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2:34:52沛緹

"星際效應"之我感

 

本以為會有什麼愛情故事而感動

最後卻因為父女情深鼻酸流眼淚

整體而言

跟上部 "全面啟動" 一樣是需要花腦子想的電影

 

夢境我還可以理解

幾層幾層的

好像每次作夢都有跟電影演的頗有相似

但導演是要精益求精,總不能越拍越回去 

"星際效應" 內容卻高到超過我所可以理解的極限了

 

蟲洞 & 黑洞

三次元,四次元,五次元

光年計算

重力

相對論

總之

該是拿起兒童科學雜誌 "小牛頓" 好好翻一翻的時刻了

當然也要先確定這電影編劇是不是瞎掰鬼扯蛋

 

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會是去引發妳學習興趣或是邏輯思考更深入一點

而不是看完就還給導演了  ^^

 

 

以下有雷,慎入:

 

感想 1 :  到底地球未來會變什麼樣子呢 ?

 

毀滅地球 50 種方法

在好萊塢什麼款妳都找的到

不是越來越熱,要不越來越冷,黃石公園火山大爆發,灰飛煙滅 ...

在這部電影是沙塵暴

感覺是從北京取材來的 XD

 

找外星殖民地是最近新興的題材

有的是在地球距離約 50 里建太空船

Share 同一個太陽

遠離地球的髒亂 (如: 極樂世界)

 

我覺得當 Cooper 離開太空船一個人飄盪時

其實就應該結尾了

後面三次元,五次元實在是太超乎常理啦

 

珍惜這顆浩瀚中美麗星球吧

想找第二顆一模一樣的

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還不一定找的到,電影總是要傳達希望,不然出戲院很悻悻然)

 

2. 學英文

小妹英文只有在打 email 或是找印度電影或歌曲時會變得比較強大

原來片名 Interstellar  是恆河星際的意思

Galaxy 本來以為是韓國三星手機系列

原來這英文是銀河

Gravity 重力

 

3. Mr. Brand 喃喃唸著的是一首詩

 

電影不斷播送 Brand 教授念的詩

本以為是編劇創作

實則不然

此詩取自英年早逝 (39 歲)詩人 Dylan Thomas

這是他生前創作最出名的一首詩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ylan Thomas, 1914 - 1953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為何導演要選這首詩成為整部電影的主軸

我個人的想法是

關於浩瀚太空

人類所知實在有限

 

地球上的太空人或是科學家集合了眾人力量或是金錢

或是期待進入太空一窺究竟

想法不要太天真

甚至要做好有去無回的心理準備

 

電影畢竟是電影

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

 

最近歐洲太空總署 (ESA) 做了一項大事

它們把無人探測機送上了慧星

傳回來很多慧星上組成物質與空氣成份

這對了解太空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計劃從 10 年前就開始了

花了 520 億台幣

 

看完這部電影後

我要對這些太空人與科學家致敬

感謝他們旺盛的求知慾與勇氣

讓我們的眼界不只跼限在地球

 

 

 

星際效應:「菲萊號」奔向彗星登陸

歐洲太空總署(ESA)12日挑戰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首度讓人類的太空探測器登陸彗星。台灣時間12日下午4時35分,「菲萊號」(Philae)登陸器與母船「羅賽塔號」(Rosetta)分離,飛向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簡稱67P)。如果一切順利,約莫7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台灣時間13日凌晨零時,菲萊號將降落在67P的表面。
 
這項任務的難度與複雜度也幾乎是史無前例。羅賽塔號伴隨著67P以時速6萬6000公里(每秒18公里)飛向太陽,67P的面寬只有4公里,形狀不規則,地形險惡,而菲萊號的重量只有100公斤。科學家形容,這就像高速飛越一座大城市的上空,投下一顆氣球,而且要精確命中特定地點。
 
 
更有甚者,菲萊號本身沒有動力推進系統,只能靠慣性飛行,無法調整方向與速度,因此羅賽塔號必須在極精確的位置、角度與速度,將它彈射出去。一旦射出,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dt)任務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只能祈禱上蒼,期望菲萊號自求多福,等候結果從5億公里外的太空傳來。
 
 
按照ESA的計劃,菲萊號將以時速3.5公里的慢動作,降落在67P的「阿吉奇亞」(Agilkia,名稱來自尼羅河中的一座小島)地區,當地較少大型岩石,因此中選。在著陸的那一刻,菲萊號會射出兩具類似魚叉的裝置,3支腳架也會伸出3支「冰鑽」,緊緊抓住67P表面,以免被彈回太空。
 
 
著陸成功之後,菲萊號上的10部科學儀器將開始忙碌,探測、收集67P的各種資料,並輾轉傳回地球。在為期4個月的任務中,菲萊號要分析彗星表面化學結構,觀察是否可能存在有機碳分子或水等能孕育生命的物質,以印證外太空星體撞擊地球帶來生命的學說。
  
「羅塞塔號」名稱來自18世紀末在尼羅河三角洲出土、以象形文字記載古埃及文明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ESA研究彗星的羅塞塔計劃發想於1993年,但是11年後的2004年3月才發射升空,計劃耗資約13億歐元(新台幣520億元)。


 
羅賽塔號搭載菲萊號,出發號三度飛掠地球,一度飛掠火星,從兩個行星的重力場獲取足夠的加速度。在飛行約64億公里之後,今年8月來到火星與木星之間,終於追上67P並開始環繞它,進行探測,準備登陸。
 
 
如今羅賽塔號與67P距離地球約5億公里,由於實在太遙遠,訊息傳遞需仰賴美國航太總署(NASA)「深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布建於美國加州、澳洲與西班牙的巨大無線電波天線陣列,而且傳送一次資料需時28分鐘。
 

 
Walker 2014-11-27 22:35:28

不是耶,只是覺得能把圖畫般的失傳文字翻譯出來,實在超神奇!

沛緹 2014-11-26 23:42:21

多謝 Walker 劃重點

男生女生頭腦想的差很多
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把那首詩翻譯成中文
用比較白話文的方式

不過我猜你應該是程式設計方面的工作
才對羅塞塔很有 Fu ~~

Walker 2014-11-26 18:42:10

FYI, Rosetta Stone 的故事也蠻有意思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5%A1%9E%E5%A1%94%E7%9F%B3%E7%A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