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3 17:18:00ling

紅樓對談實錄(下)


北區大學提出的大學評鑑:

技職部分已進行,去年、今年已陸續公布,第二波中也是一樣。一般大學部分在各種部分
也已公布管理科學,醫學也正進行中。全面性的大學評鑑中,在年底前會公布。一般遠比
技職複雜,現已編列預算,明年會正式成立大學評鑑中心,避免球員兼裁判之議。大學評
鑑中最困難的是人文社會評鑑部分和教學、和學生互動中的部分是最為困難的部分。

阿扁接著回應:

首先,除了黃部長所作的說明,他的回應,綜合答覆。

我們不要停在三二零那一刻,時間是一直往前走的,不可停格,特別在多元族群中,如何
做到多元關懷,是很重要的。目前政府和在野各黨在對弱勢的關懷有些不同,但說在有些
觀點和作法不同,其實是沒有的。其重要的地方在於有心與否。大家了解,我們常常走在
前面,好比說,以原住民的關懷來說,在此次選戰中,他們曾針對這一個問題,主張原住
民部落和政府是新的伙伴關係,自治區問題要提高到縣級的層次,好像這樣就是莫大恩惠
,但阿扁個人的思維較前進,原住民和政府的新伙伴關係,不是縣級關係,而是「準國與
國關係」,是更高層的關係。

新的政策中,要編原住民專章,來規範政府和原住民朋友的關係。對於弱勢關懷阿扁向來
一再主張,過去三十年來我們也通過最多保障勞工朋友的法令,阿扁完全同意勞動三權入
憲問題,團結、爭議、協商權的問題,這是基本人權問題,應該要入憲,這些跟過去政府
是較為不同的地方,過去對於婦女的關懷,曾有參政保障四分之一條款.現已尉為風潮。
有些政黨期待可進展到三分之一保障,那是更好。

另外,大學法的問題,部長剛已提過。阿扁立委任內,也曾經為了大學法一起來催生,那
精神是教授自治,教授是主體,但現在大家認識到了,學生才是學校的主體。

從教授治校走向師生共治,是要小心進行的。大家的聲音,教育部主管機關會給予重視,
立委部分,則需要大家能有共識,才能有更好的成果。國際公民運動,政府人力資源、文
物保存等等,這些是年輕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政府致力培養年輕人才,送學子到國外N
GO實習,即使不多,還是走出了一步。學生能走向世界,世界能看到台灣學子的上進精
神,這是非常好的事。今年八月,要舉辦APEC青年營,正召集青年成為一分子。不只
WHO,在一兩年之內,我們希望在各種場合之內,都希望成為觀察員。

替代役,讓年輕朋友學到了更多,這些是年輕人願意接受挑戰,不斷成長、進步的現象.
舉辦國是論壇,更是會全力促成,在健保問題,衛生政策上,在照顧之餘,如何永續發展
,是要努力解決的。資源分配,如何公平合理,也是有討論和進步的空間。做為全世界的
健保模範生,國內對健保仍有批評指教,這代表好可以更好。

然後是接下來的學生代表

法回歸線:

對於各政治人物不當發言、行為,予以譴責。

一、 尊重司法獨立
二、 反對草率立法
三、 譴責多數暴力

是否同意依公投結果調整五院架構。
如過半,是否要修改公投法
未來制憲,是否支持青年席次達到一定代表性
請問是否能公開承諾,選舉爭議皆依司法程序解決

輔大學生會陳長風:

私校師資不足、軟硬體不足、課外活動補助不足,私校教育經費被投資,實在很少。管理
和監督也不足,辦學是營利工具,財務透明化要徹底。買書費用、制裁權不張。

台大學生會:

這個人說台大自外於北大聯,不是同一伙的,然後說台大校地不可被徵討回去,然後我就
聽不太下去了...


藍極星奐宇老大:

總統剛剛的發言有些實問虛答,讓人摸不著邊際。大學自治問題,工會自治問題.若要深
化民主,就要真正全面落實,達到真正實質上的民主化。

大新社:

族群問題,不能只是片面的達到而已,具體作法要同時包含理性和感性,族群問題要召開
會議來減輕問題,但學術會議不能解決問題,制定反歧視法才是長遠之道,在這樣的基礎
上,我們才能進步。

東華學生會:

教改是要能夠在嘗試後成功才是好的教改。偏遠的學校很難找到企業捐輸,而且粗糙的對
於校際合併進行干預。

台大漁服社:

