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2 07:59:02嘟嘟

戀上另一片土地─塔斯馬尼亞與潛水菜鳥驚險記

戀上另一片土地─塔斯馬尼亞
美麗的田野風光讓我醉心不已,忍不住照了jumpping photo。

今天的品嘗者/劉俐梅

塔斯馬尼亞(Tasmania),又被稱為Tassie,位於澳洲東南方,是澳洲唯一的島洲,有「小紐西蘭」之稱。尚未到過紐西蘭的我,因為在花東待過好幾年,對我而言,塔斯反倒像是另一個台灣東部,讓我有一種既親切又熟悉的感覺。

塔斯相當於台灣的2倍多大,人口只有台灣的五十分之一,這兒的天然美景引人入勝,島上有許多登山健行的步道,還有高達17座的國家公園,吸引許多來自各地的旅人駐足。來塔斯的旅人通常會規劃1、2星期的環島行程。散步在沙灘上享受拾貝樂趣,或是靜靜欣賞延伸至海平面的美景。一處處的特殊景致總是讓人驚嘆連連,美麗的田野風光讓我這個大自然的愛好者醉心不已!

如果來到塔斯的第一大城荷伯特(Hobart),千萬不要錯過每逢週六的撒拉曼卡市集(Salamanca Markets),那兒有許多手工藝品和天然食品,可盡情地尋寶;一旁緊鄰廣場的商店和海景,也夠消磨許多時光。還有塔斯馬尼亞生蠔也是許多饕客的最愛。

與另一片土地相遇,何嘗不是一種緣分?我在塔斯停留將近快半年,到過島上許多地方,有時候人到了著名景點,卻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而稀鬆平常的景色因為與相遇的人有了交集,反倒在腦海裡不斷地回憶!


潛水菜鳥驚險記
布納肯海域中,常可見海葵與小丑魚共舞。
潛進美娜多,探索深藍下的神秘世界。
在布納肯國家公園海域,可眺望雲霧覆蓋的錐形火山島美娜多2號。
因長期被西班牙、荷蘭人殖民,美娜多處處可見教堂。
色澤豔麗的海鞘,遍布在斷崖之上。
往美娜多海域的洞穴沙地一探,往往有驚奇出現。

撰文˙攝影/小蝦米

位於印尼蘇拉威西島(Sulawesi)北端的美娜多(Manado),被5大國際潛水組織共同評定為全世界最佳潛水地點,涵蓋3座自然生態保育區,包括西邊的布納肯(Bunaken Reserve)、北邊的曼卡(Bangka Reserve)與東邊的藍碧海峽(Lembeh Sealat Reserve)。

其中,最為人知的潛點,則屬成立20年的布納肯國家海洋公園(Bunaken National Marine Park),擁有25公里長的海底斷層,就算不深潛,也能透過浮潛欣賞軟、硬珊瑚大面積覆蓋,熱帶魚優游其間的繽紛五彩世界。布納肯國家公園總面積達7萬5千公頃,由布納肯、錐形火山島美娜多2號(Manado Tua)、曼德哈濟(Montehage)、西拉丹(Siladen)及納恩(Nain)等5座島嶼圍成,海域有60多處潛點,園內珊瑚種類多達70種,加上能見度高,在淺海處浮潛,欣賞光影在珊瑚礁與熱帶魚間的千變萬化,也是至高享受。

隨著海嘯與地震頻傳,美娜多的潛水觀光也受到部分波及,在布納肯國家公園上島用餐時,只見海灘上布滿被沖毀的房屋木材,原以為是太多潛客帶來的污染,但據當地民眾表示,一切都是海嘯惹的禍,島上正積極重建,迎接慕名而來的各地潛客。

北蘇拉維西探險 潛導細心相伴

距離上一次的潛水,已經隔了一年半,搭了一早上飛機後,中午抵達美娜多,下午就從飯店碼頭搭乘潛水船出海,懷著忐忑的心情,坐上由漁船改造的木造潛水船,一路頂著風浪搖搖晃晃往北行,先從美娜多北部的曼卡(Bangka Reserve)海洋自然生態保育區展開潛水之旅。

一下水,赫然發現配重太輕,洩完BC的氣還下不去,潛導與同團潛伴全被水流沖散,海底能見度也不高,眼看離大夥越來越遠,原想放棄,向遠處縮得比拇指還小的船隻揮手,卻沒人看見,只好硬著頭皮死命往下踢,怎麼樣也要先下去找人。

沒想到老經驗潛導在海底算一算人頭,發現竟然少一個,趕緊上來找人,硬是把我拉下去,其實下到5公尺深就能解決配重問題,潛導大概也發現我最菜,要我緊緊跟著他。

初次下潛,水流仍陰魂不散緊緊跟隨,雖然強度不大,但對於拿攝影機的我來說,放流潛水極難拍出好作品,只能安慰自己,水流會帶來豐富浮游生物與多樣生物,造就出「繁華豔麗」的海底景觀,放流潛水未嘗不是隨著海流縱覽海底風光的絕妙方式。

