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22:51:09hatsocks

金馬59《為了國家》:為了「國與家」而說的謊言

伊斯梅爾和弟弟埃沙自小跟著母親從阿爾及利亞搬到法國居住,埃沙長大後順利考入聖西爾軍校,卻在新生迎新會上意外身亡。埃沙的家人希望校方能給一個交代,伊斯梅爾在試圖釐清弟弟死因的過程,回憶起兄弟倆的相處往事...

Rachid Hami 導演的《為了國家》,最好看的戲在第一幕的童年回憶:阿爾及利亞境內的肅殺氛圍、父親對母親的惡形惡狀、母親亟欲搬到法國生活,身為軍人的父親則是堅決反對、伊斯梅爾對父親的畏懼與恨意,以及父親一度要偷偷帶著埃沙離家的決定等,影片情緒和節奏都掌控得很吸引人。

這場回憶戲後,觀眾慢慢拼組起故事的樣貌:埃沙想要成為軍人或許是來自對父親的崇拜、伊斯梅爾和母親為了不傷害埃沙對父親的尊敬而選擇隱瞞真相、軍校裡存在的歧視問題、「國防布」遮掩真相的手段、移民者在他鄉的處境等。

《為了國家》對於自我身份(國家與家庭)的認同與矛盾有著誠懇的討論,然而除了童年往事的回憶戲外,影片其他段落的敘事之於我都不夠流暢,片中關於台灣的場景帶有觀光宣傳片的感覺,即使導演表示他的弟弟生前有在台灣住過一段時間,才會特地來台取景拍片,但台灣在這部片裡仍只是一個「地點」,沒有更多的意義(亦即他弟弟生前如果是去日本留學,導演可能就會去日本拍片吧)。

「為了國家,我可以殺人。」

另外,宋芸樺在片中飾演埃沙的女友,這個角色看起來好像有點重要,但其實把她抽離,對於劇情的推演並無太多的影響。伊斯梅爾的母親角色有點扁平,影片中段幾乎不見蹤影、家中最年幼的弟弟辛亞,也不太有存在感。埃沙從阿爾及利亞的身份變成「我要為法國(國家)而戰」的心境變化,也因為時序跳得太快(童年直接跳到成年),少了中間細節血肉的填補。

看完《為了國家》,沒有太多的好惡感(技術面沒問題,演員也沒問題),電影之於我的最大問題在於導演拋出的議題散落在四處,沒能好好地整合起來。不過我喜歡伊斯梅爾獨自拜訪台灣寺廟那場戲,背景是師兄姊的誦經聲,鏡頭前是伊爾梅爾的禮拜,在異鄉(台灣)的寺廟中,找回對穆斯林宗教的信仰,看似違和卻又自然平靜,與電影裡的各種界線與隔閡(阿爾及利亞人或法國人、好兒子或壞兒子、戰死沙場的榮譽或霸凌而亡的悲劇、天主教或穆斯林等),形成強烈的對比,如果《為了國家》有多一些這樣的設計,我應該會更喜歡這部作品吧。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