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先嗇宮文昌殿陳維英聯
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及淡水河間之三重、蘆洲地,係大漢溪與新店溪沖積平原,最初為凱達格蘭族武臘灣社漁獵所,及淤沙漸穩,漢人復自新莊北向次第開發,遂有頭前、二重埔、三重埔之名。咸豐間,大漢溪淤淺,商楫由新莊退舶於莽甲,繼移大浪泵,與西岸三重埔對航。光緒十五年,劉銘傳撫臺,於淡水河狹處建木橋以通火車,橋兩旁可行人,行旅既便,三重埔漸興。日本據臺,稱淡水橋。廿三年,木橋為颱風所損,鐵道改由萬華跨新店溪南下,於廿七年秋通車。原木橋至民國九年夏,亦改建通車,稱臺北橋,其後再改鐵橋,三改為今貌。
今之三重區,含沙洲東半一部及二重疏洪道以南之二重埔,二重埔五谷王北街有先嗇宮,係乾隆十年(1745),墾民李氏自閩省迎請神農大帝奉祀。二十年元月,於三崁店建五穀王廟,即今金陵女中東瀕大漢溪處。其後避水患,遷至今址。及漢人漸多,道光三十年(1850),邑紳林茂盛議重修,林本源商號及林順成等捐資建成兩殿。宣統二年再修,依《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蜡祭主先嗇。」[1]稱「先嗇宮」。民國十五年,林清敦邀李種玉、李聲元、黃論語、蔡雍、鄭根木諸邑紳重修。光復以來,數有補葺。六十五年,後殿擴建為三層,然基址在沙洲管制區,或舉報違建。七十一年增建後殿。八十七年,列三級古蹟,今廟門及前殿楹柱,仍存日據時陳維菁(1803-1876)、陳維英(1811-1869)、張書紳、李種玉、羅秀惠、林旭初諸賢所撰聯。文昌帝君殿內有署:「咸豐六年丙辰(1856)納禾稼月,內外史官陳維英」題聯曰:
為八蜡仍自主八神,武臘灣當蘋蘩之日,兼披黃草服;
育五穀不可無五教,文昌府與黍稌之星,並列紫薇垣。
八蜡、武臘灣,義具前述。「蘋蘩」於《毛詩‧召南》有〈采蘩〉〈采蘋〉之篇,〈采蘩序〉稱:「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采蘋序〉:「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奉祭祀矣。」《左》隱公三年:「蘋、蘩、薀、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伸為飲食所依也。「黃草服」乃「黃冠草服」略文,《禮記‧郊特牲》:「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孔《疏》:「黃冠是季秋之後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意泛指百姓,聯語則妙合古今。余謂三皇五帝之世雖遠,觀原住民可知也,未有文字,初製衣裳,山居澗飲,雖有社所,乃粗具明堂之意,教男子負弧矢以射四方,不知功名為何物,即太古遺蛻之民,聯語命意高古。
下聯循〈小雅〉食之、教之,藉星象以伸附祀文昌帝君之意。《說文》:「稌:稻也。从禾,余聲。」有徒、土、杜三音,義並同。稌字從余得聲,而音徒,乃存上古音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從至檮余山。」《索隱》:「音桃徒二音。」可証也。「紫薇垣」薇字從艸,蓋唐開元元年十二月,嘗依天象三垣說,改中書省為紫微省[2],又省中遍植紫薇花,故微有作薇者。至於星垣之說,於《史記‧天官書》只稱紫宮。《晉書‧天文志》始分三垣為紫宮垣、太微(垣)、天市垣。《隋書‧天文志》遵之,其名乃循「紫宮」加「垣」字。唐時別有《步天歌》,或言﹝唐﹞王希明撰,或言出﹝隋﹞丹元子,其書分太微宮、紫微宮、天市垣為三,稱宮稱垣,名猶未一,其中〈紫微宮〉謂:「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內階左天廚,階前八星名八穀。」又:「文昌斗上半月形,稀疏分明六個星。」題稱「宮」,訣稱「垣外」,宮、垣之義或有別。然題下之義是八穀八星與文昌六星,皆在紫微垣(宮)。此語非宿習者不能道,由知陳老師亦通曉數術。
上一篇:蘆洲忠義廟池府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