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中的日本
來過日本的人都不難注意到,日本人做事怎麼這麼一板一眼。我雖然近視,但不是瞎子,怎麼可能會不注意到這種幾近潔癖的做事方法呢?現在就跟大家分享兩件我看到令我大開眼界的事跡。第一天在bakery幫忙揉麵糰時,突然被叫大隔壁房間check 麵包,手上還被塞了一隻牙籤。麵包需要怎麼check呢?萬一做壞了,出爐的時候難道看不到嗎?還有牙籤是要剔什麼用的呢?麵包上的芝麻嗎?領我的員工示範給我看。麵包左翻右翻,突然看到一個0.1公分大的小煤灰。
「就是它!」那個員工作勢把小煤灰用牙籤彈掉。
是0.1公分,並不是1.0公分,假如你用300公里的速度前進,請問有誰看的到藏在草叢裡的蚱蜢呢?再說就算看到蚱蜢又怎麼樣?會影響開車嗎?會造成事故嗎?會收到罰單嗎?假如都不會,那為什麼要擔心蚱蜢呢?況且人工這麼貴,每一個麵包都檢查要多少時間啊?答案是三個小時。
我住在host家隔壁的教堂,教堂總共有四個雙人房、一個集會堂、兩個大廚房和三間可以同時睡大約二十人的通舖。每個禮拜五是打掃的時間,要打掃什麼呢?所有的地板都要掃一次、抹一次;所有的家具都要擦式過;所有的棉被都要重新折一次。
「有人要來住嗎?」我問其他wwoofer。
「最近並沒有。」
那為什麼要打掃呢?我只敢問自己。
「難怪日本這麼強!」以前常常聽到有人這樣稱讚日本。日本的產品、文化和傑尼斯少年幾十年來一直影響著台灣,但沒有在日本生活過怎麼體會這就是日式的堅持。但可惜我的領悟來的太慢,日本已經從日不落國變成快日落西山了。時代已經變了,現代人已經不那麼需要日本強韌永不變形的製造力,手機過一年又有新功能、新造型,誰還在乎一支手機可以用十年還是三十年。假如有一支廣告強打「耐打耐摔」,那一定會嚇退一堆消費者。手機用了兩年還不壞,怎麼跟爸媽再要錢買一支外型超炫、功能又強大的新手機呢。
教堂既然沒有人住還需要打掃嗎?等到有人住在打掃不行嗎?日本人的堅持在時代中漸漸蒙上灰塵。再不清理一下,以後日本的手機只能賣給像我姊姊那一種,一支手機用五年,而且只用0元手機的消費者。況且我姊一般只接受別人不要的舊手機,她連花錢買都不太願意呢。
在日系公司待了很久,真的不得不佩服
日本人總在不斷的內省
總可以在程序中再度抽絲剝繭
找出新的解決方式
然後到了台系公司
美其名為人性,其實就是一片混亂
小朋友忙著跟老闆拉關係、博感情
哪管什麼叫作長幼尊卑、什麼叫作正常作業程序
學得走後門比較重要
然後到了法系公司
經營者感情關係牽動了很多工作上的關係
現在又到了美系公司和樂融融
但十分地要求創造力
有觀點才有競爭力
以上多從組織文化出發
或許這也是我自己的偏見
這十年來的小小體會吧!
其次,新興市場是這一波經濟成長的區域,因為生活水平和要求並不向歐美那麼高,所以"便宜"變成了熱門商品,War-Mart為例,向全世界販賣最便宜,但品質打折的商品讓他成為美國最富有的家庭.在這種氛圍之下,日本的產品雖好,但需求度也隨價格下降了,因為有能力購買日本產品的國家國力已經都大不如前了.. 2010-01-28 07: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