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5 20:42:55ㄚ誠

花蓮農村再生系列專題:樂活漫遊的羅山有機村

「花蓮農村再生系列專題:樂活漫遊的羅山有機村」(張美慧報導)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從民國八十九年投入有機生產與栽培至今,已經邁進第十年,擁有全國第一座有機農業村的響亮名號,羅山乾淨的環境與絕佳的視野景觀,是許多都市人渡長假、漫遊樂活的熱門選項之一。

農村再生計畫推行,羅山列入先期計畫試辦區,羅山村長金崑祥表示,政府資源多年來挹注的成果,各界有目共睹,現在要如何超越自我,繼續取得領先地位,是重大挑戰。金崑祥認為,社區內年輕一代參與度不足,是一大隱憂。

稻農彭文洲是農村再生顧問師也是富里鄉土石流防災專員,他分析社區參與程度不足,原因之一,是許多農民,關心生計、關心農產價格,農村再生條例相形之下,反而略顯遙遠,希望提供農政單位參考。

另一方面,政府資源挹注建設地方,羅山村長金崑祥也擔心,長期下來地方容易產生依賴感,特別呼籲,社區居民不能太過安於現狀,期待大家以公共利益為起點,資源共享。

經營民宿,並且種植有機黃豆與紅豆的羅山農村再生促進會總幹事周重福,也坦承,羅山以前跑最快,但是現在已經被追上,他認為要找在地年輕人甚至是新移民投入,從不一樣的觀點與視野,參與社區計畫,打造出的面貌才會有所成長與創新。

農村再生計畫,核心主軸之一是希望藉由人心的改變,激發居住環境改善的行動力,周重福希望政策推動,因地制宜,並結合教育活動舉辦,擴大成效。

有很多社區農民憂慮抓不到農產行銷要領或是行銷力道不足,積極想要突破,整合行銷概念因此逐漸興起,周重福希望羅山村也以村為平台聯合銷售特產。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溫桂平認為政策規模大,但其實從小處著手,從居家做起,並不難達成,期待羅山能夠一戶一特色,戶戶是經典。

花蓮縣常被稱「以農立縣」,但農業人口老化、農產收益有限,亟待轉型,羅山村最近十年,幸運的獲得農政單位大力協助,打響品牌知名度,但面對急起直追的其他優異農村,村內有志之士未雨綢繆,將眼光放遠,希望擴大影響力,號召更多人入列,提升社區事務參與程度,期待在自己家鄉就可以生存與就業,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