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21:25:28 阿煌

葉言都老師講「怪機奇談」

 今天的演講很專業,一如葉言都兄過去寫的科幻,達到精緻考究、一絲不荀的地步。

這是他的真性情真流露,讓我們得到很多的知識養分,葉老師不疾不徐如數家珍,把飛機的演變和構造分析解說得巨細彌遺;講出過去一段少為人知的航空趣史。原來葉言都先生過去當空軍,對相關飛機知識的掌握,既如意也用心,令人佩服。 

蝮蛇,1945納粹完成10架,卻無用武之地,因為美國轟炸機對德國的轟炸都已寸土不留,不會再來,沒有機會對上。航空母機1933.4.25首航,可以坐83人,可惜之後墜毀海兄。美康號如果還存在直到1941年的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可能沒有機會。
葉言都老師提供這個「如果」,可以做為寫作科幻小說點子。

在科幻理論中有一句話「知識是想像的原料」是不錯的。

今天的聽眾少,現場竟還有女生聽講,算百分比的話,女性十分之三,不少咧。
讓我們覺得科幻不一定是很硬的,建議以後可以分析熱門電影來吸引社會一般群眾,還有,散會後有人報告、分享、或討論有關科幻的「情報」,這樣也對核心人土有凝聚力。

倪匡科幻獎從2001年起辦了十年,吹了熄燈號,我前天從大陸接到《科幻 世界》姚海軍的伊眉兒詢問,經過查證才驀然驚悉;中華科幻學會無巧不巧,好像順理成章,義不容辭擔起承先啟後的責任,

啊~要靠一二人之力,撐它起來實不容易。

只有大家一起來~

(更正:關於「倪匡科幻獎,」上網查證之後,上面公布的是「中心今年無法如期推出「倪匡科幻獎」,謹向所有欲參賽者致歉! 」並沒說正式停辦,也許還有希望辦下去,只是拖延了一下時間吧!且拭目以待)




-------------------------------------------------------------------------------------------------------------------------
以下是難攻博士前幾天發出的信:

親愛的【中華科幻學會】朋友們:

看到這封來自「難攻博士」的信,先別嚇一跳。再次重申,這不是什麼垃圾郵件,而是【中華科幻學會】籌備會副召集人、三月份的演講人──鄭運鴻──的邀請函。

其實,這封信件原本應該是由召集人張之傑老師發送給大家,只因張老師家有要務,本週不克主持大事,這才由小弟扛起責任,傳達這份來自【中華科幻學會】的四月福音。

如果大家還對小弟上回的演講內容留有印象(科幻vs.創意vs.華人的未來),那麼,打鐵趁熱,你/妳們更應該前來參與本月九日(六)的重量級演講──資深科幻創作者
葉言都教授(代表作《海天龍戰》→)為大家帶來的「怪機奇談」精彩演說!


【中華科幻學會】四月份重量級演講

講題:「怪機奇談 ── 科學、科幻一線間:歷史洪流中最接近科幻的飛機設計」

講者:葉言都教授(Google一下,你/妳就知道葉老師的資歷與功力...)

時間:2011/04/09;14:00~16:00(就是這個星期六下午)

地點:文山社區大學(景美國中)信義樓2樓視聽教室(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個演講廳)


「科學、科幻一線間:歷史洪流中最接近科幻的飛機設計」這是葉言都老師特別撰寫給小弟的演講副標題──或許,很多年輕的朋友不瞭解葉老師與這場講題間微妙的關連,但「知情者如我」在看到這個題目的當下,就猛然感受到一份暌違已久的興奮!

原來,多多多多年之前,在台灣科幻界曾經出版過一本名為《幻象》的科幻刊物,集結了當時台灣科幻界最最菁英的研究者與創作者(小弟當時還是個窮學生),其中,葉言都老師介紹二次世界大戰「超級怪機」(特別是德國)的單元,就曾深深吸引小弟的目光,期待每一期的專欄出現。要知道,當年納粹德國(先摒除其歷史業障)的科學想像力與誇張執行力,就算從今天的眼光看來,都是令人目光為之一亮的成就!

「科學」與「科幻」之間,對華人而言,仍存在著其深無比的鴻溝;但從葉老師「怪機奇談」的案例與分析觀點來看,「科學」和「科幻」則幾乎要處於一種重疊奇妙狀態......

廿世紀前葉德國科學家所能擁有的「科學想像力」,廿一世紀的「華人新生代」也能擁有嗎?

來聽演講,我們一起來想想~


【中華科幻學會】四月份重量級演講

講題:「怪機奇談 ── 科學、科幻一線間:歷史洪流中最接近科幻的飛機設計」

講者:葉言都教授(Google一下,你/妳就知道葉老師的資歷與功力...)

時間:2011/04/09;14:00~16:00(就是這個星期六下午)

地點:文山社區大學(景美國中)信義樓2樓視聽教室(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個演講廳)


這星期六,期待再與大家相見!
(若您知道有哪位朋友在這張寄件清單中被糊塗的小弟漏了,還請幫忙轉寄一下。謝謝~)

祝   順心


──【中華科幻學會】副召集人 Arthur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