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初體驗(陳淑美)
那天,一群人在小娟娟家聚會,老爹問說:「淑美,妳有去過樂生嗎?」
「沒有耶!怎樣?你要帶我去喔?要怎麼去?」
老爹不改犀利話鋒:「當然嘛是坐遊覽車去!不然咧?」
就這樣,促成了我的樂生初體驗。
出發前幾天,老爹還特地寄媚兒來提醒,「五點三十分集合、四十五分發車」;想說不能成為老鼠屎,耽誤大家的時間,因此,換好衣服,即直奔靜思堂集合。看著靜思堂外停著一部遊覽車,心中暗自竊喜著:「有遊覽車耶,沒看到人在排隊,哈哈~我一定是最準時的囉!」
停好車,不假思索地往遊覽車方向走去,環顧周圍不見其他人影,只見一位師姊站在車外,我便上前問:「師姊,請問明捷爸來了嗎?」
她笑瞇瞇的回答我:「明捷爸喔,他已經在車上了,妳也趕快上車。」
一上車,那位師姊說:「司機菩薩,人員到齊了,可以出發了。」
什麼!聽到這話,再看一下手錶,不是才五點三十分嗎?怎麼我竟是最後一個報到的呢!
上了車,看了看同行的人,我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明捷爸,不是兒童班嗎?怎麼都是大人啊!小朋友呢?」
我話才剛說完,明捷爸馬上回我:「什麼小朋友啊!誰跟妳說有小朋友的啊!妳想太多了啦……」
一旁帶隊的師姊,聽到我倆的對話,不禁哈哈大笑:「淑美,今天妳就是小朋友啊!」說的也是,跟著這群「資深」美少男、少女出門,的確我也只有當小孩的份了。
明捷爸體恤大家早起睡眠不足,因此,上車後讓大家稍作休息;而常碰到遊覽車一開動就有的慈濟式活動,也就統統省略了。梳上這「慈濟頭」,讓我沿路只能凝視著窗外而無法入眠;對於目的地──樂生療養院,沒有太多的想像,腦海只有一片空白。
沿途大家只在兩個休息站稍作休息,因此,很快的在十點即抵達樂生。而往樂生的道路狹窄不方便遊覽車通行,因此,大家即在路口先行下車。人行道上也早已佇立前來帶隊的身影,她就是樂生的女兒──潘淑菁。
在往院區的路上,潘淑菁更不忘向大家介紹樂生的演變史;在不遠處,也看到了徐美蘭師姊的身影。而今天雖是我第一次與潘淑菁見面,卻讓人有種說不出的熟悉。曾在「觀月橋畔」瀏覽過她不少的好文章,因此,便主動上前跟她打招呼:「淑菁師姊,今天怎麼只來了『二小』,好像少了『一小』耶!」
我這話才剛說完,潘淑菁即挽著我哈哈大笑:「咦!那篇文章妳也看到了囉!」
剛走一小段路,另「一小」──徐美蘭,跟大家打招呼:「嗨!歡迎你們,坐這麼久的車很累哦?」
而潘淑菁一看見徐美蘭,馬上靠過去對她說著:「美蘭姊姊,有人問說今天怎麼少『一小』。」這時,徐美蘭即以她不失氣質的爽朗笑聲,跟著大家一起往院區走去。
沒幾分鐘的路程,即看到一棟新大樓,上面鑲嵌著「樂生療養院」偌大銅字,而銜接新舊院區的,則是甫於今年年初完工的「樂生橋」。站在嶄新的橋上,往下一看,伴隨著轟隆隆聲響,一台台大型機具正在進行捷運工程。而在橋的另一端,就是舊院區了,多麼不協調的畫面啊!
從山下門口帶領大家上山的金爺爺與林葉師姑,先一步在舊院區佛堂外等候著大家。看到爺爺、林葉,大家上前跟二位老人家問候:「爺爺好!師姑好!」
林葉邊招呼邊催促著大家入內:「快!快進佛堂!外面太熱了,進去裡面喝水!」。
大家稍作休息後,由金爺爺與大家分享。而在一旁充當翻譯的則由明捷爸、潘淑菁輪番上陣。
一早就開始下廚的林葉,看著時間接近中午,頻頻進佛堂提醒明捷爸:「許師兄,快中午了,讓大家先用餐啦!」
看看時間,爺爺已分享了四十分鐘,為了不讓爺爺太累,於是便在十二點前結束今天的分享。
午餐時刻,明捷爸透過投影機,播放著他整理的有關於樂生的照片,每一張張照片,訴說著一段段過往。看著影片,我心中卻有種莫名的滄桑與哀悽。回想過去,這段日子以來,所經歷的種種,更是心有所感。
用完午餐後,潘淑菁充當解說員,帶大家認識舊院區。一棟棟傳統日式建築,幾坪大的房間,曾是樂生院友賴以生活的地方。而木造樑柱仍保留著斑駁的綠色油漆。原本潘淑菁還想帶大家往上方走去,然礙於時間的關係便作罷。後來經明捷爸一說,才知道原來山的後頭,曾是樂生院友人生最後歸處。
一趟規劃之外的樂生行;帶給我一個人生的啟示。或許吧!人一旦經歷了,連最珍貴的情感都不再擁有時,反而能尋獲另一分自在。
上一篇:淚水交織的悸動(許老爹)
下一篇:「金色淡水」這本書(徐美蘭)
在觀月橋畔
(三小)的名聲是透京城
在觀月橋畔
是個知性、感性的所在
明捷爸!辛苦了
感恩您營造出這個好所在
外界有冷默也有關懷。
那又是什力量與勇氣支持他們活下去?
天助自助吧!
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
阿彌佗佛,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