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11:32:49淡雅

109.02.23/03.01《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

阿伯.jpg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行/渡眾篇)

 

1.自性清淨,無拘無礙;自性不清淨,處處有障礙。

 

2.列寧曾說「最堅強的堡壘,必須要從內部攻破」。事實上,心性之墮落,亦復如是。

 

3.腦識要清淨,心性要堅定,才不會如浮萍般漂來漂去。「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要儘快修行;真正修行是往內修,不要向外攀,要無相、無念、無住,隨緣自在。

 

4.心若清淨,彌陀淨土心中現;心若不清淨,彌陀淨土千里遠。故,《六祖壇經》云「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就是這個道理。

 

5.《金剛經》是修行的宗旨,而《六祖壇經》則講述修行的方法。《金剛經》和《六祖壇經》這兩部經都在講無相、無念、無住,兩者要交替看、互相搭配,並用心實踐,方能漸漸看清真理,瞭然於心。心口若如一,修行得真義。

 

6.品德是要自己修來的,由內而外讓人感受得到;相由心生,心性有沒有改變,看臉就知道。

 

7.外不攀緣,叫做禪;內心不亂,叫做定;外面愈亂時要以定慧平息煩惱,定靜安慮得。只要功夫用得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8.黎明前的天空最為黑暗,告別困境,迎接清淨。

 

9.修行人,心性要定,不是一遇到事情就去算命、問神明。凡人求神明,賢者重修行。

 

10.「煩惱即菩提」,佛經裡面教的是如何破除煩惱,將逆境轉為智慧,轉識成智,方知煩惱與菩提是一體兩面。

 

11.迷時師渡,師父點化後,自性仍要自渡,心性的汙染要靠自己來清除,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12.修行需要有足夠的意志力,如同讀書會有考試,修行也是一關一關地考,意志力若不堅定,就會一直補考。

 

13.修行人要不思善,不思惡,以最清淨之心,來面對世上的人、事、物。

 

14.法師的工作是渡眾,要發心並用心去救渡苦難眾生,這是提升自己、培養慈悲心的表現;若不是發心去做,只貪圖供養或自身利益,則會傷害到自身的修行。

 

15.心識意念要清淨,屏除雜事,卍字心輪才轉得動。

 

16.深入經典,啟發智慧之後,就要渡眾生。傳佛家業,就是自己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也幫助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

 

17.真正修行的人,能吃能住能睡就好,不求多,因他們知道福報不可浪費,不可奢侈度日,而是要把家族的德行建立好,可綿延庇佑子孫。

 

18.人要努力修行,提升品德;德行功德是無窮無盡的智慧,福德則是會持續耗損。人到無求品自高,不會受利益左右,不思善、不思惡,若能修到人天尊敬,災難自然不臨身。

 

19.以正法、正念、正行來渡眾的功德是無可比擬的。

 

20.人都會回去,要想的是如何精進修行,而不是想什麼時候回去。身體的病苦,要無相、無念、無住,吃苦當吃補,當成是磨鍊,不在境上生心。很多高僧大德的身體都是有很多病苦,不是他們業障重,是因為要讓他們努力精進,讓他們有死亡隨時都會來的警惕,而好好精進修行渡眾生。若沒有考驗,容易耽於逸樂而墮落。

 

21.聞道有先後,若對方有修行上的缺點,要提醒對方,莫因對方年紀比你大,就不敢告訴他。「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真正想要修行的人,必定能虛心並歡喜聽受別人的建言。

 

22.智慧到哪,從處理事情的圓滿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

 

23.智慧和品德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只能靠自己心性的磨鍊與提升。

 

24.修清淨心、清淨行,清淨的人都會在身邊;若貪嗔癡重,也會招感貪嗔癡重的人在身邊。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魔性重,可多親近善知識,見賢思齊,佛性會漸漸被啟發。

 

25.修是修自己,再來渡別人。渡眾是本分,不是為了累積福報;若渡眾是為了累積福報,則是心有所住,累積的是福德;若無所住而渡眾,當作是本分,則累積的是功德。福德,有境界上的限制,用完就沒了,而功德,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6.讀《六祖壇經》是上根器、中根器、下根器的人都可以悟道的。要內化並實踐《六祖壇經》的經義,聞思修,不思善、不思惡,方知其奧妙之處。

 

27.有敏感體質的人最怕走火入魔,因為容易認假為真,看到或聽到什麼,就相信什麼;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8.修行境界越高,考驗就越加頻繁,藉由歷鍊而生智慧,並提醒自己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29.有智慧的人,不會隨便亂講話,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30.要常常親近善知識,在好的環境裡面潛移默化,即使心性沒有大幅改變,也會有小幅度的修正。

