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1 17:29:44大育兒

細菌乘機而入!咳鐵銹色痰當心罹患大葉性肺炎!

文/衛生署台南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陳曜明
(個案說明)王先生,約30歲,勞累後發燒、咳嗽、胸痛,咳鐵銹色痰八天,患者感到全身酸痛,皮膚灼熱,乾燥,面頰緋紅,鼻翼搧動,體溫:39.5℃。經住院X光檢查,確定罹患大葉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療,病情慢慢緩和,二週後出院。

大葉性肺炎患者多為青壯年,好發季節為冬、春季,受涼、疲勞,酗酒常為其誘因,疾病多急遽。大葉性肺炎病人,入院時病情可能不重,但隨病情發展,嚴重時可發生敗血性休克。
臨床表現

1、寒顫、高熱,多數患者早期突然寒顫,隨後體溫驟升、高達39~
  41℃,老年體弱者因身體機能差,可能只有低熱或發熱情形。
2、胸痛:病變累及胸膜,約75%的患者有患側胸痛甚至劇烈疼痛,
  咳嗽和吸氣時疼痛加重。
3、咳嗽、咳痰:患者初期為剌激性乾咳,繼而咳出少量白色粘液痰
  或帶血絲痰,1~2日後可咳出粘稠血性或鐵誘色痰(但有部分患
  者無此典型痰)。
4、呼吸困難紫紺
5、其他症狀:由於細菌的毒性作用,患者可能有頭痛,食慾不振,
  嘔吐、腹瀉腹脹等消化道症狀,嚴重感染可出現神志不清,譫妄
  或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在病程中部分患者還可能在口唇,鼻部
  出現單純性皰疹。嚴重者可發生併發性心肌炎和心律不整。

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10-20×109/L
2、痰培養和塗片可找到致病菌
3、胸部X光線檢查可見在受累的肺段、肺葉呈模糊影。

以上需由醫師根據典型症狀與臨床表現,結合胸部X光線檢查,作出初步診斷。

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2、支持療法:患者應臥床休息,注意補充足夠蛋白質,熱量及維生
  素,鼓勵飲水每日1~2L,輕症,患者不需常規靜脈輸液,確有
  失液者可輸液。
護理

□一般護理:
囑患者臥床休息,病室要求空氣要新鮮,溫度達18~20℃,濕度為60%,環境要清潔舒適,開窗通風時應注意給病人保暖,防止受涼,高熱病人身體代謝增強,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飲食,並鼓勵病人多飲水。

□高熱期的護理:
高熱時,首先給予物理降溫,可用水袋冷敷前額或用50%的溫水酒精擦拭腋下、腹股溝、膕窩等大血管走行處,每次擦拭20分鐘左右,待半小時後測試體溫,並記錄於體溫記錄單上。酒精擦浴時應用溫度為37℃的酒精,稍用力至局部皮膚潮紅,同時要注意遮蓋病人,以免受涼。

效果不佳時,可改用藥物降溫,用藥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因出汗過多體溫驟降引起虛脫。高熱時由於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病人可出現煩燥不安,譫語和驚厥,應加強防護措施,並給予適當的鎮靜劑。由於高熱唾液分泌減少,口唇乾裂、容易發生口腔炎,應用生理鹽水嗽口,保持口腔清潔濕潤。

□保持呼吸道通暢:
應鼓勵病人咳嗽,如無力咳嗽或痰液粘稠時,應協助病人排痰,更換體位、叩背、吸引、超音波霧化吸入,應用祛痰劑等。同時指導病人作深呼吸,即呼氣時輕輕壓腹,吸氣時鬆開的腹式呼吸鍛煉,可促進肺底部分泌物排出。注意觀察痰液的顏色,性質和量,以便協助疾病的鑒別診斷。

□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徵象變化

肺炎發病原因多為身體抵抗力降低,細菌乘機而入,特別在冬季和春季,要加強身體耐寒的鍛鍊,預防感冒,避免受涼,同時要戒煙,節制飲酒。


陳曜明醫師小檔案

學歷:高雄醫學院藥學系、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成大感染專科醫師訓練、馬偕醫院血液學訓練
   安寧療護訓練
專長:血液學、感染專科、安寧療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