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4 04:05:10
銅豌豆
.看見新的世界
這篇文章會越讀越玄,但信不信由你。
上週四開始,原本「國際環境公共事務人才培訓」有我帶的「事題的分析與行動策略」,因故改為「寶瓶同謀讀書會」。為此,我又重新開始閱讀這本書。上一週讀第三章,本週讀第六章「解放知識:科學邊疆的新消息」。昨天(13日)我在讀到一段文字時,突然思緒將我帶到往事,一整天回憶、思考,決定了本文的內容。
該段文字寫道: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世界在我們的經驗中並非完全沒有。這樣的世界有點像做夢。在夢中,過去與未來常常合在一起;地方的變換異常神秘。
孔恩說的範型轉換的模式中指出:科學上的每一個重大的新觀念一開始聽起來都很奇怪。一如波爾說的,重大的創意剛問世時,總是難免忞亂、疑惑、不完整。發現者本人其實只是知其大概,其他人則覺得神秘難解。
如果科學家接受新訊息遲鈍,那麼一般大眾就更遲鈍。偉大的物理學家需薛丁格曾經說過,科學上的重大發現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穿透公眾的意識—大家要經過半個世紀之後,才明白當初科學家所持的是多驚人的想法。然而,人類現在再也經不起這種長時間的懷疑,或者等待畫地自限科學慢慢改變想法……..。
█電腦跟大哥大的進化
這讓我想起艾克特及曼奇里1945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明電腦,第一「台」電腦是設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內,該電腦名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中文名為「電子數字積分儀電腦」。這最初第一台電腦重30噸,真嚇人,電腦用了一萬八千支真空管及六千個開關掣,ENIAC 每秒鐘可以進行五千次數字運算,不過此腦本身也有弱點,那便是缺乏記憶體,只是一部大型的計數機。
隔年1946年,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電腦的機器,名字叫做ENIAC。這部電腦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1946至今已61年,十多年前電腦在台上市,我約在1993年附近開始使用286電腦,然後386、486到現在586。1998左右年,我開始使用筆記型電腦,目前是IBMX30,而這台不過才用三年多,已經快要被淘汰。大哥大的使用經驗也跟電腦一樣,但是因為電腦發明,讓大哥大技術的精進翻倍成長。
█異端從外圍移至社會成規的五個途徑
一本書「乖離與怪利」商智文化出版,裡面有提到「異端從外圍移至社會成規得途徑」,書中指出一個新觀念會經歷五個階段,分別是:外圍、邊緣、前衛國度、明日之星、社會成規。
第一階段:外圍期
在新觀念中,媒體報導是「提及異端者被捕及死亡」,聽眾規模只有「一人」
,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只有「原創的異端者」、商業潛力「0%」、原創異端者的角色只有「原創者」、原始真實度是「100%」原汁原味、溝通媒介只有「原創的異端者」、和社會成規關係是「對立」。
第二階段:邊緣期
媒體報導是「奇人奇聞、怪誕現象」,聽眾規模「有限」,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只有「原創的異端者」、商業潛力「1-5%」、原創異端者的角色成為「受尊敬對象」、原始真實度是「85-90%」、溝通媒介是「口碑」、和社會成規關係是「不友善」。
第三階段:前衛國度
媒體報導是「你必須知道的訊息」,聽眾規模「可辨識的一群支持者」,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是「媒體、優秀的觀察者、企業家」、商業潛力「10-25%」、原創異端者的角色讓大家「或多或少地受到容忍」、原始真實度是「60-70%」、溝通媒介是「活動、專題報導」、和社會成規關係是「容忍、不認真以對」。
第四階段:明日之星
媒體報導指出這觀念是「你必須前往之處」,聽眾規模「許多群支持者」,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成為「行銷者」、商業潛力「30-40%」、原創異端者的角色成為「被提及的參考出處」、原始真實度是「30-40%」、溝通媒介成是「主流新聞報導」、和社會成規關係是「欣賞、培植」。
第五階段:社會成規
媒體報導指出這是「你必須擁有或做的事務」,聽眾規模成為「大眾市場」,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為「大眾市場做成者」、商業潛力「70-100%3」、原創異端者的角色成為「需要改變或被消滅、淘汰」、原始真實度是「10%」、溝通媒介成是「廣告與行銷」、和社會成規關係是「接受」。
我來環保聯盟,認識反核歷史與再生能源的發展,見證這段從「異端從外圍移至社會成規的途徑」過程,當然現在「再生能源」已經成為明日之星。然而有些事物透過政府的推動,是可以免掉一些過度階段。而突發事件,也可能造成異端事務突然成為成規。例如:胡自強夫妻車禍,改變座車後做需要安全帶,SARS、愛滋等事件。所以作為一個「議題倡議」的NGO組織,很多觀點、論述如果處於「前衛國度」,就要體認事件本質,當然現在時代不一樣,任何議題,如果透過有效的方法與策略都是可以很快成為「明日之星」與「社會成規」的。
