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21 06:10:30光爸
台三線的美麗與哀愁(二)

從禁墾到開山
讓我們先來回看苗栗內山的歷史,早在漢人移墾之前,內山地區屬於賽夏族、泰雅族及道卡斯族文化交錯的區域,在台灣西部的漢人開發史中,苗栗內山的開發算是相當晚的,主要原因是清廷為保護原住民生存空間,採取「棄地禁墾」的政策,劃定土牛溝禁止漢人越界開墾,使得內山地區始終是塊「蠻荒之地」;不過到了道光年間,土牛溝已經有名無實,許多墾戶早已不顧禁令,越過「番界」開墾,也引起雙方的血鬥。之後,由於具有軍事價值的樟腦在國際上的價格飛漲,內山地區豐富的樟樹林成了大家覬覦的對象,在龐大利益驅使下,加上清廷改採「開山撫番」政策,從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開始,漢人開始採取武力拓墾,許多墾首紛紛結合官方力量,招募隘丁並設置隘寮,以武力強佔山林,並與原住民發生激烈衝突,使得族群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這條「漢番交界線」也成了殺戮戰場。
讓我們先來回看苗栗內山的歷史,早在漢人移墾之前,內山地區屬於賽夏族、泰雅族及道卡斯族文化交錯的區域,在台灣西部的漢人開發史中,苗栗內山的開發算是相當晚的,主要原因是清廷為保護原住民生存空間,採取「棄地禁墾」的政策,劃定土牛溝禁止漢人越界開墾,使得內山地區始終是塊「蠻荒之地」;不過到了道光年間,土牛溝已經有名無實,許多墾戶早已不顧禁令,越過「番界」開墾,也引起雙方的血鬥。之後,由於具有軍事價值的樟腦在國際上的價格飛漲,內山地區豐富的樟樹林成了大家覬覦的對象,在龐大利益驅使下,加上清廷改採「開山撫番」政策,從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開始,漢人開始採取武力拓墾,許多墾首紛紛結合官方力量,招募隘丁並設置隘寮,以武力強佔山林,並與原住民發生激烈衝突,使得族群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這條「漢番交界線」也成了殺戮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