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7 13:23:02帥MAN導演

彰化海岸生態景觀復育

彰化海岸生態景觀復育  摘錄自經濟部第四河川局網站
  近年來,為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促進水資源永續利用,我們積極推動水利設施生態景觀復育與近自然生態工法之實施,追求建設目標與生態環境保護之兼顧,已改變過去水利工程建設予人過於重視安全性與實用性而忽略生態環境的印象。
◎ 海岸近自然工法之採用
海岸近自然工法乃利用天然材料與新科技,技術與生態相結合之工法,不僅能防止海岸災害,確保人生命與財產之安全,同時考量海岸原有自然型態與附近生態系統、景觀、親水、文化與社會經濟等各種因素來辦理海岸整治計畫之一種技術,旨在達成防災確保安全、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與資源之永續利用。
(一) 尊重自然預留空間
海岸地形的多樣性及多變性與時俱增,海岸線侵淤變化、近岸變遷等,產生了豐富的生態棲息環境同時也構成美麗的景觀。為因應自然變化,滿足人類生活安全、生態生存與景觀需求之環境,海岸近自然工法保留充分之空間、最基本之空間不與海爭地。
(二) 生態多樣性之確保
海岸生態甚為豐富多樣,尤以水深10M內最為豐富,為人類主要魚食物來源,而濕地及潮間帶生態之多樣性尤為珍貴,海濱陸上雜草及防風林內有不少昆蟲、爬蟲類及鳥類棲息。海岸護工有時會破壞生態棲息地並妨害其遷移路線,構成海岸生態不利之環境,近自然海岸工法避免對生態造成不利因素,更積極創造有利生態保育之環境,使水深、波浪、水流及地形都營造最有利生態棲息地、移行帶之條件。
(三) 景觀與環境之融合
河川、海岸也是景觀構成要素之一,因此於河川、海岸建設堤防護岸,因然是基於保障人類安全不得不建,然目前積極推動的海岸近自然工法,配合景觀與環境之融合,海岸防護工以下列條件為施作原則:
能與海陸景觀構成要素,如海洋空間、海景、波濤生、海灘、沙丘、防風林、雜草灌木、濕地、潮間帶等整體大環境相調和的海岸保護工。
不過份強調造型、色彩、採用自然材料建造兼具生態保育之保護工。
最小規模、最少破壞、最省錢且具防災功能之設計。
良好的視界,對週邊環境負荷最少並配與瞭望臺、燈光、步道、護欄等附屬設施。

◎ 以生態景觀復育進行海岸防護設施之案例
彰化芳苑市郊海堤,於海堤旁種植紅樹林3.227公頃,植物包括:
海茄苳1.225公頃
馬鞭草科,是常見的護堤及防風樹種。海茄苳的樹型頗似榕樹,老樹的形態高大優美,新植株則成灌叢狀;六、七月是開花期,盛開的橘色小花兩兩對生,帶濃洌香氣;果實為朔果,狀如蠶豆,在十二月左右成熟。海茄苳的棒狀呼吸根是由地下橫行的根系垂直發展,由土中伸山與空氣接觸。
用途:海岸防風定砂及防潮護岸,呼吸根可供觀賞。
分佈:漁塭、溪溝、河口等沿海鹽沼地區。

水筆仔1.512公頃
紅樹科常綠小喬木,通常以純林型態出現,具有許多支柱根,果實以胎生而聞名,成熟果實於母株時即開始萌芽至適當時期,墜落泥中成為小苗,或隨波逐流到合適地點固著挺立為新的植株。具有護岸防潮以及加速海埔新生地形成之功能。


五梨跤0.49公頃
紅樹科常綠喬木,樹皮灰褐光滑,具支柱根;葉革質,對生,尖端具芒狀突起;是數量最少的一種,五梨跤是台灣最典型的熱帶紅樹林樹種,由於綿延發達的支持根與寬大葉型,使五梨跤成為相當具有觀賞價值的紅樹林植物。五梨跤的花期集中在七月,而在開花的同時,去年的胎生苗還賴在母株上生活,也就是說,今年開花結果後,胎生苗一直留著,直到第二年的七至九月才獨立漂流;胎生苗比水筆仔長上一倍,可達五十公分。形成紅樹林區自然生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