2003年1月14日那一天,當時我離開「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沒多久,有一天由李遠哲擔任創辦人兼董事長、蕭新煌教授擔任執行長的「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工作人員呂淑雯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基金會與天下遠見雜誌共同出版「傑出學者給年輕人學子的67封信」,要召開記者會,希望我來衝衝人氣。我跟呂淑雯是社造、文史界老朋友,所以當天我就前往,順便敘敘舊。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成立,主要是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及多位中研院院士於1994年發起成立,成立宗旨在於延攬海外大師級人才回國,並鼓勵已在台灣全心奉獻表現傑出的人才。
「傑出人才講座」是基金會設立的四種補助之一,申請對象為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正教授(國外學者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明確回國服務計畫)。迄今為止,已有超過100位「傑出人才講座」得獎人,研究領域涵蓋理工、醫農、資訊、經濟與文史。
本書「傑出學者給年輕人學子的67封信」是集結了67位「傑出人才講座」得獎人寫給年輕學子的箴言,有對學術生涯的回顧,也有對年輕人的提醒,對青年學子極有參考價值。
█發掘人類未知真理的強烈渴望
當天記者會由蕭新煌教授主持,李遠哲與當時教育部長黃榮村等都由出席,記者有邀請幾位傑出人才現身說法。勁爆的事就在陳建德發言時發生,這位被列入書中第一篇文章,當時是當任「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他是發明世界第一座高分辨率、高束流、命名為「龍」的軟X光光束線。他突破了數十年來物理學家在這個領域無法解決的基本障礙,締造能量分辨率萬分之一的世界紀錄。
他文章標題是:「發掘人類未知真理的強烈渴望」,書中有提到「因為我就是想要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萬物依何原理運作?更高次元時空存在嗎?我們為何在此?生前死後是什麼?」...他希望在可預期的未來,能藉由新儀器的研發,對這些恆古的根本問題,做出重要的貢獻。….
【圖】陳建德天發言神情
面對眾多媒體,他在致詞時最後,突然語出興奮,說想講出一個重要的研究發現。他眼神飄向李遠哲,問他可以不可以說。這時,我看李遠哲的表情、眼神,沒有一絲變化。氣氛傳達出沒有反對,陳建德馬上發言說,他即將發現第四運動定律,第三運動定律是牛頓發現。這項發現大突發將改寫世界科學史上,人類將可以很輕易探索與進入未知的領域。他話一出,我背部發涼、皮膚起雞皮疙瘩,真是太勁爆。之後記者會,誰的話我都沒聽進去,只想等結束後去堵他問清楚。
記者會後,我跟記者都湧上前去堵他,他一直說實驗還沒完成不能說,但是敖不過大家,所以說,他可以說,但是大家不能寫、不能播,大家都異口同聲說好。以下記錄,由於時間久遠,我只能大約記下。他表示,他發明一個機器,可以探索另一個次元,也就是因為發現少女手指識字能力轟動一時,現為台大校長李嗣涔的「訊息場」。他自己也表示,他已經二十多次跟另一次元有所接觸。在他研究科學與思考面臨瓶頸時,那「力量」,往往提供關鍵的建議與知識讓他研究有所突破。
他的說法,讓對「未知」很有興趣我來說,當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人物。於是我問他機器會不會很貴,他說很便宜,才二十多萬,只要研究完成,每個人都可以很輕易獲得。我問他何時會完成,當時他跟我說,快了,農曆年後會有消息。於是,我留下他的電話,約好有機會拜訪。
█關鍵時刻無法突破
當然興致過後,動力就會沒有,但是他的談話我一直記住,也注意等待他的大突破。我在想他說2003年農曆年過後,會有結果,如果有結果一定國際大轟動。但等好久也沒有,在今年初,我有一天突然心雪來潮,打電話給他,我想都三年了,應該發明成功吧!沒想到我打給他時,他可能很忙碌。只留下一句話,說關鍵點無法突破,失敗了。我說可以請教他這領域的事嗎?他說,去問李嗣涔。
李嗣涔目前是台大校長,他在接校長一職時,不但被學界修理他的發現,聽說被要求在任內不得去談「未知世界」、「訊息場」、「少女手只識字」等被保守衛道人士稱為「奇人奇聞、怪誕現象」。
█我的見解
「寶瓶同謀」一書這段話,讓我聯想這段往事,而在整天思考與回憶時,意識突然有感受的「光」與「訊息場」存在的殘影。這時,讓我回想起李遠哲面對陳建德問他,他可不可以說的眼神。我突然感覺,李遠哲一定清楚那一個「實相」,他也清楚陳建德說了也不會獲得震撼與結果。更可能的事,李遠哲清楚,當科學的關鍵突破,沒有「沉住氣」、「等待機緣」,到處說的結果就是,對方不會給成功機會。或者應該說,陳建德的發現,另一世界認為地球人的準備還不夠,時間點還沒到吧!
