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4 23:43:00ka cheng

轉載管藝館文章--創出本土映像文化-訪澳門映畫

創出本土映像文化-訪澳門映畫

五月底至六月頭期間,網上刊物<眾藝管>(http://blog.yam.com/macaupaf)特約本人以電郵形式訪問本澳錄像團體<澳門映畫>,現全文轉載如下.

受訪者:鍾偉業(澳門映畫創會人)

訪問日期:2006年5月30日至6月6日

前言:
現時澳門的錄像發展不論在創作上或是技術上還是處於萌芽階段,過去十年本地比較活躍的錄像組織不多,大概都是「澳門拍板視覺藝術團」及「錄像空間」活動較多,但最近本人透過網路知道一個名為「澳門映畫」的團體,剛完成招收新會員活動,並正在進行長片《遺書》的拍攝工作,感到異常興奮,因為在本地進行錄像拍攝創作的團體真的不多,過去幾年除了許國明曾經拍攝過長片外,其他進行長片創作的本地藝團可謂鳳毛麟角,大眾對本地錄像團體在創作上及技術應用上也所知不多,故此希望可以透過此次e-mail訪問,讓大眾更加瞭解本地錄像團體的現況。

1:首先可否請簡介一下 貴會成立的目的與宗旨等?以及「澳門映畫」這個名字所蘊涵的意義?

「澳門映畫」成立目的是為了推進澳門映像文化藝術, 使本地錄像及電影可以從本地推廣至海外, 讓更多人認識澳門這處地方的民生文化。

「澳門映畫」意義是為說明我們以澳門電影戲劇為主導, 所有電影作品都以澳門環境作主題。

2:在澳門要成立一個錄像團體並不容易,可否請簡介一下 貴會成立的過程與運作模式?

初時因為去年與友人一起拍攝過一部獨立短片後, 便開始有意思想嘗試拍獨立電影, 當我手上什麼都沒有, 只是在報紙上一段新聞標題, 這就創作了[遺書] 故事出來, 拍一部電影不可能一個人去做, 便去招募幕前幕後人員, 沒想到反應是如此熱烈, 有超過 60 人投考, 當中找了10個人負責編劇, 選了十多個演員, 幕後工作人員 7-8人. 大約就是這樣, 在2006年1月份就開始了 [遺書]的第一次會議. 其間因為使參與者大家以什麼身份參與, 所以就改了一個製作小組名稱 [星動映像工作小組] , 這就是 [澳門映畫] 的前身, 後來因為很多人希望一起參與我們製作, 慢慢地就成了一個近百人的團體, 一班熱愛電影創作的本地人就成為了澳門電影藝術的先鋒;

而我們的運作模式是比較特別的, 因為我們是分別有三個部門, 其中包括 電影 , 音樂 及舞台劇, 三者都有著關聯的元素.

3:我知道 貴會現正進行長片《遺書》的拍攝工作以及即將籌備下半年開拍的本澳首部HD(高清)作品《Magic Time》,請問 貴會在題材的選擇上會以甚麼樣的取向為主?標的觀眾為何?

在創作方面, 我是沒有指定觀眾目標, 但, 好重要的是, 題材一定會以澳門背景及真實生活為主, 因為過去電影電視中, 澳門只是海外導演對澳門的單方面幻想, 及他們的表面看法, 他們沒有了解本地人民生活方式、特點, 只重視澳門本身風景、歷史建築等, 根本沒有澳門風格及特色。[澳門映畫] 就是要創作一些有本地風格及有代表性的電影, 給世界各地的人對澳門了解多些、認識多些.

而每個創作的主題都希望有新元素, 不希望像商業電影一樣, 一定會受觀眾歡迎才拍, 現時拍攝中及未來開拍的電影題材完全不一樣, [遺書] 是一部比較寫實生活愛情悲劇, 下月開拍的 [西灣烈車] 是一班希望成為格蘭披治賽車手的成長及奮鬥經過,而 [magic time] 是一個屬於澳門的感人童話故事

4:除了以上兩部錄像作品外,我知道 貴會還計劃發展劇場作品以及其他多媒體作品等,請問 貴會如何觀望多媒體與跨領域等創作在澳門未來的發展趨勢?

隨著澳門本身發展及經濟急速成長, 做就了更多文化活動參與者, 亦大幅增加了本地作品知名度, 而發展亦非常樂觀, 亦因為網絡媒體全球發展迅速, 所以下半年開始就會全力推動網上劇場, 因為一部成功的網劇, 差不多有近數百萬人觀看, 觀眾人數等同香港最高收視電視節目, 網絡音樂及短片可說是發展空間無限。

5:辛苦經營出來的錄像作品都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觀賞,請問 貴會未來會否嘗試參加一些國際影展?以及將會有甚麼發行計劃等?

會, 我們主要會在本地公映及海外上畫, 亦會參與各地展出及比賽, 而就沒有發行計劃, 因為並非商業作品, 暫時亦未有條件去處理。

6.要把澳門的錄像與電影推廣至海外並不容易,請問 貴會將會如何進行推廣,具體計劃會如何進行?

