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火車去旅行
想念在國外搭長途火車旅行的日子,上了火車可能就要待個兩天一夜,車上有小販兜售食物,晚上就睡在臥鋪,乘客們形形色色,有單身一人者如我,有三兩同儕相伴的,有全家老小一同出門的,有年輕夫妻帶著小嬰兒的,乘車時間很長,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覺得無聊就互相搭訕聊天。
火車不停地奔馳,有時經過鄉村小鎮,有時經過大城市,有時經過沃野平疇,有時經過荒漠,有時連續幾個小時窗外景色都沒有變化,讓人感受到地球的寬廣。最後終於抵達目的地,下了車就是另一個世界,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以前沒有智慧手機和GOOGLE MAP的年代,每到一個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買份地圖,然後就能按圖索驥,去尋找客運站、景點、餐廳、旅館、商店等,常常走錯路或繞遠路,但也常有意外的發現。邊走邊觀察周圍環境,整個城市或小鎮徒步逛了一圈之後,對這個地方就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台灣無法有類似的體驗,台灣太小,火車去到最遠也花不了一天,當然也不會有臥鋪,乘客們不會互相打擾,窗外景色永遠都是鄉村、城市、城市、鄉村,有時能看到山或海,但絕不會有同一種景色能連續伴隨數小時,在任何地方下車,人還是一樣的台灣人,世界沒有多大的變化。台灣道路設計對行人的不友善也是到處都不變的。
即使如此,在台灣我還是喜歡搭火車旅行。首先火車站就是認識一個地方的開始,這個站是大是小,建築物是什麼年代、什麼風格,上下車的人多嗎?都是些什麼人?是當地人還是遊客?車站周圍熱鬧嗎?有沒有餐廳、小吃或便利商店?前往景點的指標清楚嗎?等等...。如果是開車直接前往景點,少了認識當地的過程,就少了很多樂趣。
台灣觀光旅遊很發達,但大部分的景點都是吃吃喝喝,或是小景小物,只侷限一個角落,除非想要拍網紅照,不然大概看一眼就可以離開了。吃喝行程我沒興趣,人造景點如花園、人工布景、網紅拍照景點等也吸引不了我,我喜歡的是自然的景色,或是有地方特色的景觀,或是適合長距離步行的地方,適合坐下來曬太陽一整天的地方也很好。
想去自己嚮往的地方旅行,但有時候沒辦法,例如現在疫情嚴重不方便出國,工作上也不能請長假,所以只能利用周休二日的時間做一些小旅行。這樣的旅行講究的不是景點如何,而是認識當地的過程,所以即使是人工景點、網紅景點、吃喝景點,也是可以去走走看看。現在有了智慧手機和GOOGLE MAP,到哪都很方便,隨時能夠查詢交通資訊和景點資訊,不必事前做太多功課,隨時出發、臨時改變行程都不會措手不及。
週六搭火車去了一個海邊小站--崎頂車站,是一個無人站,附近有已經廢棄的崎頂一、二號隧道,規劃了一個徒步區,從車站來回加停留休息,大約1小時,在車站附近吃了碗麵,然後繼續搭火車到富岡站去看仙草花。仙草花是紫色的,一整片紫色花海看起來很浪漫,可惜下午沒陽光又吹冷風,喝了一碗燒仙草才離開。
週日去彰化車站看扇形車庫,然後去八卦山風景區走走。以前不喜歡在週末出門,覺得到處人山人海很麻煩,但可能因為以前住汐止,雙北人口太多,假日到處人滿為患,其實只要離開台北,其他地方並不會這麼擁擠。在彰化市區走著,看到生意很好的肉圓店,想到小時候隨爸媽去爺爺家過年,回程總會買一大包肉圓。爸媽是溪湖和花壇人,肉圓是他們懷念的家鄉味,不過爺爺去世後就沒再回去,也沒再吃到肉圓了。肉圓店人很多,沒去排隊。在彰化車站附近吃了排骨飯,然後搭火車回台中。
住台中的好處,一是天氣好,每天都適合出遊,二是交通便利,南來北往都很方便。每次選一個站,隨意走走逛逛,我喜歡以這樣的方式來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不是透過網路資訊、照片或文字資料,而是親自走過、親眼看過,這樣的體驗才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