這讓我想起李嗣涔校長,他最近一本書提到通往「訊息場」需要「對」的「網址」。我感覺他的努力,如果加把勁,應該最近這幾年會有大突破。但是「校長」一職誘惑與規範,可能會中斷他突破人類知識的發現,實在可惜。
今晚突然寫一大堆,後面兩三段可能會讓人看的一頭霧水,反正是就是我風格,也是我部落格,信不信就由你吧!
上週四開始,原本「國際環境公共事務人才培訓」有我帶的「事題的分析與行動策略」,因故改為「寶瓶同謀讀書會」。為此,我又重新開始閱讀這本書。上一週讀第三章,本週讀第六章「解放知識:科學邊疆的新消息」。昨天(13日)我在讀到一段文字時,突然思緒將我帶到往事,一整天回憶、思考,決定了本文的內容。
該段文字寫道: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世界在我們的經驗中並非完全沒有。這樣的世界有點像做夢。在夢中,過去與未來常常合在一起;地方的變換異常神秘。
孔恩說的範型轉換的模式中指出:科學上的每一個重大的新觀念一開始聽起來都很奇怪。一如波爾說的,重大的創意剛問世時,總是難免忞亂、疑惑、不完整。發現者本人其實只是知其大概,其他人則覺得神秘難解。
如果科學家接受新訊息遲鈍,那麼一般大眾就更遲鈍。偉大的物理學家需薛丁格曾經說過,科學上的重大發現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穿透公眾的意識—大家要經過半個世紀之後,才明白當初科學家所持的是多驚人的想法。然而,人類現在再也經不起這種長時間的懷疑,或者等待畫地自限科學慢慢改變想法……..。
█電腦跟大哥大的進化
這讓我想起艾克特及曼奇里1945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明電腦,第一「台」電腦是設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內,該電腦名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中文名為「電子數字積分儀電腦」。這最初第一台電腦重30噸,真嚇人,電腦用了一萬八千支真空管及六千個開關掣,ENIAC 每秒鐘可以進行五千次數字運算,不過此腦本身也有弱點,那便是缺乏記憶體,只是一部大型的計數機。
隔年1946年,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電腦的機器,名字叫做ENIAC。這部電腦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1946至今已61年,十多年前電腦在台上市,我約在1993年附近開始使用286電腦,然後386、486到現在586。1998左右年,我開始使用筆記型電腦,目前是IBMX30,而這台不過才用三年多,已經快要被淘汰。大哥大的使用經驗也跟電腦一樣,但是因為電腦發明,讓大哥大技術的精進翻倍成長。
█異端從外圍移至社會成規的五個途徑
一本書「乖離與怪利」商智文化出版,裡面有提到「異端從外圍移至社會成規得途徑」,書中指出一個新觀念會經歷五個階段,分別是:外圍、邊緣、前衛國度、明日之星、社會成規。
第一階段:外圍期
在新觀念中,媒體報導是「提及異端者被捕及死亡」,聽眾規模只有「一人」
,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只有「原創的異端者」、商業潛力「0%」、原創異端者的角色只有「原創者」、原始真實度是「100%」原汁原味、溝通媒介只有「原創的異端者」、和社會成規關係是「對立」。
第二階段:邊緣期
媒體報導是「奇人奇聞、怪誕現象」,聽眾規模「有限」,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只有「原創的異端者」、商業潛力「1-5%」、原創異端者的角色成為「受尊敬對象」、原始真實度是「85-90%」、溝通媒介是「口碑」、和社會成規關係是「不友善」。
第三階段:前衛國度
