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13:32:19淡雅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下品下生仍勝世間之最的三禪天之樂!

 

原文:其在花中十二大劫者,以在生罪業重而善根淺,故花開最為遲延也。然此人在花中之快樂,勝於三禪天之樂,世間之樂,三禪最為第一。又何欠憾乎哉?(三)復恒慚師書

 

譯文:下品下生之人在蓮花中要待十二大劫才能花開見佛,這是因為他在生罪業重而善根淺的緣故,所以他的蓮花最晚才開。然而此人在花中的快樂,仍勝過三禪天的快樂(世間之樂,三禪最為第一)又有什麼可遺憾的?

 

 

眾生心性與佛無二

 

原文:良以佛視眾生,猶如一子。於善順者,固能慈育;於惡逆者,倍生憐愍。子若回心向親,親必垂慈攝受。又復眾生心性,與佛無二;由迷背故,起惑造業,錮蔽本心,不能彰顯。倘能一念回光,直同雲開月現。性本不失,月屬固有;故得歷劫情塵,一念頓斷。又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正)南五台西林茅蓬記

 

譯文:佛看一切眾生,確實把他們都當成是自己的子女。對於善良孝順的,固然能夠慈悲教育,對於惡劣忤逆的,也會加倍憐憫。子女如果能夠回心思念父母,父母必然垂慈攝受。再說眾生的心性,與佛無二,只是因為迷背的緣故,起惑造業,遮住了本心,不能顯露出來。如果能夠一念迴光返照,那就直同雲開月現。原來真性本來就不曾丟失,月亮原本就已存在,因此歷劫的情塵,一念即可使之頓斷。又好像千年的暗室,一燈即可使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