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3 10:18:45老方

北市客家文化公園開工 環團抗議違法動工

中國時報 【中央社】 2009-05-20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08+112009052000947,00.html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暨跨堤平台廣場興建工程,今天舉行開工祈福典禮,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綠黨與部分社區居民到場,抗議公園違法動工,且花費龐大不符客家勤儉樸實精神。

     綠黨祕書長潘翰聲說,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違反樹木保護法,未經審查就動工,且移植樹木,易造成樹木死亡,他與社區居民反對客家主題公園的興建方式。

     台北市政府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智雄說,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暨跨堤平台廣場,是市府「公館水岸新世界」整體開發案的施政重點之一,等公園及跨堤平台步道和自行車道建好後,附近居民可以很容易的使用堤外108公頃的河濱綠地。

(台長註記:跨堤可以很簡單,為什麼要花3億造一個3200平方公尺的跨堤水泥大操場?)

     劉智雄說,反對人士不了解這個公園的興建,並不會增加任何土木建築,在興建後,可以讓這個公園的透水力從目前的52%增加到64%,且這裡的樹木是10多年前教育局建兒童交通博物館時隨意植栽的,並沒有什麼受保護的樹種,且沒有老樹。

(台長註記:透水面積的增加值得肯定,但主委沒說自行車道的路徑,有一半是捨棄原有的水泥硬鋪面,而是要和生物、大樹爭地,在健康的土地上新鋪柏油?介時所謂的自行車道下將是「蟬屍大道」,因為夏季從泥地中出土羽化的蟬,將全部被封死,而喜鵲、白腹鶇、鳩鴿科等喜好在泥地上覓食的鳥類,又將辛勤的去開拓食物的來源地!)

     劉智雄說,由於兒童交通博物館委外經營,經營者管理不善,這裡已經成為治安死角,等改建後,這裡會有客家梯田、生態池,成為可以使用的公園,對附近居民有好處。

(台長註記:我們都希望兒童交通博物館不要變成廢地和治安的死角,但所謂的廢地卻是生物的安樂窩,公園的建設應考量的是生態和休閒的平衡,讓生物也可以和人們一樣,在此安心棲息,另外,一直強調梯田和茶山是客家意象的主委大人,請一併告訴大家那是為了配合郝市長平地堆土建造的跨堤平台,所產生的虛假客家意象,「平地移樹,堆土種田」編列700萬元經費所創造出來的客家元素,怕只會傷害客家先民的智慧!而所謂的生態池,要花1000萬元打造,而非善用原有的池水和保護蛙類和蟾蜍的家...,請問這些是客家精神嗎?)

捱嘿hakka人 2009-05-24 11:52:35

全台的客家園區或客家文物紀念館不知有多少,代表客家精神的建築或物品也不必刻意要在特定地點才能看到!我是客家人,雖不住台北,但是看到為了要做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和滿足單車族的車道,而要去破壞這一片山林,我深感不以為然!相信許多單車族也有同樣看法!難道當初都沒所謂的”專家”提出適當建議嗎?就算興建完成後,我想.....客家鄉親或許也不會感到有什麼好高興的!其他族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