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3 11:15:42嘟嘟

吳伯雄扛起「振興中華」看板才是台灣的逆流

吳伯雄扛起「振興中華」看板才是台灣的逆流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面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把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我國貶抑為「島內」;他在接受南京大學授與法學榮譽博士學位時宣稱,台灣有一股逆流叫「去中國化」;他回到台灣又換湯不換藥地強調,振興中華是未來努力的方向。吳伯雄這些話聽起來,彷彿把歷史倒退了六十年,中國國民黨還在統治中國的樣子,台灣在他的眼中只不過是一個邊陲省分。

過去,蔣介石強行佔領台灣,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把大中國主義強加於台灣人民身上,除了虛構「台灣光復」的神話,硬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還用大中國主義對台灣人民洗腦,讓許多台灣人民長期誤以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此一扭曲現象,拜最近一、二十年民主改革之賜,終於逐漸有所改善。不久前,行政院研考會的民調顯示,有超過六成以上的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只有一成多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可以說,外來政權強迫台灣「中國化」的病症,經過民主改革的治療,已經逐漸恢復以台灣為主體的「台灣化」,實質上這是一種「正常化」的轉變。換言之,就是把原來不正常的「中國化」,透過正常化程序恢復台灣應有的本色。

然而,這種多數台灣人民視之為正常之事,在吳伯雄那種中毒已深、心向中國的人來說,便視之為負面評價的「去中國化」,痛斥為逆流。說難聽一點,這種人才是台灣民主潮流裡的逆流。

吳伯雄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充分暴露他對於台灣的認識,存有本質性的錯誤。台灣除了屬於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將近四百年來先後受荷蘭、西班牙、鄭成功集團、滿清、日本統治。可以說,歐亞文化交流,以及大陸、海洋文化匯聚,醞釀了台灣特有的、豐富的歷史、文化與血緣,其中,中華文化只是諸多元素之一。兩蔣的「復興中華文化」政治秀,早已淪為可笑的歷史鬧劇,現在馬英九強調「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吳伯雄又扛起「振興中華」的看板,不禁令人心生「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話說回來,馬吳等人也不是笨蛋,他們揮舞「中華」旗幟,我們切不能等閒視之。一年多來,馬吳等國民黨人,處心積慮要把台灣連結到中國,在政治上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為橋樑,文化上則搬出「同屬中華文化」、「同為炎黃子孫」來顛覆台灣的主體性,前者具有政治敏感性大家還容易察覺,但後者卻有可能因為人們不察的思考慣性而上當,導致一、二十年來好不容易恢復的台灣主體性逐漸淡化。所以,當他們在批評「去中國化」時,大家務必要警覺到,他們真正的心機是再次把台灣「中國化」。

吳伯雄以台籍人士,榮膺中國國民黨主席。實則,吳伯雄的二伯父二二八時含冤受害,據其伯母記載死狀為「雙手被反綁,口塞布條,頭部耳後各中一槍」,「四十多年就一直生活在二二八事件陰影籠罩下,其哀慟,並非筆墨所能記述」。吳伯雄亦堪稱二二八受害者親屬,卻服務於有殺伯父之仇的外來政權,甚至進而為「統一大業」盡心盡力,這在人情義理上實非外人所能體會。吳伯雄當年投效蔣氏政權「反共」,現在又對「共匪」朝聖交心,且致力於振興中華、去台灣化,難道是為了討好主張「終極統一」的馬英九,一如當年「台灣就算只剩下阿里山也要選到底」,同樣是愛作官的心態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