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10:10:24小蟹子

從節點,連線到遠方……

    2016年第24屆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首獎《長跑少年》,8年長征,跑過第39梯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2017年台南本土優質兒童讀物、107年度兒童閱讀優良媒材推薦好書、20182019年北市圖各級學校推薦書單入選後,總算在202411月換了新衣服,在AI轟轟烈烈的美圖林場,新版封面在熟悉裡微調,素樸,舒適,好像老朋友健檢回到家。

    又見面了,真好!         1.節點

    節點(Node),在雲端平台或應用程式中,代表一個執行工作的單位,指派給記憶體、CPU、網路等叢集的獨立運算單元,最後再一起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標。資訊領域的節點,指的是包含電腦、伺服器、伺服器內不同元件或多台伺服器組成的運算叢集;真實的地理空間,所有貨物與旅人移動的起點、終點,或中間轉換運輸方式的轉運點,像火車站、機場、港口……或一群人共同活動的村落與都市,也被稱為節點。

    越大的節點,路徑越豐富,抵達率越可信,當然也就連線得越多,腹地越擴大

    有時候,有一些特別的時間,季節、節氣、生日、死亡、相愛或離別的紀念日,流動著時光的濃稠和消褪,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這裡到那裏、這些時和那些時,這個人勾連到那個人,從當下通往過往與未來的深刻思念,無論好壞,不斷連線,拉近了時間軌跡和此瞬的重疊,不僅捕捉到過往的痕跡,更在流動中周行各地串接出更多的故事,這也是一種情緒的節點。

    在文學和藝術創作中,節點,象徵著一個又一個生命與情感的連線。捕捉人生關鍵、故事轉折和情感衝突,像鑿出一扇窗,以故事、影像、旋律……創造出多層次的表達與交流,不僅傳遞一個特定事件或情境,更是對生命、情感、歷史與世界的探索與領略,每一個節點都讓我們透過獨特的視角,感受到成長、掙扎、歡樂與痛苦的共振與撞擊。

    無論是閱讀或創作,每一個十歲紀年,也成為豐富的節點。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不見得發生了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隱含在紀年背後的個人成長、情感變遷和社會變革,藏著多重意涵,成為情感的起點,開啟思索、推動情節、深化人物轉折,撐出生命抉擇的立體感,在無從想像的變化中,讓多面映射的心路歷程變得更有深度,為故事的停留和情感的匯流,穿織出更多元的意象和餘韻。         2連線

    「二十歲」的節點,連通了知識的誘引、內心的驅動和無窮變換的世界,像跨進人生的轉運站,張英珉農校休學,轉進藝術學門,一路讀到碩士。過去的地質存在、土壤變化、植物與昆蟲的活力和農業與人文科技的演變,連線到前所未見的故事挖掘、影音創作、表演探索、台藝大特產的奇人怪事……,隨著生活不斷擴大,靈感洋溢,總有一天要專心寫」,成為生命的藍圖

    直到「三十歲」,而立之年,從青年轉向成熟的節點。現代社會的期許和傳統文化的壓力,是自我覺醒的契機,也是承載責任與挑戰的關鍵,張英珉開始正視情感承諾,審視過去與未來交會的生活目標和人生價值,決心專業創作。為了平衡寫作的久坐,投入長跑。跑了半年後,把跑步經驗應用到寫作的身體感受,規劃進度,寫出「九歌少兒文學獎」的《黑洞垃圾桶》(2011)《地震拯救者》(2014),注入不同議題的關注與省思。

    後來,張英珉因病暫失寫作能力,緊繃的寫作紀律中慢下來,從每天200300字的速度,慢慢建構出《長跑少年》(2016),宛如透過「敘事治療」的魔鏡,重新啟動人體和大腦的微調。從奇幻想像到生命經驗,從「追求情感真實」到「自己的投射轉化」,從「至少要寫出來」、「按照進度做完」到「有練習就會進步」,書寫成為更漫長、更悠遠,其實也更深邃的內在長跑,反覆在主觀的情感真實和客觀的社會思索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經歷過生活的高低起伏、成功失敗,「四十歲」的節點在生理退化」、「健康意識提升心理成熟」中交錯,張英珉的創作焦慮沉澱成家庭責任,重新進行自我定位,在自我實現與社會責任間找到平衡,少年奔跑的流離,全都安定成《跆拳少女》(2020)的秩序,隱隱襯出生活、工作和曾經熱切過的追尋。         3.啟程

    以「長跑」隱喻青春摸索中無可避免的孤獨、挫敗、努力和突破的《長跑少年》透過看不到盡頭的每一次跨步,面對內心的恐懼、外界的壓力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重新認識自己。從迷茫到堅定、從無助到勇敢,成為創作與閱讀的經典里程,裸現出我們共同經歷過的孤獨和脆弱,映現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困頓時,各自的選擇與堅持,以及在不斷出現的挑戰與突破中,或多或少調整出來的意志強韌與心靈成長。

    習慣隔幾年就陪伴著孩子們,針對《長跑少年》共讀討論。從小說所展現的關鍵時刻和情感轉折,探討面對挫折與自我探索的內在旅程,一起跨進沒有標準答案的成長,確認我們自己的故事,每一個閱讀和對話的切入點,連線到遠方,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啟程,抵達一個想像不到的新世界。

    六年級的永朕相信,嘗試比猶豫更有機會,不做任何選擇,只會卡在惡性循環;只要開始,就可能打破惡劣的環境。無論結果如何,比嘗試前的狀況更好,目的就達成了;如果比原來更慘呢?那就再嘗試一次,失敗也沒關係,不斷換著不同的方法,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七年級的皓文認為,我們都深怕失去重要的人事物,其實,心中的空虛,才真的讓人生索然無味,一切繁華如浮雲散去。這種空虛,只能由自己填補。無論是到處看看交新朋友,或只是讓風藏到最後連自己都忘了……,不管是年幼時訂下目標步步前行,還是在長跑中最後衝刺,都有機會修復自己,就算浮雲縹緲,風捲意舒,也值得好好凝視。

    再沒有任何一種旅程,比喜歡一本書還要更驚喜了!每一次偶然的嘗試和撞擊,都是獨特的「文學節點」,墊高視野,張望無限可能,讓我們被吸引、被開發、被撫慰被引領,讓生命的每一瞬累積都成為心靈的長跑,穿越時空邊界,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感動與力量。

                                            《長跑少年》新版推薦序,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