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8 00:36:37賀達雅

【生活雜感】既以與人己愈多

書寫不僅是發表自己的想法,
也是一種回饋,更是一種感通;
對讀者共鳴的回饋;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通。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話,大意是:「送花給別人,先聞到花香的是人是自己;向別人丟污泥,會先弄髒自己的手。」
《倚天屠龍記》裡有一種招式叫「七傷拳」:先傷己七分再傷敵三分。
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在給別人東西之時(不論是給好的或是給壞的—如傷害)
自己都會「先」(或者至少是「同時」)承受一些狀態。

給予、給予!
全給光了怎麼辦!
你的財產減少了,但給予(布施)的能力增加了!
周圍的事物、體驗都可化為下次布施的對象。
所以只會愈來愈多,不會愈來愈少。
(同樣地,失去了一個戀人,但戀愛的經驗增加了。)

我年少時曾經擔心把所思所學全部寫出來之後便會江郎才盡,
可是有人對我說,當你把你全部的東西都寫出來之後,
你又會有新的體驗,那時就有新的東西可寫了。
其實在寫第一本的過程中,寫作的能力也相應地增加了。
書只會愈寫愈多。不會愈寫愈少。

的確,
透過寫作來分享創意的同時,
會有新的創意接踵而至。

什麼東西會愈給愈多呢?
就是「給予」這個活動,
每一次「給予」,都透過不同的對象被實現出來,而更加深「給予」的深度與廣度。
寫作是一種給予
愛的付出是一種給予
布施是一種給予
這些活動是愈給愈多的。


《老子》云:「既以與人己愈多」。
這個「愈多」並不是直接表現在那被給出的「所有」,而是直接表現在愈來愈具創造性的自由,給予更多的可能對象。

朱熹在〈觀書有感〉中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給予」,就像是這個源頭活水,生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003年 12 月 舊稿 未完成 未修改
悠悠 2007-05-17 17:48:45

根據這個理論
賀老師給我的太少了
抗議

版主回應
什麼?!
我有給過嗎?
我什麼都沒有給呀。
^^
2007-05-17 18:16:22
賀達雅 2007-02-19 22:20:49

多謝你的回應。應該沒有全篇了,因為這是未完成的舊稿,當時的心境已和現在不同,要續寫下去很難。不過,倒是可以寫part 2之類的。^_^

ム^_^ 雨後陽光 2007-02-18 21:56:16

加油, 我好想看全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