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4 09:09:10呂如中

你是騙人的吧!

居然有讀者問我:

呂老師,你說你內向是開玩笑,騙人的吧!”

??????

我把他的懷疑當成一種稱讚,代表我現在是個會說話的人.

這有很多方向可討論----

1.內向外向並非絕對,很多藝人私下宅又文靜,但經常演出喜劇或外放角色,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是立體的不是單調的.

2.內向外向只是特點不是優缺點,硬要把它歸類好壞,有時因為內向者不那麼容易為自己處境辯解而產生誤會,可有時外向者辯解太多也被視為強詞奪理.

3.我們評論一個人經常是刻板印象,好比老師一定很會說話,老師一定不能犯錯,老師一定懂很多,老師一定指在學校教課的人……我們忘了老師也是平凡人,可能不太會說話,不小心犯錯,懂的有限,且沒有公開授課,像我也從未自稱老師”----這樣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忽略內向者不同的的內斂潛質,甚至強迫內向者轉變成他不喜歡的所謂外放性格.

 

想起好多例子----高中演講時,訓練我的長官常拿我跟當年省賽的明星學校學生相比,對方是個男生,非常粗獷,他把我最喜歡的運動講成最喜歡辯論還拿了第一名,在我看來根本文不對題,重點是長官要我模仿那個男生,像他一樣說話宏亮,肢體動作大,且表情豐富……當年我只能照作,可是心中全是問號:

為什麼要我成為一個不喜歡的樣子?而且你沒有拿正當的理由說服我!”

進入社會,二十次會有一次碰到客戶跟我說:
你可不可以主持得像誰誰誰!”

那客戶大人您不是應該直接去找那個誰誰誰來主持嗎!雖然我依舊想辦法演得像客戶期待的那位一哥.

直到夠成熟自信,我了解可以向優秀的某人學習,但我不會是某人,我就是我,我跟別人不一樣,我有我的好.就像內向者有內向的好,學習一些表達方法是讓別人更了解你,也讓你的才能被看見.而內向者可以就是內向者,你就是你.

 

我喜歡傳播業,可能有一點文字或表達能力,說起故事很自然投入,聽他人心事也易感同身受;但我同樣害羞,不愛張狂,常宅在家,也少說話.你可以說它們互相衝突,其實也沒那麼衝突!

我沒有騙人.

 

呂如中20200205

愛你寶貝 2020-09-06 10:49:31

感恩分享~~
http://www.hamertw.com/shop/teng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