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字演義
塔:釋教浮屠也。从土,荅聲。㙮,塔或从答。墖,或从畣。
﹝晉﹞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四有〈見寶塔品〉:「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1]。」[2]《顏氏家訓‧歸心》:「何況神通感應,不可思量,千里寶幢,百由旬座,化成淨土,踊出妙塔乎?」[3]即引《法華經》為說。《魏書‧釋老志》稱:「佛既謝世,香木焚尸。靈骨分碎,大小如粒,擊之不壞,焚亦不燋,或有光明神驗,胡言謂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寶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宮宇,謂為塔。塔亦胡言,猶宗廟也,故世稱塔廟。」即《法華經》所謂:「以佛舍利起七寶塔。」原為奉佛遺骨之所,伸為僧尼舍利塔,又與僧坊為鄰,是有塔廟、塔院、寺塔之名。
塔字於釋氏自有詳註,﹝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廿七釋〈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塔:梵云窣堵波,此云高顯。制多,此云靈廟。《(僧祇)律》云塔婆,無舍利云支提。今塔即窣堵,訛云塔。古書無塔字,葛洪《字苑》及《切韻》塔,即佛堂、佛塔廟也。」[4]窣堵波乃梵語,譯文頗多,「制多」非《法華經》文,惟與塔有關,故注及之。《一切經音義》卷廿二釋〈瑜伽師地論〉又謂:「制多:舊言支提,或言支帝,皆一也。此云可供養處,謂佛初生、成道、轉法輪及涅槃處,皆應供養恭敬,生諸福也。」[5]是凡佛遺跡所在,雖無佛舍利,亦可造塔寺供養。又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六釋〈妙法蓮華經第一卷〉:「寶塔:正言窣覩波,此譯云廟。或云方墳,此義翻也。或云大聚,或云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也。案:塔字諸書所無,惟葛洪《字苑》云:『塔:佛堂也。音他合反。』炘曰:古無塔字,始實借鞈為之,後造塔字耳。」[6]塔義為廟或方墳。謂其字初作鞈者,檢《說文》:「鞈:防扞也。」蓋假借字,其餘似無可徵。塔制於中土率等身直聳,中南半島諸國則多作覆錐或覆缽,尖聳,上有剎竿、傘蓋,近於梵制。
《說文‧新附》:「塔:西域浮屠也。从土荅聲。土盍切。」[7]《廣韻‧榻紐》吐盍切:「塔:浮圖。」[8]又:「龕:塔也,亦曰龍皃,又云塔下室。」《玉篇》:「塔:他盍切,字書:塔,物聲。《說文》云:『西域浮屠也。』」物聲,未詳所出,引《說文》則徐氏〈新附〉字,蓋宋時所增也。《集韻‧合韻‧錔紐》托合切:「塔𡌩𨰏:物墮聲。或从沓,亦作𨰏。」[9]依「物墮聲」衍字,未以浮圖為訓。又《集韻》:「答畣畗:德合切,當也,古作畣、畗,通作荅。」[10]是有從土為塔、㙮、墖字者,唐人作塔銘,荅字草頭又有省變。蓋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各於雙聲、疊韻之間,為通假造字也。
附:【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東方慢車 泰傣民居 佛塔分類 東南亞與中國差異在那裡?泰緬-高棉塔(片長22:15分鐘)
[1]《西域記》二曰:「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惟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為七宿麥。」詳【一行佛學辭典搜尋】https://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
[2]﹝晉﹞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臺北:佛教書局,1988)頁133。
[3]﹝北齊﹞顏之推著、﹝清﹞趙曦明注《顏氏家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抱經堂本校教刊,1979年5版)卷5,頁16。(民國12年北京直隸書局影印E:V5/7,39/52)
[4]﹝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線上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CADAL掃描本)卷27〈妙華蓮華經序品第一〉(E:V14/42,11/97)此掃描檔卷次失序。【一行佛學辭典搜尋】塔字註:《法華義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淨處。」《行事鈔‧下二》曰:「《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塚,亦云方墳。支提云廟,廟者貌也。」
[5] 前註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22〈瑜伽師地論〉之第19卷(E:V23/42,20/82)。【一行佛學辭典搜尋】引此為註,似未校。
[6]﹝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臺北:新文豐,1980再版)頁187〈妙華蓮華經第一卷〉。又【一行佛學辭典】塔字註,引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大聚作大墳。
[7]﹝宋﹞徐鉉等校《說文解字》(北京:中華,1963景陳昌治翻刻孫星衍刊本)頁290。
[8] 前註《宋本廣韻》頁537。〈盍韻‧榻紐〉吐盍切。
[9]﹝宋﹞丁度等編《集韻》(上海:上海古籍,2017年影述古堂本)頁772。
[10]﹝宋﹞丁度等編《集韻》頁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