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17:11:04淡雅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原文:聖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樂,特作大學,以示其法。開章即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然明德,在人各自具。由無克念省察之功,則明德被幻妄私欲所蔽,不能顯現而得受用。

 

其明之之法,在於克念。克念之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物者何?即隨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順人情之幻妄私欲,非外物也。由此私欲固結於心,則所有知見,皆隨私欲而成偏邪。如貪名貪利者,祇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營為,或至身敗名裂。愛妻愛子者,祇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惡。養成禍胎,或至蕩産滅門者,皆由貪與愛之私欲所致也。若將此不合情理之私欲,格除淨盡,則妻子之是是非非自知。名利之得之以道,不須夤緣妄求矣。此物字,先要識得是幻妄不合情理之私欲,則其格除,乃易易事。否則,盡平生力,不奈彼何。縱讀盡世間書,也祇成得一個依草附木,隨波逐浪漢。

 

甚矣,私欲之物之禍大也。若知此物,是吾人生死怨家,決不令彼暫存吾心,則即心本具之正知自顯。正知顯而意誠、心正、身修,順流而導,勢如破竹,有不期然而然者。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以一切人民,各具明德。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其不能為堯舜,不能作佛者,皆由私欲錮蔽,不奮克念之功,遂致從劫至劫,隨私欲轉。輪迴六道,了無出期。可不哀哉。然專以格致為訓,不以因果相輔而導者,或難奮發大心,勵志修持也。(續)標本同治錄序

 

譯文:聖人想要天下永遠太平,人民時常安樂,特作《大學》,來開示方法。開章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雖然明德,人人都各各具備,可由於沒有克服妄念和反省觀察的功夫,則明德就被幻妄私欲所遮蔽,不能顯現,因而也不得受用。

 

使明德顯露的辦法,在於克服妄念。克服妄念功夫的次序,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關鍵要搞清這個「物」。「物」是什麼?即隨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順人情的幻妄私欲,並非外物。由於這私欲牢固結於內心,則所有知見,都隨私欲而成偏見邪見。例如貪名貪利,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盡力索取,以至於身敗名裂。愛妻愛子,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惡,養成禍胎,以至於蕩產滅門。這都是由於貪與愛的私欲所引起的。如果將這種不合情理的私欲,消滅乾淨,則妻、子的是是非非自然知道。名利要從正道獲得,不須攀援妄求。所以,對於這個「物」字,我們先要認識它是幻妄不合情理的私欲,那麼把它格除,就變成很容易的事了。否則,盡平生之力,也不能奈何它。即使讀盡世間書,也只能成為一個依草附木、隨波逐浪的愚癡漢。

 

厲害啊!私欲之「物」的禍害。若知此「物」,是我們的生死怨家,決不讓它暫存我心,則即心本來具有的正知自然顯露。正知顯露則意誠、心正、身修,順流而引導,勢如破竹,原以為難以做到的,出乎意料地做到了。人人都可以為堯舜,人人都可以作佛。因為一切人民,各各都具有明德,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他不能為堯舜,不能作佛,都是因為被私欲淹沒了,不奮力去提高克服妄念的功夫,以致於從劫至劫,隨私欲而轉,輪迴六道,了無出期,這難道不悲哀嗎?然而,如果只以儒家「格致」為訓導,而不以佛家的「因果規律」相輔來引導人們,則人們就難以奮發大心,勵志修持了。

 

20200801 (52).jpg

20200801 (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