我們將會有一個獨立部門專門去處理推廣至海外的有關問題, 因為全世界有很多國家及地區都有不同展覽及比賽等, 參與同時亦會為推動本地文化作用。

7.之前談到一些海外導演對澳門存在單方面的幻想,又或者他們只把澳門單純作為一個場景而已,請問 貴會是如何看待「澳門風格及特色」?又如何具體地呈現出這些風格及特色成為電影中的母題,而不只是單純的故事背景而已?

因為暫時只有澳門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才能真真實實認識澳門民風, 這些民風正正就是我們澳門人平時講的、 做的、 聽的、喜愛的、習慣的. 相信非本地居民所能感覺得到。外地導演只會知道澳門有什麼風景名勝, 有什麼歷史遺產, 然後再串連成一些故事. 而我們希望拍多一些澳門基層感覺及題材, 所以我們並不會刻意去拍攝以澳門景觀為提材, 來去刻意討好某一些機構及人事來換取資金。只會將澳門人可愛的一面帶到全世界. 希望海外觀眾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及澳門特色。

8.網路的發展的確無遠弗屆,但要在茫茫網海中成為注目焦點也不容易,請問 貴會將會如何透過網路來進行具體的推廣?

其實要成為焦點並不是難事, 只要有好的作品, 便會在各地討論區成為焦點, 相信無需過份刻意去造勢宣傳, 我亦相信先有好的作品, 才能獲得廣大觀眾的支持.

9.相信很多讀者都很期待本澳的第一部HD(高清)作品,HD的拍攝與剪輯在硬體與軟體上要求都頗高,在澳門尚未普及,請問 貴會為何會計劃運用此技術於《Magic Time》的拍攝中?在籌備的過程中又曾否遇到技術上的困難?以及 貴會如何看待HD在澳門錄像創作上的未來發展?

我本身是電腦業出身, 相信硬體與軟體並不是太大問題, 只是剪輯時的壓縮卡大約要9000元港幣左右, 而拍攝用的機器大約6-8萬港幣左右一台, 其他配備也只是數仟元, 以一部電影成本來說是十分低廉;而且HD 只是技術, 在錄像製作人來說只是提升了拍攝及播放的質素, 並非特別視覺效果, 希望播放時效果更接近35mm的品質. 沒有什麼難度, 只是資金問題罷了。

而隨著本地獨立電影的興起, HD 的出現對獨立製作人來說, 必定是一個喜訊, 因為可以用廉價去跑近底片電影效果水平.

*註 : 如用底片拍攝一部電影, 底片開支大約160萬港幣左右,所以相信HD的出現, 會為很多專業及業餘製作帶來更多驚喜及嘗試。

10.據知《遺書》與《Magic Time》都會在全澳戲院公開上映,但澳門大部份戲院都不是數碼電影院,可能沒有播放數碼拷貝的設備,請問 貴會是否會進行數碼影像轉成35mm底片的程序?或是以另一種方式進行放映?

更正: 《遺書》, 《西灣烈車》與《Magic Time》都是在文化中心上映, 並非主流戲院上映, 而澳門有兩個可播數碼電影場地, 一是文化中心, 另一個是庇道劇院。除非是為了一些特別因素(如參展要求或為一些商業元素), 一般來說暫時並沒有條件及需要去轉FILM。

11.有漂亮的影像當然不能缺少亮麗的聲音,請問 貴會在混音技術上會如何處理?會否考慮應用Dolby Digital 5.1或是DTS等多聲道混音技術?

澳門的電影發展仍是非常之雛型, 在這個起步階段, 而音效亦只是技術及金錢上問題, 未來亦會隨著更多獨立電影在澳門誕生,技術必定不斷提升。我們不敢講達到專業水平 (事實暫時只是一個業餘團體), 我們只是用著微簿資金去拍澳門人的夢, 走著一條艱辛不平凡的路。

未來「澳門映畫」將會在2006-2007年開拍7-8部獨立電影及上映, 差不多是過去澳門電影的總和, 可能有人說我很急進, 但我相信, 我們10部電影中總有1-2部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欣賞, 或海外朋友認同, 肯花時間和心機,我相信澳門電影一定可以帶入一個新方向及定位. 及創造出更多電影文化製作人材。

總結:

這次以電郵形式訪問澳門映畫總共包括了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主要以「澳門映畫」的成立目的及運作模式為主。
第二部份主要以「澳門映畫」的創作方向為主。
第三部份主要是關於製作技術及未來的發行計劃為主。

希望讀者能夠透過本篇訪問,更瞭解電影/錄像藝術在本澳的發展,電影發明了約一百多年,比起其他藝術如戲劇,音樂,建築等都年輕許多,而本澳的電影/錄像藝術發展歷程就更短,未來不管在創作與技術應用方面都需要更多有心人的關注與參與,讓這個年輕的藝術得以在澳門萌芽,繼續發展。
大B 2006-07-28 19:40:00

除左澳門映畫,,仲有澳門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