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tellers》:濱口竜介與說故事的人
「dafilms」線上免費觀賞濱口竜介與 Ko Sakai 聯合執導的紀錄片《Storytellers》(1月23日止),記錄民間故事採集專家小野和子(Kazuko Ono)女士拜訪數位長者,聆聽他們口述一則則兒時聽過的民間故事,並藉由分享,將文化與記憶帶回到生命中,與他人產生相似或相異的情感共振。
《Storytellers》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猴子的新娘》。
一名老農的田地長滿雜草,他請求路過的猴子幫忙除草,應允讓猴子娶他的其中一名女兒作為報酬。猴子幫老農整理完田地,表示明晨會去迎娶他的女兒。老農不知道該如何向女兒提起這件事,徹夜未眠。隔日清晨,三個女兒輪流問父親是否有著心事?老農回覆女兒他與猴子達成的交易。大女兒和二女兒堅決不嫁給猴子,唯獨小女兒答應了這門婚事,跟著猴子搬到了山裡居住。幾日後,依照傳統習俗,猴子得要拜訪岳父大人。妻子對猴子說父親很喜歡年糕,請猴子背著沉重的搗米石臼返家,做為禮物。為了討岳父大人與妻子歡心,猴子接受妻子的建議。返家途中,妻子看見高聳樹上結了美麗的花朵,她說這是父親喜歡的花朵,請求猴子摘一些花送給父親,猴子背著沉重的石臼上樹,妻子要牠一路往上爬到最頂端,最後枯樹倒下,猴子跌落池塘,背上的石臼將牠拖入水底。猴子臨死前看見妻子手舞足蹈的動作,牠想著:「妻子肯定是驚嚇過度才會跳上跳下吧...」
「明白故事的時空背景,會改變你對一件事的看法。看似平凡的老故事,突然間變得非常珍貴。而許多不受歡迎的故事,背後可能藏著重要的事實。」
聽完這個故事,我只覺得好可怕。猴子幫忙老農完成任務,娶了妻子,妻子卻利用猴子對自己的愛,讓牠死於非命。故事中的父親犯了錯(未經過女兒的同意就答應猴子的請求),最後卻是猴子付出了代價。口述這則故事的 Masako 女士,說她小時候聽到故事時,也覺得猴子很可憐,但是跟她講述故事的婆婆卻不對猴子抱有同情,只說自己就像是被嫁給猴子的新娘(當時很多家境不好的女性被家人作為交易品,換取更好的生活條件,老農即是窮困家庭,有能力的猴子則是富有階級),身不由己,無力抵抗社會。《猴子的新娘》故事中的小女兒最後以一己之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彷彿抒發了那個時代女性內心的壓抑與無奈情緒。換一個角度(或時空背景或性別或年齡)閱讀故事,就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觀點與意義!
「人們花時間講述和聆聽傳說,不僅僅是因為其奇異有趣的情節,更深層的原因是它傳達了真實的、有價值的、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信息。換言之,這些故事是以吸引人的方式傳達給我們的頗有深意的〝新聞〞。」《消失的搭車客》(J.H.Brunvand著作)。
《Storytellers》片中敘說的故事裡,有幾則故事的大綱十分相似,只是細節稍有變化,不禁想起 J.H.Brunvand 在他的著作《消失的搭車客》中提到:民間故事或都市傳說,會依據地點與環境與訴說的對象進行修正,好符合當時當地的民情,讓故事得以流傳下去。《Storytellers》有不少故事都跟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故事中的主角常會獲得一筆意外之財,或許反映了以前年代的人們渴望擺脫貧困生活的願望。或者,年輕的媳婦假扮怪物哄騙婆婆的故事(不想在晚上去河邊洗紅豆),反映出女性對婆家生活的不滿與怨懟。另外,《Storytellers》也有像老鷹、蝦子與鱈魚的趣味故事,賦予孩子對於不同生物的想像,但這個故事不也像是在警告小朋友不要亂跑,因為世界太大,你跑太遠的話會碰到麻煩?或者,夜半時分提著燈籠走在路上,感覺身邊似乎有人跟在旁邊,本該是有點陰森恐怖的故事,最後得出的結論卻莫名地動人。
除了講述故事外,《Storytellers》亦觸及述說者的生活,我最有感的一段是 Masako 女士說她婚後,常會找空閒時間偷溜回娘家待一下(夫家與娘家距離不遠)。倒不是丈夫與婆婆對她不好,事實上他們都很好禮很客氣,而她對婆婆也是以好禮與客氣相待。既然彼此相處融洽,又為何常常得要溜回娘家?我想對 Masako 女士來說,回到娘家才有「家」的感覺,面對婆家的人總是會有一份無法被消弭的界線與生疏吧。而這樣的感覺,或許不會在男性身上看到(除非是入贅),不然男性婚後的生活基本上變動並不如女性的劇烈。
如果你是濱口竜介導演的迷,可以趁《在車上》還未上映前,先來補上這部紀錄片喔。
影片連結:https://dafilms.com/film/14099-storytellers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