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08:19:09愛馬氏

圖解健康養生全貌,首要基礎養生法。


本文這張「 Fig.健康養生生活配置圖」乃綜合整理本站近日來所論之健康養生之道,在健康養生之琳琅滿目百百種的「養生秘訣」中,就進行了這樣一張圖的歸納分類,包括基礎養生法和進階養生法,這其中進階養生法又包括了一般領域和專業領域兩種之不同,養生之方法在專業領域中的這些一定要有專業的指導方可為之,如氣功之修習,如瑜珈之練習,這些都應該有專業的指導才好,相對於一般領域的養生則自行練習之可也,如走路的運動,又如游泳,都是自行練習運動即可,而Fig.這張圖之分類,這「基礎養生法」所要強調者乃是這樣的主張,所謂的「基礎養生法」為何稱為「基礎」,也就是說養生若沒有在這「基礎養生法」上下功夫,這進階養生法再怎樣努力也會是徒勞而無功,更可怕的是現在市面上有一些所謂的健康食品,有意無意地這樣暗示可護肝顧肝,然後呢?吃了喝了可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可挑燈夜戰,再戰個三天三夜,這都是違反這基礎養生法的主張,人工作累了就是休息,不休息逞強,這樣操勞吃什麼仙丹也無用,這就是「基礎養生法」的主張。

在Fig.這張圖中的「基礎養生法」最主要的還是強調生活起居作息就是要遵循我們人體的生理時鐘運行之,回歸自然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生活起居之習慣我們可觀之於動物界,那飛鳥一大早天一亮就吱吱喳喳叫著,然後開始一天的覓食工作,等到黃昏日落時就是倦鳥歸巢,該休息睡覺了,除非是那夜行動物晝伏夜出,其生理時鐘剛好是顛倒過來,而我們的生理時鐘應該是跟飛鳥一樣「夜伏晝出」,晚上太陽一下山華燈初上也就該準備休息睡覺了,而日落之後約有12小時就如飛鳥一樣,不會邊睡覺邊吃東西,這就是我們飲食的生理時鐘,夜晚這一餐要吃得早,而且要吃得少,一入夜後就不會再吃東西了,所以,這民間流傳「早上吃得像王子,中午吃得像國王,晚上要吃得像乞丐」這樣的說法,應該是蠻合乎我們吃東西的生理時鐘,而吃和睡不遵循我們的生理時鐘運行,久而久之,可能會擾亂了生理時鐘,當然會不利於身體之健康。

這Fig.圖中的基礎養生還有運動和心理情緒這兩項,這健康養生之論還不能只在身體健康的追求,我們人的健康本是身心一體,不可能只有身體健康而心理不健康,一定是身心都健康才是健康養生之道,樂觀進取,凡事正向思考,保持心情快樂喜悅,並追求理想,這種心理情緒應該也是「基礎養生法」不可或缺,而運動這一項目也是要保持有正確的運動觀念,運動當然是好事,可讓心肺功能維持健康的狀況,並加速血液循環與促進新陳代謝,但也必需特別注意這激烈運動可能帶來的運動傷害,尤其是年過35歲者,應該說年紀越來越大者,在運動的選擇就有必要嚴重考量此事,一般可讓心肺功能好好運動之運動都是很激烈,如跑步之類的運動就必需考量膝蓋關節的磨損,所以,游泳、騎腳踏車、騎馬、走路這些也許就可避免這種膝蓋關節的磨損之激烈運動,總之運動的「基礎養生法」目的在於心肺功能維持健康的狀況,至於說那一大堆的運動,在Fig.圖中我們亦將之歸類為「進階養生法」的一般領域和專業領域,本站一直介紹的振腹運動則歸為一般領域的養生法,若是氣功之類的運動則歸類為專業領域的養生法,一定要有專業的指導方可從事之運動也。

Fig.圖中還有一個部份,也就是最外圍那一圈虛線所圈起範圍,我們是可以這樣說,所有的健康養生行動都脫離不了這養生環境,所以養生環境的好壞當然會決定養生的效果,試想如果每日都生活在空氣不流通的陰暗地方,那所有的養生行動可能都會徒勞而無功,這也是健康養生絕對不可忽略的一環節,而這養生環境之作用影響好壞常是在不知不覺中,不可不慎也。這圖Fig.在進階養生法這一部份應該是相當多的項目,可說是養生的撇步相當多,赤腳行走吸取自然地氣、泡溫泉養生、吃營養補充食品、練氣功、打坐、不喝冰冷水、洗臉、毛巾操…等等,這些可說是不勝枚舉,有的應該是合乎道理之用,有的可能都是道聽塗說無稽之談也,甚至於對身體有傷害之危險,不可不察也。而這Fig.圖說最為重要的,還是在「基礎養生法」這一部份,很簡單不用花錢,但也是很難,心情放輕鬆,多多運動,遵循健康的飲食生活起居習慣即可,也許就是太簡單之緣故,一般的健康養生之追求都是捨本逐末,不在此處下功夫,都在用力在Fig.圖這「進階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