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記行〈一〉:文明的背後
忙裡偷閒,在緊張的生活中硬擠出四天,到上海一遊。對上海的印象是從港劇和小說中累積起來的。《上海灘》裡的許文強西服白圍巾,在十里洋場闖蕩,上海成為黑幫角力的戰場,冷酷又灰暗;穆時英、張愛玲筆下的上海,則是舞廳、汽車、時裝廣告勾勒出的花花世界,靡麗而頹放。民初時代著名的文人幾乎都駐足過上海,許多政治活動也在上海進行,魯迅生命中最後的九年在上海度過,郁達夫曾落魄蟄居於上海的貧民區,左翼作家聯盟和台灣共產黨也是在上海成立的,這個從近代開始崛起、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潮流的、全中國最進步繁榮的都市,她的面目到底是什麼模樣?
直航以後不必再經過香港,早上十點多從桃園起飛,近中午就到了上海浦東機場。機場很空曠,沒什麼人潮,可能和入冬後的旅遊淡季有關吧。當我拿著台胞證在機場櫃檯準備入境時,櫃檯小姐看都不看就指指旁邊說:「到那邊填表格申請入境!」我很納悶,台胞證不就是申請入境的證明嗎,從沒聽說還要再填什麼表格,但她不耐煩揮手叫我走開,我也只好乖乖到旁邊去填入境申請表格,還花錢照了快照貼上去,又排了很久的隊,折騰半個多小時才到那櫃檯小姐跟前,這次她翻了翻我的台胞證說:「已經有蓋核准章啦,不用填表!」我幾乎氣炸,這是什麼服務態度啊!既沒耐心又傲慢無理,浪費旅客的時間,對上海的印象不禁大壞,如果自命於全國甚至是國際先進的大都會,卻以這種服務品質示人,那麼上海的文化素質還是太差,空有其物質表象,內在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呢。
坐車到飯店途中,見到部分上海市區的景象,一邊是高樓大廈林立,一邊卻是低矮老舊的商店或民居,不時還會看見民居陽台上的竹竿掛滿衣服迎風招展,給人一種很奇特的感覺,繁榮的上海,那麼不避忌地將她貧素的一面作為對照組展現出來,彷彿在說:「窮人和富人,一邊一國!」貧富差距始終是資本主義制度無法解決的問題,許多理想主義者曾經以為社會主義可以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也曾寄望於中國的改革,現在看來資本主義還是擄獲了中國,貧富和階級也成為永遠存在的鴻溝。我住的飯店離外灘不遠,但見沿路上都架起了大型圍籬,據說是為了明年的世博會,正在趕工修路呢。人車避開圍籬、繞路而行的擁擠不便,很像當年台北修捷運時的景況,這是追求現代化的進步發展必須付出的代價,也可以見到中國為了打入國際社會,不惜斥資整建門面的雄心。
晚上到成隆行蟹王府吃蟹,點了西湖龍井、蟹黃湯包、蟹黃炒麵,準備吃蟹吃個過癮。店裡小姐們的服務態度倒很親切,果然國營和民營單位大有差別。我以前很少吃蟹,因為蟹殼很硬,剝起來極不方便,現在有專人負責剝蟹,看那小姐手持剪刀,俐落地將蟹殼蟹腳剪開,剝出蟹肉放到盤中,殷勤地招呼我趁熱快吃,還推薦店內的桂花酒,配蟹肉吃,可壓蟹肉的寒氣。我邊吃蟹邊飲桂花酒,頗有幾分過中秋的氣氛,雖然現時已是冬天,上海只有五、六度,氣候著實寒冷,但這頓晚餐卻吃得很愉快,難怪中國人這麼愛吃,美食當前,就算有什麼煩惱也可暫時拋一邊,先享受一頓再說。
飯後在南京東路閒逛,這一帶都是商場百貨,有小販穿著溜冰鞋向客人兜售飾品,街道這麼長,穿溜冰鞋就不用走路了,真是聰明的小販。逛了一陣,覺得和西門町商場差不多,便決定搭地鐵到浦東的國際金茂大廈去看看。上海的地鐵和台北的捷運很類似,我買了張地鐵票到陸家嘴,這是跨越黃浦江的一段路線。我看到地鐵站內到處是迎接世博、邁向文明之類的標語,地鐵票上印的標語即是「犧牲與服務同行,你我與文明同在」,向國人倡導為公眾服務的文明觀念。學習西方文明的修養,一直是五四運動以來高呼不輟的口號,想不到九十年後的今天,中國人還在繼續高呼文明口號,可見船堅砲利、高樓大廈容易模仿,而文明的修養與精神內涵,才是真正難以學習的吧!
到了浦東,上到金茂大廈第87層的「九重天酒店」,選了個靠窗的位置看夜景。室內光線昏暗,可以看到東方明珠塔的最佳觀景位置早就有人佔了,我的座位只能看到黃浦江的一角,不算最佳視野。放眼望去,黃浦江兩岸許多大廈的頂樓,都有不同的造型,有的像皇冠(我一度以為是蓮花座)、有的像寶塔、有的像機器人,在夜色中爭奇鬥艷,十分耀目。我覺得上海灘的夜景不如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好看,也許因為河景終究比不上海景的開闊壯麗吧?
回程叫計程車,被狠敲了100元人民幣,那司機不住抱怨從浦東到外灘(浦西),因外灘正在修路,路況顛簸很傷車,藉機繞了遠路。外來客不明就裡,也只有當肥羊被敲了。回到飯店,站在窗邊俯瞰市區,夜深的上海市區,人車稀少,安靜得有些恐怖,令我聯想到宵禁這一類的事情,習慣了白天的繁華,就不習慣深夜的死寂。然而上海確實有她多面的氛圍,不論是官僚的、階級的、商業的、建設的、沉睡的......,這是上海高呼文明的背後,無法以一言蔽之的多重面貌。
明天,又會有什麼樣的旅況在迎接我呢?
(2009.12.3)
上一篇:高雄印象
下一篇:上海記行(二):兩極化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