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7 08:28:28阿浪

紐澳 不同於台灣的體驗……by 璟璟

璟璟是光弟和雲妹的兒子,
今年讀國三。

夫妻倆省吃儉用,
把錢都投資在孩子的學習上。
〈聽說啊!有一次雲妹把光弟一件穿了好幾年,
稍稍用力就會拉破的內褲偷偷丟掉,還被光弟碎碎唸〉


這篇文章,原刊登在六和中學校刊,
週日在光弟家讀到,覺得寫得很精采,
請璟璟給我電子檔,轉貼在咖啡屋。

照片是璟璟拍的,我隨意挑選貼出來。


******************************************
******************************************

今年夏天,
為了開拓視野,並實際體會西方國家的生活以及文化,
我參加了紐澳十八天遊學團。
期望在國外的短期學習,
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語對話能力,
讓自己的英語程度不再只是聽得懂,
而是能溝通。
澳洲雖然位於南半球現在屬於冬季,
但在南回歸線附近的布里斯本明顯比澳大利亞其他大城市還溫暖許多。
布里斯本真是一個好的避暑勝地呀!

另外,布里斯本的房屋也很有特色:
因為澳洲不位於地震或火山帶,所以布里斯本的房屋地基較淺。
每當晚上在寄宿家庭休息的時候,
只要有人走動的聲音,我們在房裡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的。


在澳洲我也發現到,
他們在外語方面學的並不是日語,也不是韓語,
而是我們熟悉的中文。

所以這次去澳洲學習,正好也達成了語文交流的目的,
當的的學生學習中文,我們與他們互動學習英文。
在澳洲我深深的體會到,
西方國家有個地方是我們該學習的,就是團結、尊重。

我在澳洲時看到因為布里斯本的冬季少雨,
地方首長要求洗澡三分鐘來節約用水,
幾乎全部的市民都很努力的配合,
因為他們彼此尊重對方用水的權利,並團結來度過旱災危機。
我想,
每一次的遊學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遊學體驗就好像是一塊有用的大拼圖,
可以一塊塊的拼滿自己的「成就地圖」。
中華文化雖然歷史悠久,
但並不是完美的,
有很多是我們要自己突破,與西方學習的。

身為台灣新生代的我們,
一定可以收集好一次次的體驗碎片,
聚集成一個永遠不被侵蝕的大石。
熊媽媽 2007-09-21 13:09:38

喔~~~
原來如此

還在"遊","學"的超人 2007-09-19 05:15:37

奧克蘭位於地震帶
他們蓋房子 地基應該也沒打很深
加上多是小木屋 所以也是
一走動 就全屋子的人都知道

他們的理由是:這樣地震時,房子比較耐震

版主回應
謝謝超人的補充說明 2007-09-19 16:50:18
洪華 2007-09-18 09:46:49

璟璟就是不同
像似個小大人
領悟力非常強
乖巧又有禮貌
能從遊學中體會箇中道理
真是學習不分國界
所謂真才實學
正是如此
不是所有的小朋友
都能深刻領悟
說不定還沉溺於電玩世界
璟璟加油
願考試順利

版主回應
你的祝福
相信璟璟會收到

是的
在璟璟身上
看見雲妹的用心

特別是
光弟在大陸工作的那三年
雲妹上班之餘
還要獨立照顧兩個孩子
卻從未聽過她抱怨

愛孩子
真的不是用說的或想的

而是
真正為孩子做了什麼
2007-09-19 16: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