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6 16:37:27夜華蓁

教書現場

      

       

   

    又是新學年的開始,教書已經邁入第八個年頭。人生最精華的八年倏忽而過,我也快要躋身不惑之年。人要不惑談何容易,在每一個人生階段的轉折,其實都有一點迷惘,一點感傷;展望未來的同時,也在為過去的經歷作一番沉澱。

 

    回顧我的教書生涯,從剛開始的緊張羞怯,不知如何和學生互動,到現在的從容自如,懂得引導和關心學生的竅門,一路走來,有我跌跌撞撞匍匐摸索的足跡,也有學生們帶給我的各種溫暖慰藉和令人挫折的考驗。接觸的班級多了,也歸納出一些學生的共通性,一個班上,總會有幾位乖巧認真、用功聽話的學生,她們通常是女生,每次都坐在教室前幾排,幾乎從不翹課。當班上同學喧嘩吵鬧、無心聽講時,她們總是堅守本分,努力吸收老師傳授的知識,眼睛盯著黑板,手中抄著筆記,不時給予老師一個會心的頜首和善意的微笑。她們不喜歡當眾發問,只在下課時到講桌前輕聲細語的請教,態度溫和有禮,像拂面的春風,撫慰老師「孺子不可教」的沮喪心靈。

 

    也總是有一兩個活潑主動、具領袖風範的學生,通常是男生,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他們不畏眾人眼光,在同學面前暢述己見,不管是爆笑的、無厘頭的、挑釁的還是批判性的意見,都充分顯示了他們具備潛在的獨立思考特質,令人驚喜。要帶動班上的討論氣氛,還得靠這類學生,但他們通常很不受規範,不時遲到或請假,缺乏穩定性。總是有一群不愛聽課的學生,男女生都有,坐在教室最後幾排,玩手機、照鏡子、看報紙、聊天、睡覺,甚至打開手提電腦上網,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說在用電腦打課堂筆記,結果即時傳來MSN網友線上回應的聲音,當場穿幫,笑翻一堆人。這群學生不愛上課,對吃喝玩樂卻很在行,如果投其所好,就能和他們打成一片,但要求他們上課專心,卻是不可能的任務,能來上課就不錯了。還有一群人是沉默的坐在教室中間,眼神呆滯,面無表情,對老師講的內容沒什麼反應,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想什麼,這樣木然的坐上兩節課,也算定力十足了。若問他們問題,不是臉露尷尬笑容,回答不出,坐實神遊物外的罪名,便是回答得不清不楚,一知半解,顯然有聽沒有懂。

 

    當然,也總會有幾個很少來上課的學生,一學期僅出現個兩三次便消失了,不和班上同學聯絡,大家也不清楚他們的行蹤。打手機找不到人,只好到宿舍去找人,這類學生通常沒有學習目標、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在班上沒有歸屬感,所以不想來上課,整天過著無所事事、上網打電動、或是以打工為主的生活。對於這些麻煩份子和問題學生,我其實是抱持著同情的,二十歲的青春,就要他們明確未來的志趣與方向,也太難為他們了,很多人都必須經歷過不同領域的嘗試,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

 

    夜間部的學生,則大多有工作在身,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其實頗為辛苦。於是有非常混的學生,常藉口工作忙碌不來上課;但也有非常認真的學生,勤做筆記,用心聽講,從不缺席,學習態度令人感動。學生們因為從事各行各業,氣質作風也各異,有業務員的海派交際和大哥風範,也有基層勞工的草莽與直率無文,更有企劃或行政人員的仔細與周到。不管職業特性如何,他們都對老師有基本的尊重,上課時也勇於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社會歷練,回答老師的問題。若問他們為什麼來進修?有的是工作需要,有的是為了彌補年輕時沒有念大學的遺憾,總之他們的人生目標比日間部的學生明確,雖然程度不一,時間有限,都以實際的行動跨出了自我實踐的第一步。班上有聚會,常見他們貼心的送來披薩或蛋糕,請每一位任課老師分享。期末還有學生搬來兩顆大西瓜,說是家鄉的特產,請老師笑納。這些人情世故也只有出社會的學生才懂得拿捏吧!

 

    八年來,除了在教學上努力求精,另一項任務,就是擔任導師,學習開導和處理學生的各種疑難雜症。舉凡課業疑惑、人際糾紛、感情困擾、親子衝突、生涯規劃、債務問題,都要隨時傾聽學生的煩惱,提供他們建議和必要的協助。有時即使正處於忙碌和精神不佳的狀態,只要學生來敲研究室的門,想和我談話,我仍然會振作起來面對他們的需求。最怕的是半夜三更接到學生出車禍的電話,就要飛奔到醫院的急診室去,擔心他們有什麼不測。回想從前,我的大學導師也沒有這麼全方位的總動員,當時我們是沒事盡量不去麻煩老師的。而時代的改變,令大學導師扮演起了輔導員和類保母的角色,雖然疲累,卻由此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得到了學生的信任。看到他們毫無保留的和你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還是感覺到學生的純潔可愛,一切辛苦都值得。他們或許幼稚,或許不懂事,然而目睹他們漸漸長大,漸漸成熟,那就是作為一個老師的滿足和喜悅的來源。 

    今年教師節,我第一次當導師、從大一帶到大四的那班畢業學生回來探望我。看到她們畢業三年後的女大十八變,個個變得衣履光鮮、嫵媚動人,言談之間表現出對老師的體貼和關心,發現小女孩真的長大了,不再是我叮嚀她們,而是她們叮嚀我要注意身體健康。於是我逐漸明白,學生的回饋,有時並不在教書現場立即發酵,當下所得到的也許是冷漠、散漫和各種令人為之氣結的反應;往往要等到時間的河淘洗過成長的烙印,才會看到學生煥發的動人光芒。八年來,我與學生一起成長,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與寬容,我何嘗不是從一個沒有經驗的菜鳥老師,努力學習怎樣和學生相處、怎樣變成一個貼近他們內心需要的老師呢?

(2010.9)

上一篇:研究室孤島

下一篇:蘭花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