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6 00:00:00兩果
說文軒(118).莫為無米之炊
莫為無之炊
「米」是華夏各民族的主要食糧,所以「米」字亦中國最早期出現的象形文字之一。「米」在甲骨文的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象米粒之形,中間增一橫劃或為區分甲骨文的「沙」和「雨」字所致;篆文字形有小變異,不易看出原委。「米,粟實也。象禾實之形。」根據《說文解字》,「米」部有漢字42個,屬近代常用字為13個,計有:米、粉、粒、粗、粲、粱、粹、精、糖、糜、糟、糧和竊(「竊」後撥歸「穴」部)。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米」部收字有25個,新增漢字有13個,為:粟、粥、糞、粼、粤、糠、粳、粽、糊、糕、糢、糙和糯;其中「粟」、「粥」、「糞」、「粼」、「粤」和「糠」是由《說文解字》的其它部首中調撥過來的,其餘均屬成字期較晚的漢字。
查近代漢字字典,「米」部首內的表音字有:
(1).「米」字。「米」出處如上述。「米」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迷、眯、謎和咪。
(2).「粦」字(音磷)。「粦」最早源自金文,字形是,其篆文字形是。該金、篆文從炎從舛,是磷的本字;楷書將炎訛寫成米。「粦,兵死及牛馬之血爲粦。粦,鬼火也。从炎、舛。」「粦」在《說文解字》中原屬「炎」部,後才撥歸「米」部。以「粦」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磷、憐、粼、麟、鳞和鄰。
「米」部在漢字中雖不是大家族,其部內亦有一些獨體字,有需要加以解釋,分述如下:
1).「粟」字。「粟」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不見記錄,其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象禾類週邊有實之形,篆文變作從𠧪、米,楷書更變作從西、米。「粟,嘉穀實也。从米从𠧪。」
2).「粥」字。「粥」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該篆文從米從䰜,米在䰜中以會稀飯義;楷書中,原䰜字中的「鬲」則被省去,變成從米從二弓。「鬻,䭈也。」
3).「糞」字。「糞」最早源於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象雙手執箕棄除穢物之狀,箕上之小點原表示穢物;篆文訛寫成從廾、釆、𠦒 (音班)。「𨤝,棄除也。从廾𠦒棄釆也。官漙說,似米而非米者,矢字。」「糞」在《說文解字》中原屬「𠦒」部,「𠦒」部取消後撥歸「米」部。
4).「粤」字。「粤」最早源自金文,圖形是;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金文從于從雨,為語氣助詞;篆文中,「雨」訛寫作「宷」。「粤,亏也。審愼之詞者。从亏从宷。」「粤」在《說文解字》中原屬「亏」部,「亏」部取消後撥歸「米」部。
「米」部還有兩個獨別的形聲字需要略作說明:
1.「粼」字。「粼」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該篆文是從巜粦聲的形聲字。「粼,水生厓石閒粼粼也。」「粼」在《說文解字》中原屬「巜」部(音块),「巜」部取消後撥歸「米」部。
2.「糠」字。「糠」字同「穅」,在《說文解字》中原屬「禾」部,後才撥歸「米」部。詳情可查閱「广」部「康」字解釋。
「米」部是一個物類屬性較強的部首,部內多為與「米」有關的標準形聲字。有關這些形聲字表音部件的出處,可參閱各有關表音字的說明。
「巧婦難為無米炊」為一家喻戶曉的諺語,其意指我們需按客觀條件辦事。否則,知其不可而為之,謂之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