 

 

(業障篇)

 

1.心性不佳,會被上天處罰。過去世若因生活困頓或私心而四處掠奪他人財物,造下諸多業障,則會導致公報與私報纏身;公報是窮困潦倒、命運坎坷;私報則由業主菩薩們個別找機會來討報。

 

2.自己唸誦佛經,業主菩薩可得到超拔,而自己則得到智慧。

 

3.有些疾病是上天放下來的,因人心不古,所以人要修行,心性轉,疾病才會漸漸改善。

 

 

(福報/補功德/祖德篇)

 

1.有人常問,福德資糧已補了,是否還要再補?其實,只要有在消耗,就要持續補充。如同活著,就要每天吃飯來維持機能,更如同車子有在運行,就要持續加油,一樣道理。

 

2.功德是無限度的,福德總會有用盡的一天,品德是本身累積而來,會跟著我們生生世世。

 

3.人生在世每天都需要福報,有在開工廠、做生意,更會耗福報,就像車子在跑要加油才能延長里程,要多做善事多佈施、救濟鰥寡孤獨,累積福報種福田,才能讓福報綿綿不絕。

 

4.「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所以凡事要謹慎。

 

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體兩面,是福是禍端看如何自處。

 

 

(家庭/感情篇)

 

1.有穩定的感情關係,跟其他異性千萬要保持距離。已婚者做任何事前要為家裡著想,不要讓誤會越結越深,不能認為另一半一定要相信你,而是自己要做到讓對方相信,不可超越底線,將心比心。婚姻是犧牲享受,享受犧牲,若是自作孽犯了錯,導致家庭關係破裂,要跟另一半解釋清楚,認錯懺悔,並盡力彌補,否則仙佛難救。

 

2.婚姻中不可外遇,否則會使祖德不好,造成家庭亂象,不利於身體和事業。有照天理走,家庭經營得圓滿,能累積家族祖德,子孫日後可繼承優良家風,方能富不只三代。這個「富」,不一定是財富的富,但一定是心靈與道德上的豐盈,以及平安順遂。

 

3.每個人的八字都有桃花,但家庭要圓滿,就不要把自己變桃花,要堅守道德,一心一意的對待家庭。

 

4.《資治通鑑》裡的高人,娶的老婆未必漂亮,但夫妻同心,互相扶持,彼此信任,讓家中溫暖圓滿,這樣才是修行清淨有成果。

 

5.若想有美滿的婚姻,夫妻一定要同心同德,但要達到這個階段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可透過修行,即因自己為人處事的圓融,而能修得家庭的圓滿。

 

6.結婚或不結婚,有因果牽成,但你可選擇還完因果,然後不要結婚。若要專心修行,就要心性提升,不要與人結惡緣,不可繼續貪嗔癡,不論善緣或惡緣都要與人圓滿。所以如果真的不願意與對方在一起,可請示與對方「緣盡債清」,圓滿此緣。

 

 

(外靈/沖犯/魔性篇/被下符)

 

1.自己有黑氣會容易招感災難。這一世黑氣沒銷完,下一世還是會重蹈覆轍。

 

2.跑宮廟求財,即是貪。用求的,會被抽福報,也有可能把下一世的福報提前耗光,得不償失。

 

3.紀元轉換,魔強法弱,世間大亂,大亂就是貪嗔癡的蔓延跟增長。一個道場是不是正法,可細細觀察,是不是真的在利益眾生,最好不要亂跑道場、亂求,在家誦經就好。

 

 

(社會環境/其它篇)

 

1.幫助別人,同時也在提升自己的心性。

 

2.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不要造前因,就不會有後果;心性要趕快提升,心中不要執著在順境或逆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3.人無法防堵別人的口,所以瓜田李下該避嫌時,最好要避嫌。

 

4.多誦經,人會變年輕。相由心生,只要改變,面相就會漸漸改善,愈修愈圓滿。

 

5.事務繁忙時,有智慧的人,會化繁為簡,身忙心不忙;若須帶領群眾,也能唯才適用,讓眾人都能有機會發揮長才。

 

6.財富是慢慢累積而來,而人要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人是有可塑性的,會鐵齒是因為他不了解,佛法就是要來引迷入悟,讓眾生可以有機會改變。過去所做就讓它過去,若能從今以後好好做人,懺悔改善,一樣能夠有所作為。

 

7.一面做事業,也要一面做善事,藉此更要改善自己的缺點,與人處處圓滿。

 

7404327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