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7 12:43:25moon

學生參與大學校園空間規劃程序之探討論文觀後心得

(圖片來源:網路)
 
看完此論文,發現論文透過中原大學活動中心廣場規劃的實例,所提出的未來落實校園參與及公共論述環境建構之建議是很實務及可採用的,如:建構常態化的溝通管道、部份教師能夠扮演長期推動校園參與的專業者、校園環境部及校園環境委員會的成立、形塑由下而上的公共參與的校園環境改善模式、校內常駐專業團隊的建立、工程與教學聯繫辦法的使用(結合校園營造的觀念,藉由種子學員的動員能量,擴大學生間接參與的層面)、校園規劃委員會組織成員增設、強化學生社團組織功能、強化既有學生會組織、再善用學生訊息傳遞快速的特點,以達全校學生參與的最大成效…等,提供了許多可參照的方法。

而論文中最吸引我與啟發我的是其文獻的探討:其中西方世界的參與歷程及理論探討中,從中發覺現今社會裡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參與機會、資訊與資源,同時應尊重不同個體的看法與差異,這種觀點原來是受到上述六0年代以林區及亞歷山大所倡導的參與觀點的影響,且其背後所附帶的價值觀,引發了空間的建構程序的省思,與提出如何藉由「地方創造」,追求環境中更深層的感覺…

其淺藏的規範性概念令人深思,如:

(一)設計決策的分享:反對集中式的規劃設計,力主開放設計的決策過程讓社區居民共享。

(二)打破專家的神話:由於專家的決策未必絕對與超越,因此專家在這個過程裡也是參與者之一。

(三)多元民主的價值:民眾或社區是相對於專業者、地方政府、財團資本的一個對等實體,透過集體參與的過程進行面對面溝通將可產生集體的、共享的價值。

這些都觸動了市民參與的機制的發展與專業者的定位省思,再看到日本「町造運動」,起初完全是由社區以及居民組織所自行發起,經過漫長推動過程,就目前的成果來看,不論是任何一個鄉鎮地區,都有其專職進行造街的組織,專責透過居民組織的力量去營造出富有地方色彩的鄉街,許多地區甚至成為日本最有特色的商店街,這樣民間自發與在地創造的運動,創造出在地空間的獨特與營造專屬當地居民的記憶空間,這樣的空間創造模式與經驗,正也是參與的精神之一,或許可提供我們一個參考,正可謂它山之石足以攻錯。

經由文獻探討讓我思索:經由市民們集合其力及空間體驗而創作出的空間設計,往往能讓其空間更展現當地生命力,及凝聚當地的情感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