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11:56:47小野兔

不只150~垃圾大戰與台海危機/Feb 1, 2023

垃圾大戰與台海危機,這兩者有何相關?

社區的資源回收,從一開始有專人處理,後由於基本工資上漲之後,裁撤此服務。之後,一開始有小資源回收者處理,然不知何故放棄這區資源回收,目前由慈濟志工一周一次清運。一周一次的清運頻率,無法拂應社區眾多的回收物,通常只要3天,回收區便會爆棚,更遑論春節期間。

即便在小年夜前,我在LINE群組上廣發社區兩旁、約莫腳程1分鐘的嘉義市政府例行的垃圾與資源回收路線與時刻表,除夕前回收物爆棚到滿地的景象不意外地出現,直至初五開工,不僅回收區,垃圾子母車的狀態與氣味更是嚇人,社區的入口意象就讓這個新年顯得相當難堪。

僅是過年幾天,鄰居們就已經無法忍受家中垃圾,向外一丟,套一句那慈濟志工說的:大家只想著家中乾淨即可。我一直認為台灣人民常常將私領域拓展到公領域,公與私不分的小心思隨處可見,像是滿街的隨意亂停車或占用家前道路違停車,垃圾問題亦是。

假設,我們都無法忍受三、四天的垃圾停運,台海情勢緊張下,若電力設施、供水設備被毀,我們能忍耐多久?

近來正在閱讀的一本書【IF China Attacks如果阿共打過來怎麼辦】,兩位作者相對於一般民眾,對於台灣的軍事能力更具信心,用數據與推想破解一般常見的攻台軍事謠言,像是彈道飛彈無敵論、無人機癱瘓防禦系統論、封鎖台灣論......等,但兩位作者擔憂的是民眾本身薄弱的防衛意識,只要一點風吹草動就縮回自己的私領域,把公領域的部分丟回政府,責怪挑釁強國導致民生不便,沒水可用、沒電可用,要求國家求和以換回自己的歲月靜好。

想起兩部電影,臥虎藏龍與英雄。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拍出武俠片的新境界,此後一些大導演也跟拍,張藝謀便是其一跟風者,拍出爛片英雄,即使演員陣容非常龐大,也撐不起內涵不足。武俠兩字,不僅是武,更重在俠,一種可意會但難言傳的仁心,最後成全了玉嬌龍,也讓她悟道凌崖而去。而英雄爛片只留下那萬箭發出,後方門面箭矢堆中一個人形。

就這一幕,震攝了觀眾,也糊塗了理智。箭簇鑄造要錢、要人力、要時間,傾萬力只為孤單一人,國家治理這般成本不符,政權豈能安穩?萬箭只為射殺一人,通常是虛張聲勢或者為畫面好看而已,看來當年百萬青年下鄉,沒有讀書沒有哲思,沒有李安人文素養的厚積而幾經候機,這戲當然畫虎不成。

這樣的畫面,但台灣人買帳,把電影中箭簇置換成對岸不知少多的飛彈,台灣就是那蒼海孤單一粟,所以作者沈柏洋力抗這種投降主義而疾呼,我們不該妄自菲薄,不戰而降。

讀書時,我對斯土斯地充滿信心,但一走出戶外,那難堪的社區入口意象,讓我不禁懷疑,斯土上的我們真的有認真思考與奮鬥未來的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