿(其實,安提阿克四世還下令把豬血塗抹在聖殿的器皿和幔子上)。不但如此,安提阿克四世還在各地設立了異教的祭壇,命令猶太人向偶像獻祭。

32.認識」:指那些真心以神為獨一真神的猶太人;希伯來文的「認識」不僅包括頭腦上的「知道」、「了解」,更是心裏「接受」和「承認」,這些猶太人篤信神,忠心至死,不肯敬拜假神丟斯(馬克比書一60-63)。他們與那些貪生怕死祇懂向安提阿克四世諂媚的信仰投機分子成了強烈的對比。

33.民間的通達人」:就是那些「認識」的人,他們不但自己「剛強」,還鼓勵同胞剛強壯膽,務要持守列祖所傳下來的信仰。

倒在刀下」:當時候安提阿克四世下令:凡繼續奉行猶太人信仰的人必受重罰,那些為嬰孩行割禮,和收藏律法書,以及拒絕在異教祭壇獻祭和不吃在祭壇上獻過的豬肉的人,都要被殺(馬克比壹書一60-63;瑪比加書六18-42)。忠於神的人寧死不屈,甘心捨身殉難。78

34.稍得扶助」:指馬克比革命漸獲勝利,79叫忠於神的人暫時不受迫害,可喘一口氣(馬克比壹書二15-28,三10-26,四1-25)。

有許多人只用諂媚的話依附他」:有一些人參加馬克比的革命不是出於真心,他們祇是在革命成功時趨炎附勢,前來籠絡巴結。這些說諂媚話的人參加起義,也是因為害怕馬克比黨的人對他們不客氣,故後來看見鋒頭不對,又再次擁護希臘文化,放棄原有的信仰(馬克比壹書九23)。

35.熬煉百姓」:這是神准許猶太人經歷迫害之目的;那些忠貞於神的選民藉迫害得了磨煉,成為「純淨潔白」,而那些不真心「認識」神的選民便在迫害中「仆倒」了。

     就在那時猶大人當中出現了認識神的子民,被神興起來剛強行事。那就是猶大的祭司,馬他提亞(Mattathias),是愛神的猶大人;他集合了民間的智慧人,舉起反抗的旗幟。有許多忠心的猶大人犧牲性命,馬他提亞死於主前一六六年,但他的兒子馬克比‧猶大(Judas Maccabaeus)繼父志領導猶大人繼續反抗暴力。馬克比‧猶大是有軍事天才的領袖人物;他領導猶太人屢次打敗敘利亞的軍隊,於主前一六五年攻克耶路撒冷,潔淨聖殿,重新獻祭。從聖殿被以比凡尼污穢之後,經過了三年多,終得潔淨。此後一直到主前六十三年是猶太獨立的時代。

    

王必任意行事,自高自大,超過所有的神,又用奇異的話攻擊萬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忿怒完畢,因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他必不顧他列祖的神,也不顧婦女所羨慕的神,無論何神他都不顧,因為他必自大,高過一切。他倒要尊崇保障的神,用金銀寶石和珍寶,敬奉他列祖所不認識的神。他必靠外邦神明的幫助,攻擊最堅固的保障;凡承認他的,他必將榮耀加給他們,使他們管轄許多人,又分地賞給他們。(但十一36~39)

 安提阿克四世自高自大,攻擊耶和華神及信靠祂的猶大人;凡是順從他的,他就優待他們,給他們地位,財物,及生活上的好處。他的情形,正好是世界末期將要出現的敵基督的描寫。(參照啟十三15~17;帖後二3~4;但七25,八9~1423~25,九27;太二十四15)。雖然在安提阿克四世身上已經得著應驗了。但真正的應驗,有待世界末期,敵基督的出現時。

36.王必任意行事」:這「王」是安提阿克四世,敵基督的預表。

超過所有的神」:安提阿克四世自高自大,以自己為天神顯現,他發行的錢幣刻有「神明顯明」的字句。84使徒保羅指出那大罪人敵基督要「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帖後二4)。

萬神之神」:即耶和華神(二47);安提阿克四世曾「攻擊萬君之君」(八25),因他「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八11);但歷史並沒有記述安提阿克四世「用奇異的話」攻擊神。「奇異的話」就是叫人感到驚奇的說話,因為王所說的狂妄褻瀆神的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保羅曾形容那大罪人「坐在神的殿裏,自稱是神」。(帖後二4)。

行事亨通」:但以理書的作者曾描述安提阿克四世「任意而行,無不順利」(八1224)。

直到忿怒完畢」:這王的狂妄是有限期的,到了期限,神的忿怒必臨到,毀滅此王(參八19)。

37.他必不顧他列祖的神」:安提阿克四世尊崇希臘的丟斯神遠超過北國敘利亞素來敬拜的神明(例如阿波羅神);另一方面,他曾掠奪自己神明廟宇的財寶,故是「不顧他列祖的神」。

