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3 23:40:34客家人

再談客家山歌

「聽見山歌,就令人聯想到客家」,這話可一點都不假!純樸客家是個愛歌唱的族群,無論耕耘作息,只要興致所致便會引吭高歌,客家人通常以山歌或採茶歌曲泛指他們的民歌。客家系民歌曲調種類繁多,客家歌謠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
 客家山歌在台灣最風光時期約是距今百十餘年前,那時男女老少的休閒活動不外是猜謎、講古、山歌對答,因此無論是上山砍柴、下田種秧或是茶圃採茶,都喜歡一邊工作一邊隔著綠水青山男唱女和。
這樣浪漫傳情的山歌對唱不但是老一輩客家人的定情約會,即使是現在,雖然傳統山歌在年輕一代的客家人中較為式微,但是許多客家聚落還有競爭非常激烈的山歌比賽,吸引許多客家老阿公、老阿婆登台獻唱。
 客家山歌一直是客家音樂的代表圖騰,它不但是客家人對於生活經驗、生命情懷的表達藝術,更是客家族群凝聚族群意識的一種觸媒。也可以這麼說,沒有了客家山歌,對於客家人來說,客家文化將是失色的。
所以,當新近有許多客家歌手從事客家歌曲創作時,許多對於客家山歌具有深沈懷舊印象的老一輩人,便非常不以為然,認為這樣屬於流行風的客家創作並沒有客家歌謠的精神在裡面。但是山歌是客家藝術,如果能有更多人用客家母語創作演唱改變風格的客家歌曲,也未必有辱先人傳唱風範。
 其實對於客家年輕朋友而言,不會說客家話,開始對傳統客家山歌有『粗俗』與『單調』的印象;但也有部分的客家年輕朋友,從母語的失落中,開始思考如何從浩瀚的山歌傳統當中,去找回屬於這一代客家族群的音樂語法與音樂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