媒體報導是「你必須知道的訊息」,聽眾規模「可辨識的一群支持者」,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是「媒體、優秀的觀察者、企業家」、商業潛力「10-25%」、原創異端者的角色讓大家「或多或少地受到容忍」、原始真實度是「60-70%」、溝通媒介是「活動、專題報導」、和社會成規關係是「容忍、不認真以對」。
第四階段:明日之星
媒體報導指出這觀念是「你必須前往之處」,聽眾規模「許多群支持者」,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成為「行銷者」、商業潛力「30-40%」、原創異端者的角色成為「被提及的參考出處」、原始真實度是「30-40%」、溝通媒介成是「主流新聞報導」、和社會成規關係是「欣賞、培植」。
第五階段:社會成規
媒體報導指出這是「你必須擁有或做的事務」,聽眾規模成為「大眾市場」,受惠者(若存在利益的)為「大眾市場做成者」、商業潛力「70-100%3」、原創異端者的角色成為「需要改變或被消滅、淘汰」、原始真實度是「10%」、溝通媒介成是「廣告與行銷」、和社會成規關係是「接受」。
我來環保聯盟,認識反核歷史與再生能源的發展,見證這段從「異端從外圍移至社會成規的途徑」過程,當然現在「再生能源」已經成為明日之星。然而有些事物透過政府的推動,是可以免掉一些過度階段。而突發事件,也可能造成異端事務突然成為成規。例如:胡自強夫妻車禍,改變座車後做需要安全帶,SARS、愛滋等事件。所以作為一個「議題倡議」的NGO組織,很多觀點、論述如果處於「前衛國度」,就要體認事件本質,當然現在時代不一樣,任何議題,如果透過有效的方法與策略都是可以很快成為「明日之星」與「社會成規」的。
2003年1月14日那一天,當時我離開「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沒多久,有一天由李遠哲擔任創辦人兼董事長、蕭新煌教授擔任執行長的「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工作人員呂淑雯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基金會與天下遠見雜誌共同出版「傑出學者給年輕人學子的67封信」,要召開記者會,希望我來衝衝人氣。我跟呂淑雯是社造、文史界老朋友,所以當天我就前往,順便敘敘舊。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成立,主要是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及多位中研院院士於1994年發起成立,成立宗旨在於延攬海外大師級人才回國,並鼓勵已在台灣全心奉獻表現傑出的人才。
「傑出人才講座」是基金會設立的四種補助之一,申請對象為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正教授(國外學者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明確回國服務計畫)。迄今為止,已有超過100位「傑出人才講座」得獎人,研究領域涵蓋理工、醫農、資訊、經濟與文史。
本書「傑出學者給年輕人學子的67封信」是集結了67位「傑出人才講座」得獎人寫給年輕學子的箴言,有對學術生涯的回顧,也有對年輕人的提醒,對青年學子極有參考價值。
█發掘人類未知真理的強烈渴望
當天記者會由蕭新煌教授主持,李遠哲與當時教育部長黃榮村等都由出席,記者有邀請幾位傑出人才現身說法。勁爆的事就在陳建德發言時發生,這位被列入書中第一篇文章,當時是當任「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他是發明世界第一座高分辨率、高束流、命名為「龍」的軟X光光束線。他突破了數十年來物理學家在這個領域無法解決的基本障礙,締造能量分辨率萬分之一的世界紀錄。
他文章標題是:「發掘人類未知真理的強烈渴望」,書中有提到「因為我就是想要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萬物依何原理運作?更高次元時空存在嗎?我們為何在此?生前死後是什麼?」...他希望在可預期的未來,能藉由新儀器的研發,對這些恆古的根本問題,做出重要的貢獻。….
