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07:00:00南山子

《六祖壇經箋註》丁福保箋註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祐,號疇隱居士、濟陽破衲,江蘇常州人,同治十三年生於無錫。祖文炳,浙江海鹽縣典吏,父承祥,兄寶書,擅畫。福保幼入塾,久習不能成誦,年十三,寶書為解《左傳》《史記》《漢書》《文選》,中夜苦讀,由是大進。光緒廿一年,入江陰南菁書院,從王先謙,喜蒐文字學書。明年,補無錫縣學生員(秀才),益從華蘅芳習算術。繼而肄業東吳大學,並入上海江南製造局工藝學堂習化學、東文學堂習日文。以多病,廿五年,師事趙元益靜涵學醫。三十年,長沙張文達聘為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算學兼生理生學教習。越明年,歸滬上行醫。宣統元年,應醫科考試,獲優等內科醫士。明年,兩江總督端方召為考察日本醫學專員,歸則組中西醫學研究會,自辦醫學書局,譯刊醫書。民國肇建,以上海為家。三年,母卒,己亦病幾死,自是茹素,習內典,箋註刊傳,合為《佛學叢書》。十三年,以藏書創詁林精舍。行醫垂三十載,四十一年卒,年七十九。有《一切經音義提要》《佛經精華錄箋注》《六祖壇經箋注》《心經箋注》《六道輪迴錄》《佛學指南》《佛學起信論》《說文解字詁林》《古錢大辭典》《古泉學綱要》,編有《算學書目提要》《歷代醫學書目提要》《丁氏醫學叢書》《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歷代詩話續編》《清詩話》《文選類詁》《無錫丁氏藏書志》,譯日人織田得能《佛學大辭典》。子惠康,亦能醫。

  《壇經》成書,乃韶州刺史韋璩迎請六祖至城中大梵寺升座演說,令釋法海紀錄者,〈行由品〉〈般若品〉即記此因緣。〈決疑品〉則他日刺史請益而說,此三品為最初文字,時已題《壇經》之名。其後,門人益以六祖接機言說,〈付囑品〉稱:「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似此書當名《法寶壇經》。然﹝宋﹞明教大師校刊本題《法寶記》。﹝元﹞釋宗寶〈跋〉稱:「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目之曰『經』。」按書為六祖所說,似當不自稱經,然自敦煌本已三度稱《壇經》傳授為依約,其稱《法寶記》乃欲有所導正。今則通稱《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此本為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影福保刊本。七十五年十二月,由桃園市仁德牙醫科診所印贈,封面題名遽改為「註解」,與版口異名,今從其舊。

  福保《箋註》稱:法海字文允,俗姓張,丹陽人,一云曲江人,出家鶴林寺,為六祖弟子,天寶中,預揚州法慎律師講席。未知所據。

  此書卷首有仁德牙醫科診所邱豐樹〈印經緣起〉,次目錄,次福保於民國八年二〈序〉,及十一年二月邱菽園寄《粵屑》載「六祖缽」及「孝子」等識語。次〈箋經雜記十四〉,疑即十四筆之意,然文無標次,不可據辨。中稱:「民國十九年十一月,讀胡適之先生校敦煌唐寫本《神會和尚遺集》」云云,則是書最早亦當刊於十九年也。次釋法海〈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序〉,文稱六祖生於「貞觀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八日子時」,乃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福保引《長阿含經》,稱是日為佛誕日,異乎所聞也。次有﹝元﹞至元二十年釋德異〈壇經序〉。次列西天以來三十三祖法像。次﹝唐﹞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劉禹錫〈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劉文末附〈歷朝崇奉事蹟〉。正文採夾註,分〈行由品〉〈般若品〉〈疑問品〉〈定慧品〉〈坐禪品〉〈懺悔品〉〈機緣品〉〈頓漸品〉〈護法品〉〈付囑品〉十品,不分卷。書末有﹝元﹞「至元辛卯夏南海釋宗寶跋」。

  福保〈序〉中遞引經史諸子,說禪家之見性,通孟子之性善云云,至引《聖經》《可蘭經》等,必以一例觀之,乃援道以釋佛。及註〈疑問品〉:「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引蓮池大師《正訛集》,指西方為「五天竺國之西方。」按:六祖所說,實根於〈達磨破相論〉中所謂:「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壇經》循此密義者,非止一端。蓋禪家本色,縱言念佛,亦云念自性佛,此不待辯也。而福保不辨蓮池所倡者乃淨教,與禪宗兀然有別,不自意陷於引淨註禪,此說終非達論也。其於註解,稍嫌繁冗,然文獻豐富,頗資初學引路,至今流傳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