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14:37:19高雄市私立恩雨幼兒園

小港區讀經幼兒園-文章分享

「二要二不,從齒健康」


依據國民健康署100年進行臺灣兒童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顯示,兒童齲齒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5歲齲齒率高達79.3%;雖然相較於86年89.4%,已經下降10.1%,但與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訂定「5歲兒童齲齒率50%以下」的目標相比,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為了降低兒童的齲齒率,國民健康署結合實證研究,推出「二要二不,從齒健康」之有效口腔保健策略,包括:
●一要:睡前一定要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
        寶寶的第一顆乳牙剛剛冒出,家長就可以用選擇軟毛小頭(刷毛約3-4列),刷柄較粗易握的兒童牙刷幫寶寶刷牙。一旦刷毛出現分岔、磨損或彎曲,就應該更換新牙刷,6歲以下兒童因身心發育尚未成熟,應於餐後、睡前由家長或照顧者協助完成刷牙。建議選擇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有效預防蛀牙發生,對於不會漱口的幼兒,家長可使用濕紗布協助擦拭,清除殘餘的牙膏。
●二要:要有「氟」,包括使用含氟牙膏、每半年接受牙醫師塗氟及口腔檢查
        幼兒長出第一顆牙,就可以開始看牙醫了,國民健康局提供7歲以下兒童健康檢查,其中有5次之口腔檢查,並於兒童健康手冊中,列有醫師轉介至牙醫師執行塗氟服務,及請父母勾填是否完成每半年塗氟,提醒並鼓勵家長提早讓幼兒使用本項服務。
氟化物是WHO目前公認最經濟、安全、有效之齲齒防治措施,除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外,幼童牙齒塗氟,就像是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降低乳齒齲齒率達33%、恆齒齲齒率46%。幼兒長牙後,健康局補助每半年一次塗氟,101年國民健康局進一步推動送氟到幼兒園,特別開放牙醫師至幼兒園提供塗免費氟漆服務,讓家長省錢又省時。
●一不:不要傷害牙齒;少甜食,多漱口,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
         造成牙齒蛀牙的原因,主要是吃完食物後,沒有馬上進行刷牙的工作,導致糖分附著,使細菌大量地繁殖,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的脫鈣,經年累月下來便造成蛀牙。除了刷牙外,適當地攝取均衡的營養,天天五蔬果,少甜食,多漱口,避免吃黏甜、含糖類的食物,如果汁、飲料、蜂蜜、糖水,甚至餅乾、零食等。要特別小心喔!
●二不:不要以口餵食,家長們自己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再餵食寶寶
         家長們自己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再餵食寶寶,以免將口腔中的蛀牙菌傳染給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