小標 布納肯國家海洋公園 軟硬珊瑚美不勝收

美娜多潛水的重頭戲,在第二天的布納肯國家海洋公園,潛導安排4個潛點,果然第一支下潛,就讓人領教到海底斷層之美。布納肯著名的潛點,包括深達300公尺,長達25公里的利廣(Lekuan)斷層,素有「海底萬里長城」美名。但在進入斷層之前,卻是不到3公尺的熱帶珊瑚礁叢林,隨著陽光光線流轉,覆蓋百種軟硬珊瑚的海域,繽紛又熱鬧,熱帶魚打扮得花枝招展,在珊瑚花園中穿梭自如。隨便拿相機一按,都像置身在上帝精心佈置的水族箱內,堪稱是絕佳的浮潛場域。

不知是否經歷地震與海嘯,又或是遇上雨季與水流,潛點能見度始終沒有想像中來得高,據說能見度最佳時,可深達20至30公尺。不過幸好潛導始終相當盡責,在桶狀海綿、海百合或是海鞭上,仔細搜尋奇特的小蝦子、偽裝蟹讓團員拍照,在各式各樣的海葵中,也不難發現透明海葵蝦與小丑魚,甚至偽裝技巧高明的鱷魚魚,也成為眾人焦點。

布納肯國家海洋公園的生物十分多樣,大者有海龜、拿破崙魚、鯊魚,又或是成群的笛鯛和烏尾冬,往洞裡或沙地探詢,還可見到薯鰻、蛇鰻、管鼻鯙,小至櫻花蝦、瓷蟹、海蛞蝓、海馬、葉魚、豆丁海馬等,都能在這片海域找到。

難忘特別課程突遇下降流險象環生

一路走來,潛導始終非常照應我,尤其到了第3支氣瓶發現鱷魚魚時,眼見我拿著攝影機對了半天,燈光還沒喬到「主角」身上,終於受不了,潛導開始充當我的燈光師,把「燈」打在正確位置上,還比起長度來。「原來是隻鱷魚魚耶!」恍然大悟的我,在看到鱷魚魚的五彩眼睛時,忍不住驚嘆連連。

隨著水流時有時無,踢著蛙鞋的雙腳竟開始抽筋,在海底抽筋的感覺很奇妙,對仰賴中性浮力進行深度變化的休閒潛水而言,腳抽筋與否並不影響上升、下降,整個人都泡在海底時,只能靜靜感受肌肉的糾結,但同時卻又體會被海水完全包覆的放鬆自在,和游泳時抽筋卻又要故作鎮定大不同,只能說,一樣抽筋兩樣情。

不過到了最後第4支下潛時,在還沒看到海龜前,卻意外碰上下降流。雖說並不是沒在印尼海域遇過強烈海流,不過順著峭壁彎度而下的下降流,卻是百聞不如一見,我們這組加上潛導4個人,就這麼「幸運」地碰上下降流。只見原先還在前方3光呎處的潛導,突然往前攀住峭壁岩石,一動也不動,我感到納悶之餘,還是趕緊踢動蛙鞋前往會合,沒想到短短3公尺距離,卻是怎麼踢也踢不近,並且不斷往下掉,眼看潛導慢慢縮成一個小點,心感不太妙,要趕緊洩氣上升,強大的海流不斷掀動面鏡,連氣泡也往下掉,「天啊,該不會踢不回去吧!救人喔!」

眼看我毫無「反應能力」,潛導奮不顧身趕緊下來拉我,用力陪我和下降流奮戰,2個人拼命往峭壁靠近,不過從20公尺掉到30多公尺,加上踢蛙鞋踢得氣喘吁吁,過度緊張,我只覺得吸不到氣,內心不斷祈禱,專注在呼吸上,潛導最終仍將我順利帶上岸,結束有驚無險的布納肯之旅。

事後才知遇到下降流一定要保持鎮定,將BC緩慢充氣,避免被海流不斷往下帶,一遇到流區,就不要前進,反方向往上游離。通常有峭壁之處,多有下降流產生,但同行的人全沒碰上,反倒是我這位菜鳥先遇上,幸虧我的潛導是資深守護天使,才讓我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瞭解遇上下降流的驚險滋味。

閒晃美娜多 香料、美女多

結束潛水,等待減壓上飛機的空檔,不妨到美娜多市區閒晃,體驗這座犯罪率超低,居民超純樸的城市。美娜多是印尼香料著名產地,也是印尼殖民文化的代表。14世紀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步上香料群島將物產帶入歐洲,到了17世紀,荷蘭人也「聞香而至」,趕走西班牙人,展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史。

長期的殖民混血,讓美娜多有著「美女之鄉」美名,走在街上,除了欣賞又白又高的混血美女外,處處可見基督教教堂、禮拜堂,當地也有不少華人,有座華人信仰中心「萬興宮」,供奉媽祖、土地公與廣澤尊王。

逛一回美娜多超市補充能量,丁香、肉桂、荳蔻、辣椒排列整齊,還有當地人自釀的芒果乾蜜餞,口味接近台式的酸甜,但還加了些微辣椒,十分爽口,很適合成為飯後幫助消化的點心。

旅遊資訊

◆航班:台灣至美娜多無直航航班,多搭機至雅加達再轉進。

◆簽證:需辦理印尼簽證,可洽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電話:(02)87526170。

◆時差:無時差。

◆匯率:新台幣一元約兌換347印尼盾。

◆氣候:美娜多10月至3月為雨季,4月至9月為乾季,年均溫約26~30度,全年適合潛水,若要深潛,最好避開雨季;服飾以短褲及T-Shirt最佳,需注意防曬。

◆相關資訊可洽詢印尼觀光局,網址:http://www.tourismindone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