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藜〈紅藜〉
台灣藜
英文名稱:
學名: 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
科名: 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屬(Chenopodium)
別名: 紅藜、臺灣藜、赤藜、紫藜、彩虹米
原產地: 台灣特有植物。
分佈: 台灣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區。
用途:
1.食用:幼苗、嫩莖葉和花穗均是可口的野菜來料理,可炒食或煮湯,亦可醃清漬。將果實曬乾用杵舂過,讓種子與殼分離,在取種子磨成粉沫狀調水,內包肉餡如同漢人吃的湯圓。名稱比尼告。紅藜的酵素活性,能增添小米酒風味,並發現含有高量的三種抗氧化POD、CAT與SOD酵素活性,這三種酵素活性可用來預防老化、心血脂及永保青春,因此未來可推廣為健康食品。
2.莖稈可做手杖用(稱藜杖)。
3.藥用:全草有去濕解毒,解熱,緩瀉之效。治瘡瘍、腫毒、疥癬、膚癢、痔疾、便祕等。性味:全草:甘、平,有小毒;果實:苦、微甘、寒。效用:全草:清熱利濕,止癢透疹,解毒,殺蟲。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腹瀉,細菌性痢疾,蕁麻疹,疥癬,濕疹,白瘢風,蟲咬傷,濕毒,疥癬搔癢;莖:塗贅疣黑痣,蝕惡肉;果實、種子:清熱袪濕,殺蟲止癢。治小便不利,水腫,頭瘡,耳膿。
莖: 一年生大型草本,高可達
葉: 葉片菱形至卵形,長可達
花: 花序為頂生的大型圓錐花序,花多而密集,多粉,開展或稍收縮,果期彎曲下垂,長 8~
果實: 果實穗狀下垂,長可達
特性: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株高約 150~
文字資料來源:
http://kplant.biodiv.tw/%E5%
紅藜‧台灣藜
農委會林務局與屏東科技大學日前發表「紅藜」研究成果,希望國人重新認識這種具有多樣珍貴價值、學界卻少有研究的台灣民族植物,並將其正名為「台灣藜」。
林務局表示,紅藜為台灣原住民族使用近百年的藜科作物,花穗豔麗,具黃、橙、紅、紫等色彩,種子含有高量的蛋白質、澱粉、膳食纖維及有機礦物質硒、鋅及鍺等。
然而,對此遺傳多樣性甚高的民族植物,過去學界甚少有研究,而有關紅藜之報導始於日據時期,之後雖有紫藜、食用藜及赤藜等異名之利用,然並無系統分類之正式研究發表,因此台灣地區之紅藜至今尚無法確認其分類地位,且對不同品系的生活史,生理的耐性範圍,適合生長的環境條件,生長潛力等基本生物學性狀均無研究,基礎資料極為缺乏。
為了揭開紅藜的神秘面紗,林務局2006年起委託屏科大森
林務局指出,紅藜屬台灣原生種植物,其正式學名為台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目前紅藜的栽植技術、種實處理貯藏及植株矮化等技術系統,已建構完成。經分析,紅藜具有高優質的一般營養成分及機能性成分,大大提升紅藜的經濟效益;紅藜的酵素活性,能增添小米酒風味,並發現含有高量的三種抗氧化POD、CAT與SOD酵素活性,這三種酵素活性可用來預防老化、心血脂,具有推廣為健康食品的潛力。
未來,林務局將和屏科大合作,在原住民社區推廣種植紅藜、製作紅藜相關副食品,增加原住民部落經濟效益,並對全國民眾推廣此一本土原生物種作為保健食
品。
文字資料來源環境資料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39818
藜草是野外常見的植物
但都很矮小,原來栽植種有經濟價值...
記得還有一種菊科的小葉灰藋長得也是有點像它?
也是可以吃
還有許多植物等著我去認識學習^_^ 2013-01-29 15:37:09
在新社 見過 討喜!
早安!
這回花博公園戶外景觀做完後有逛一下爭豔館的花藝展
有個作品也用了不少紅藜
紅橘黃一串串真的吸睛
日安~~ 2013-01-29 15: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