【圖】陳建德天發言神情
面對眾多媒體,他在致詞時最後,突然語出興奮,說想講出一個重要的研究發現。他眼神飄向李遠哲,問他可以不可以說。這時,我看李遠哲的表情、眼神,沒有一絲變化。氣氛傳達出沒有反對,陳建德馬上發言說,他即將發現第四運動定律,第三運動定律是牛頓發現。這項發現大突發將改寫世界科學史上,人類將可以很輕易探索與進入未知的領域。他話一出,我背部發涼、皮膚起雞皮疙瘩,真是太勁爆。之後記者會,誰的話我都沒聽進去,只想等結束後去堵他問清楚。
記者會後,我跟記者都湧上前去堵他,他一直說實驗還沒完成不能說,但是敖不過大家,所以說,他可以說,但是大家不能寫、不能播,大家都異口同聲說好。以下記錄,由於時間久遠,我只能大約記下。他表示,他發明一個機器,可以探索另一個次元,也就是因為發現少女手指識字能力轟動一時,現為台大校長李嗣涔的「訊息場」。他自己也表示,他已經二十多次跟另一次元有所接觸。在他研究科學與思考面臨瓶頸時,那「力量」,往往提供關鍵的建議與知識讓他研究有所突破。
他的說法,讓對「未知」很有興趣我來說,當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人物。於是我問他機器會不會很貴,他說很便宜,才二十多萬,只要研究完成,每個人都可以很輕易獲得。我問他何時會完成,當時他跟我說,快了,農曆年後會有消息。於是,我留下他的電話,約好有機會拜訪。
█關鍵時刻無法突破
當然興致過後,動力就會沒有,但是他的談話我一直記住,也注意等待他的大突破。我在想他說2003年農曆年過後,會有結果,如果有結果一定國際大轟動。但等好久也沒有,在今年初,我有一天突然心雪來潮,打電話給他,我想都三年了,應該發明成功吧!沒想到我打給他時,他可能很忙碌。只留下一句話,說關鍵點無法突破,失敗了。我說可以請教他這領域的事嗎?他說,去問李嗣涔。
李嗣涔目前是台大校長,他在接校長一職時,不但被學界修理他的發現,聽說被要求在任內不得去談「未知世界」、「訊息場」、「少女手只識字」等被保守衛道人士稱為「奇人奇聞、怪誕現象」。
█我的見解
「寶瓶同謀」一書這段話,讓我聯想這段往事,而在整天思考與回憶時,意識突然有感受的「光」與「訊息場」存在的殘影。這時,讓我回想起李遠哲面對陳建德問他,他可不可以說的眼神。我突然感覺,李遠哲一定清楚那一個「實相」,他也清楚陳建德說了也不會獲得震撼與結果。更可能的事,李遠哲清楚,當科學的關鍵突破,沒有「沉住氣」、「等待機緣」,到處說的結果就是,對方不會給成功機會。或者應該說,陳建德的發現,另一世界認為地球人的準備還不夠,時間點還沒到吧!
這讓我想起李嗣涔校長,他最近一本書提到通往「訊息場」需要「對」的「網址」。我感覺他的努力,如果加把勁,應該最近這幾年會有大突破。但是「校長」一職誘惑與規範,可能會中斷他突破人類知識的發現,實在可惜。
今晚突然寫一大堆,後面兩三段可能會讓人看的一頭霧水,反正是就是我風格,也是我部落格,信不信就由你吧!
上一篇:.希望的復興
下一篇:.回憶「奇蹟」也是一種奇蹟
hehe77
2007-01-03 18:20:06
很多價值與觀念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人的思考與潛力是無限的
把自己框住的不能說他錯 只因他執著他的相信喔
何月
2007-01-03 00:44:43
曾聽過校長的演講,由其網址的說真的令人粉感興趣,只是和我去聽的人都不會覺的很奇怪
或怎樣,校長的演講很豐富也很精彩,但對某些宗教信仰者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校長的
研究持續了好幾年了,希望他能支持下去並能有接班人,加油了
有時候,還真是忍不住熱切的渴望,或說是恨不得,這樣的"時間點"趕快到
不過也正如你說的,真正聰明的人都會了解"耐心等候"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我也十分喜愛"有意識的演化"這本書
當時閱讀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諭,我深刻得記得內心不斷尖叫的聲音
有趣的是,買這本書的動機,是因為當時內心煩躁,
心血來潮地去了一間平常很少去的書店,隨意從書架上拿下來的 ;)
當然,這本書也成為我的重要參考指引了!
祝福地球上的所有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