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07:08:05許老爹

鹽鄉采風(林捷津)

我們一直孳生也一直滅亡

在鹽分地帶

我們雖然粗糙雖然卑微

但我們堅持

是一群永恆的自由顆粒

在貧瘠的土地上發光

鹽啊  鹽啊

( 出自〈鹽分地帶〉/ 詩人林佛兒 1982)

 

車窗外灰著臉的天空很低,雨絲輕輕敲著擋風玻璃,台17線西濱公路兩旁不見白鷺鷥或黑面琵鷺的蹤影,不過那不是今天我們一行四人的目標,腳下的車輪正帶著我們往鹽分地帶采風去。

 

看過三國時代趙子龍身後的家鄉──「子龍廟」永昌宮內的祭壇,認識了漂流木傳奇的故事和林家古厝的興衰,下午我們來到「香雨書院」和「方圓美術館」。這二處藝文館位於台南將軍鄉漚汪,屬於日治時代的北門郡六鄉鎮(北門、將軍、七股、學甲、西港和佳里)之一。這片貧瘠的海邊除了產鹽聞名,也孕育豐富的詩文。

 

1930年代鹽分地帶的知識青年,以留日醫師吳新榮為首,成立全島性的「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在當時的台灣新文學佔有一席之地。「鹽分地帶文學」自此有不可抹滅的歷史地位。

 



香雨書院 . 鹽分地帶文化館──田野中的文化守護神

  曾任教育局長的林金悔先生,退休後捐出私有的三分農地,申請變更地目為文化教育區。歷經多重艱苦過程,於200711月正式掛牌運作,堅持非營利推動文化藝術的初衷。

「香雨書院」又名為為「鹽分地帶文化館」,讓院館的訴求更明確,首要任務即是辦理鹽分地帶北門區六鄉鎮文物資料之蒐藏、整理、研究、展示與出版等重要任務。林金悔曾在各級政府從事藝文行政,與國內藝術家關係密切,因此院館也典藏臺灣當代藝文作品文獻等約五千件。

 

 

方圓美術館

   方圓館美術館距離香雨書院僅幾分鐘車程,它是將軍鄉首任鄉長黃清舞先生的故居「遂園」,該園建於1944年,採中西合併建築型式。

 



  
黃清舞原本是位醫生,任職鄉長期間設立了將軍鄉圖書館、抗日烈士林崑岡紀念堂,並創辦漚汪戲院,對推動當地文化發展有貢獻,他閒暇時喜愛閱讀、熱愛文學,並寫了一手好書法。偌大的遂園於主人相繼離世後漸趨荒蕪。經一位本地旅外企業家林振豐 先生將它買下,用一年多的時間,以民間力量自力整修,200811月正式開放民眾參觀。

   林振豐幼年的時候,母親曾在黃家幫佣,所以對該處充滿感情,如今幾經波折,終於如願以一己之力保存了故居並將空間再利用,既讓我們有機會認識鹽鄉的文化歷史,也為鄉村增添了一份藝文氣息,讓民眾不必遠至都市就能接觸到藝術之美。

 

 告別美術館,車子由鄉間小路駛上縣道,車速中驚鴻一瞥右窗外那群雪白鷺鷥,不禁驚呼連連;却聽不到迴響,原來右座車友已恍神入夢,她們累了...... 沒有時間轉進七股鹽山和北門井仔腳觀光瓦盤鹽田。但是我似乎看見隨風轉不停的風車,不論晴雨堅守崗位,有如文人勤快的筆,爲鹽鄉土地的心跳譜出美麗動人的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