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2 09:59:18Hung

08《心經》「廣本」與「略本」有何不同?

廣本與略本的不同在於序分、正宗分與流通分「三分」結構的增減。

《心經》「廣本」與「略本」的內容,主要都是在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空性義理,而所有譯本最後都歸於「無所得」(不可得),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達究竟涅槃。那麼,廣本與略本到底是什麼地方不同呢?主要在於序分、正宗分與流通分「三分」結構的增減。

◎略本精簡了三分結構,廣本則有完整鋪陳的三分結構
無論是玄奘或鳩摩羅什的略本,當時可能因方便讀誦,因而省略了交待時空背景和緣由的序分的部分文字,以及讚揚勉勵的流通分的局部文字。其他多種古譯廣本或藏譯本,則仍維持完整鋪陳的序分、正宗分與流通分三部分。

精簡過的略本,雖然方便流通持誦,卻省略掉很重要而不可忽略的情境說明,即序分裡的「釋尊入三昧定」,以及流通分裡的「釋尊出三昧定」。以下以唐.智慧輪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卷八)說明這部分的內容。

◎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薄誐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即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

說明這場盛會是在王舍城的靈鷲山舉行,許多大比丘與大菩薩都來參加。一開始,佛陀就進入三摩地(三昧),觀自在菩薩也在觀照甚深微妙的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皆是空幻,接著點出舍利弗依仗佛陀的威神力,恭請觀自在菩薩說法。

◎流通分
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學。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祥而起,讚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悉皆隨喜。」爾時,世尊如是說已,具壽舍利子,觀世音自在菩薩及彼眾會一切世間天、人、阿蘇囉巘[馬* 犬][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流通分寫著佛陀出定後,讚歎聖觀自在菩薩並告訴勉勵與會人士。聽眾們諦聽佛陀說法後都無比欣喜,進而信受、奉行佛陀所說的法。

本篇文章:摘錄自《圖解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