敵基督源於將來新興的羅馬帝國,故指羅馬所崇拜的神,也就是羅馬天主教所崇拜的真神。86

也不顧婦女所羨慕的」:可能是「搭摸斯」(結八14),他是迦南人所敬拜的植物神,主管農作物的生長和豐收。安提阿克四世漠視這位迦南神。

無論何神他都不顧」:指安提阿克四世為了籌募送給羅馬的賠款而搶掠所有神廟的財寶,89顯然是不尊敬任何的神明。

38.他倒要尊崇保障的神」:就是丟斯神,安提阿克四世用大量的金銀寶物為丟斯興建了美輪美奐的廟宇。

贊成「他」是敵基督的學者卻認為「保障的神」就是戰爭的神,暗示敵基督性喜爭鬥,到處與人為敵。而且,他要用「金銀寶石和珍寶」去支持昂貴的戰爭。

39.他必靠外邦神明的幫助,攻擊最堅固的保障」:這兩句話可作「他用外邦神的人民去防守保障」回應安提阿克四世派他的軍隊駐守於耶路撒冷的亞基拉城堡(馬克比壹書五92627節)。91

凡承認他的,他必將榮耀加給他們」:馬克比書的作者記述安提阿克四世善待那些聽從他話的人。他常用權勢和財物來拉攏迎合他的小人。

另一方面,那些認為「他」是敵基督的學者卻指出本節敘述敵基督攻打最堅固的保障,戰勝後會讓那些尊崇他的人管轄保障,又分地給他們,以贏取他們的忠誠。92

又分地賞給他們」:記述安提阿克四世把耶路撒冷周圍的一些地分給駐守在亞基拉城堡的軍隊。93

     但以理書分別記載敵基督的豫表於第七章8~1224~26節;第八章9~1423~25節;及第十一章21~45節;而第七章是指羅馬帝國中的王;第八章及第十一章卻是指希臘帝國中的王;所以世界末期的敵基督,他到底要出現在復興的羅馬帝國呢;或是希臘帝國呢;頗令人困惑。但是我們若參照啟示錄,就不難發現,會出現在舊羅馬帝國版圖中的一個小國。其理由如下:

() 安提阿克四世所豫表的王,敘利亞國,後來也是成為舊羅馬帝國時代的附庸國之一。所以把北方王說是復興的羅馬國的王之一也是對的。

()第八位王的身分是該撒尼羅王的魂。

到了末時,南方王要與他交戰,北方王必用戰車、馬兵、和許多戰船,勢如暴風來攻擊他,也必進入列國,如洪水沖沒氾濫;又必進入榮美之地,有許多國就被傾覆;但以東人、摩押人、和亞捫人中為首的,必脫離他的手。他必伸手攻擊列國;埃及地也不得逃脫。他必把持埃及人隱藏的金銀財寶,和各樣的寶物;呂彼亞人和古實人,都必跟從他的腳步。但從東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擾亂他,他就大發烈怒出去,將多人殺滅淨盡。他必在海和榮美的聖山之間,支搭他如宮殿的帳幕;然而到了他的結局,必無人幫助他。(但十一40~45)

40.到末了,南方王要與他交戰」:「末了」指那預定的末期(2735節);「南方王」是埃及王多利買六世;這一次爭戰安提阿克四世大獲全勝。

41.以東人、摩押人、和亞捫人中為首的」:他們歷來都與猶太人為仇,故自然支持安提阿克四世,也因此不用遭受他的攻擊。如果「他」是敵基督,他也不會加害那些與選民為敵的人。

43.呂彼亞人、古實人」:「呂彼亞」位於埃及的西面,「古實」在埃及的南方;作者用這兩國表徵全埃及都臣服北方王或敵基督。

44.東方和北方」:安提阿克四世臨終前進攻東面的帕提亞和北面的亞美尼亞。

45.海和榮美的聖山」:地中海和錫安山,即是在以色列國境內。

支搭他如宮殿的帳幕」:在以色列國境內設置堅固壯麗的營房。

必無人幫助他」:回應八章廿五節「至終卻非人手而滅亡」,安提阿克四世於主前一六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二月十九日那一段日子病逝於波斯的塔比。96

所以本段記載(40~45)似乎是專指世界末期的豫言。而以北方王表徵敵基督,說出將來的敵基督會出自以色列的北方。

 

一千二百九十日」:與「一千三百三十五日」解釋:

a.復活之後,神與基督的國成了永遠的國,就是大山所表徵的,引進了國度時代。國度一來到,就有三十日潔淨並恢復受玷污、踐踏的聖殿。(十二11。)接續前一世代末了的最後一千二百六十日,(啟十二6,)使其共為一千二百九十日。就如聖殿受到安提阿克以比凡尼玷污之後,馬克比家族就潔淨聖殿;照樣,得救的猶太人也要在千年國開始時潔淨聖殿。
.四十五日豫備並重建祭司體系,好獻日常的祭祀給神
但以理十二章十二節說,『凡等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便為有福。』在國度時代的起頭,也有四十五日豫備並重建祭司體系,好獻日
常的祭祀給神,這要接續那一千二百九十日,使其共為一千三百三十五日。這樣獻日常的祭祀給神,乃是神選民的福。(12上,珥二14。)被破壞的敬拜神和祭祀體系,需要四十五日纔得以恢復。恢復獻祭,對以色列人乃是大祝福。(Life study)
C.
一千二百九十日比三年半先多三十日,一千三百三十五日比一千二百九十日又多四十五日;三年半(一千二百六十日)一完,主耶穌就降臨在地上;所多的三十日,大概就是用以審判外邦人(太廿五31~46),或以潔淨聖所;惟再四十五日後,以色列人得榮耀的時候就到了。( N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