離島三十餘年來,是大家較少關切的,離島教育的發展往往被忽視。不能只是經發,而更
需要整體教育文化水準的提昇,離島教育的問題在於教師流動性高,教學不能連貫,知識
傳承亦會受影響。

教師與圖書資源部分的缺乏,競爭力更是低落,高等教育發展不足。經環境的不平等,學
生被迫進行勞務,而不能繼續求學。比照原住民加分模式。落實離島觀光,發展離島教育
,拓展離島願景。

政大學生會:

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聲音被忽視,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是極需被重新深化、培植的。大學
評鑑辦法上的人文社科部分,更該被重新制定、修改。

台、政、文化大學客家社:

制定新憲要以何種方式進行?
關於客委會,有任何重要政策的規劃嗎?
政府對於逐漸流失的客家文化,有何補強措施/

黃榮村回應:

一、 私校問題,教育投資每生的平均的確是低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二、 退輔問題,沒有建立制度,所以教部會協助,何種方式,則需要再研議。

還有,如果可能的話,是不是請總統也支持通過部分預定推動的政策?

陳水扁回應:

對於如何堅持法制,維護憲政,阿扁深表認同,關於特別對於要追求真相的調查委員會有
意見,是因為目前台灣是五權憲法,而不是三權憲法,美國國會有調查權,我們的國會調
查權在監察院,照大法官解釋,過去曾爭取過,但答案是調閱權可以,調查權會侵犯到其
它包括司法、監察等權限。

如果同意成立,立院可參與組成,是否有違憲爭議,是我們關心的。沒有人會比阿扁更急
切,更希望真相大白,不希望繼續有困擾、流言,對於行政驗票,阿扁明知不可溯及既往
,但有時候,這次的爭議並不是完全的法律問題,而是政治與社會問題,為了讓社會更和
諧,不讓時間停留,我做讓步。

法界堅持不可破例,不可因為此一事件違背憲政法理,非常兩難,但仍然同意可以全面驗
票。當然,法律與憲法有牴觸,照憲法規定是無效的,特別立法也不可以牴觸。選舉的爭
議當然必須要在憲政法理的基礎上運作,我們希望能夠把公民權從二十歲降低到十八歲,
這是世界主流,在新的憲改中,只要朝野有共識,也可順利通過。

教育資源有限,大家的期待高,如何把餅做大,怎麼解決問題,像是私校受教權問題,是
要去面對的。每年的教育預算,就像是科技預算百分之十,要成長。在實際上,科技上可
以執行,但教育方面落實有現實困境。把大環境弄好,餅可變大,資源分配可更合理,否
則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就是困難。

台大得天獨厚,有其歷史背景。是故學生會喊不可收回重分配,過去的誤會已解決(真的
假的?)在新的大學法修訂中,如何重新界定師生關係,是更會被重視的。在民主法治的
時代,總統的權力不可無限擴張,朝野黨團要有共識才行。不是阿扁說了算而已。形式上
的承諾很簡單,實質上的落實才重要。

族群問題,每次選舉都會被提起,這是外省朋友的憂慮。有人說阿扁當選之後會把外省人
拉去丟到太平洋,但是從市長到總統,這麼長的時間,沒有一個人跳太平洋(笑聲)中華
民國依舊存在。這是大家共同的責任,當然,最大的責任在阿扁,但問題不是對話就可以
馬上解決,總統還是要尊重權力分立的原則。集思廣益後,有了更好的共識和結論,對於
法案通過,預算通過,會更順利。

大學整併的問題,不是誰吃誰,誰消滅誰的問題,如何讓家長師生更滿意,是大家要去努
力合作的問題。離島教育問題,校舍的翻新,沒有進展,但已於前不久正式動工,教育補
助經費是單校最高的(馬公),至於比照原住民加分辦法,會請教部好好研議。(在這裡阿
扁表了黃榮村一下:如果總統說什麼就是什麼的話,那還需要教育部幹嘛?)

對於客家的問題,阿扁很有心,三、四年來的付出就是證明,客家文化問題,在未來,會
針對族群平等教育語言相關問題集思廣益,四月十號民進黨召開臨全會,以鼓掌通過的方
式不是不民主,他要告訴大家,民主進步黨是最民主的,他們可以批評主席、批評總統,
在黨內改革,不分區立委的改革,大家彼此妥協、退讓,接受不同意見,調和差異,在無
異議的狀況之下通過了這樣的改革,不是說鼓掌就是沒有不同意見。

憲改的問題,學生代表一定會有席次,不是一黨、一己來推動,這是台灣長治久安的大工
程,不要再重蹈覆轍。我們這次要畢其功於一役。希望能夠有一次憲改的會議,版本交給
人民來複決。跳開由立委四分之三門檻來推動,因為不能再重蹈覆轍,憲改不能再支離破
碎。

