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31 01:20:56大頭阿呆如

《哭泣的巨人》

「奧特尼司在百老匯展」並非是奧特尼司在紐約街頭第一次展示他的作品。堪薩斯州出生、在紐約接受藝術教育、現居布魯克林的奧特尼司,自1980年代起開始設計一英呎高的石膏人形,並將它們放在公共空間內。之後他用石膏製作模型,交給鑄鐵廠製成銅雕;當鑄鐵廠完成的銅雕回到他的工作室後,他便與助手合作,修飾雕塑表面及完成最後的細節。若是特別喜歡某件作品,他會利用電腦將作品圖案放大,製成大型模型,再送入鑄鐵廠;因此,我們常看見大小不同、外型卻一模一樣的奧特尼司雕像。由於人物討喜、又是人們熟悉的主題,不僅許多紐約的公共場所都有他的創作,美國其他各州與歐洲各地,也能看到這些造型可愛的雕像。

「奧特尼司在百老匯展」收集了近年來奧特尼司的創作,大部分作品都曾在公共空間展示過。例如在117街、哥倫比亞大學旁《哭泣的巨人》(Crying Giant, 2002),第一次出現在九一一事件後,那是藝術家參與事件紀念碑設計競賽的作品。矗立在新澤西河岸邊寬廣的草地上,一位12英呎高、造型簡單的大巨人,像個無助的孩子坐在一個方形的座椅上,他細長的雙手掩著臉,露出悲痛的表情,下雨時,巨人臉上留下的雨水就像他的淚珠。巨人為什麼哭泣?原來《哭泣的巨人》面對的,正是河對岸消失的世貿中心雙塔。現在隱身在樹蔭中《哭泣的巨人》,失去了原始創作與環境、空間結合所帶來的震撼,當再有人問起相同的問題時,我們只能將巨人與旁邊的學校聯想在一起,或許它代表著學生在面對壓力時沮喪的反應吧。

《哭泣的巨人》是奧特尼司的創作中,少數幾件呈現悲傷情感的作品。卡通造型、幽默風趣的人物是奧特尼司雕像的特色;尤其是當它們與金錢題材結合,更傳達出濃厚的譏諷意味。137街上,描繪一對站在飽滿的錢袋上、歡欣鼓舞的男女的《免費的錢》(Free Money, 1999),開啟了金錢主導人們喜怒哀樂的展覽主旨。107街上,一對垂頭喪氣的夫婦正由扁扁的錢袋倒出《最後一分錢》(Last Penny, 1999),他們失望的神情與背後《免費的錢》上喜悅的男女形成強烈的對比。坐在91街《大,大錢幣》(Big, Big Penny, 1993)頂端的人們開開心心地飲酒作樂,錢幣底下的小人物卻顯得微不足道,甚至快要被錢幣壓扁;與《大,大錢幣》面對面、代表權利與金錢的《房地產與金錢的結合》 (Marriage of Real Estate and Money, 1996),則刻畫了勾肩搭背、打扮入時的銅幣與房子。

83街上戴高帽、胸前抱滿錢幣的《守財奴》(Miser, 1997),站在四個小人努力支撐的地球上,他不甘心地把一枚錢幣交給向他乞討的女孩。同樣在地球上,一位婦人坐在散落一地的錢幣與面部朝天的富人身上,專心地讀著一本大書,原來她正在114街的中央《坐在地球上教育富人》(Educating the Rich on Globe, 1997)。金錢帶給奧特尼司人物瘋狂的喜悅,滿腦都是錢的《國王與王后》(King and Queen, 1997) ,以君臨天下之姿站在103街上,無視眼前林蔭大道上失業的人群。缺乏金錢的人們就如同122街地上的《男孩與小狗》(Boy and Dog, 1999),倚在路邊無助的男孩與小狗、和身旁的一頂帽子和裡面一枚路人施捨的錢幣,讓人想起在紐約街頭乞討的人們。與《男孩與小狗》面對面、倒在地上《失落的夢想家》(Fallen Dreamer, 1995),不知是否正是曾經滿懷希望、如今卻夢想破滅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