憲改會議要有學者專家、朝野政黨、人民代表,年輕朋友,大家一起討論出最後的版本交
由人民公投同意。不能再由任務型國代來決定,要落實真正的直接民權,制憲不等於改國
號、國旗、領土,只要是經過人民來做意見表達,公投也好,都是最佳的人民作主。不涉
及主權變異的基礎上,來進行憲改大工程。

然後,進行到這裡已經兩點半左右了,羅文嘉本來說來不及了因為總統要接見外賓,但突
然台大的原住民社團衝出來,他的訴求我來不及記下來。

有人在這個時候喊具體回應學生聲音(還是訴求)總之阿扁的臉不好看了一下,回應:

學生意見的多元、敏感,水準整個提高。各位的表現是年輕人共同的驕傲。年輕朋友本來
就要超越政黨,超越藍綠,剌激政治人物向上提升,包括阿扁在內,要跟隨年輕人的腳步
,而不是讓政治人物來左右大家的想法。謝謝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後阿扁一一向在場學生握手,我們團體中有一人將我們所出的考卷交給總統參考,並表
示希望兩星期後進行補測驗,總統口頭表示沒問題。這時候我拿著我手機中的一封簡訊去
給黃志芳看,說這是一個學弟傳給我的,希望給總統看一下,他就帶著我推開隨扈叫我自
己拿手機給總統看。

內容是這樣的:「可以的話,幫我跟他說:『阿扁,如果你能更厚道一點,我會更加支持
、愛好你』By你的支持者』」阿扁總統拿著我的手機看的很仔細(我懷疑他視力不好)
看完笑著拍了拍我,說:「好,很好」然後離去。(我瞬間被隨扈推開=.=+)

就這樣,我們結束了一天在紅樓的對談,這過程中我看到阿扁不斷的做筆記,很認真的聽
著大家的聲音和意見,感覺上很認真(或者說裝得這麼好也不容易了),我們的問題有些
的確很尖銳,當然有些其它團體的訴求看起來也像是作球給總統回應,但是由於早上在紅
樓外的「反藍利用、拒綠摸頭」行動有表達了我們的唾棄藍綠立場,整體感覺營造出來,
就比較不會像是太廟的陳政峰先生(我實在不想用學生二字稱呼他)說的「被摸頭」。

我們這些出考卷的團體,平常都有各自關注的議題和焦點,在前天以前雖然都知道彼此的
存在,但畢竟不熟,也只是單純知道而已,前天接到要對談的消息,大家火速進行討論,
確立彼此即使在訴求上或有不盡認同、看重之處,但在整體對社會、國家未來的期許下,
我們決定一起出來「終結政客禍國、反對政黨惡鬥」。

我們知道,出來很可能就被貼上了標籤,很可能就說被摸頭,但我們還是覺得,在現在的
社會氛圍下,我們應該要做點什麼。各自的訴求、理念或有不同,但反藍綠操弄的共同心
態是一致的。今天出來紅樓之後,我們開了一場記者會,公佈了這次考題的成績,不是很
好看,只有20.5分。

事實上,我們好像應該給個好看一點的分數,但是,作為長期以來默默觀察、關注學生、
社會運動的團體,我們覺得,對執政者要用更高的標準去看待,所以,我們給陳總統20
.5分,但我們也肯定他舉辦這場會面的用心,在今日他所提出的一些正面回應我們也會
記得,兩週後,我們會再檢驗他,看他是否真的有心去做。

我們期待,這個社會不是只有政治而已,學生運動,不是只有政治一途而已。今天我們出
來開記者會的時候,有記者問我們跟當年的野百合有什麼不同,他嚴詞指出:「當年這些
野百合學運世代的人現在都在當官做政客,那你們呢!?」

是啊,那我們呢?十幾年的我們,會不會跟這些政客一樣,有著骯髒的嘴臉,卻還自以為
公正、為人民發聲呢?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出發點很單純為了這個社會,為
了那些弱勢、需要關心的族群,那麼我們就永遠不會偏離我們的軌道,我們的方向。

後來,我記得我們的發言人是這樣回答那位記者的,他說:「野百合精神長在,那是我們
無法繼承也無法篡奪、竊取的圖騰,但我們會永遠記得那樣的不同的聲音,永遠用那樣的
理想來期勉自己,我們不在乎自己的未來前途,但我們永遠會唾棄並批判藍綠政客」

此為記。

                  2004.04.12 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 蔡宗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