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02 20:42:38

Dream shoes

  終於到了畢業前夕的重要節目——謝師宴。凡是宴會,少不免要「裝身」,即搜購衣履。這是非常麻煩的環節,又要考慮「手上資金」,又要定服裝的感覺,然後才可挑件合意又不失禮的衣服。

  綜觀身邊的同學,大可分為三類:第一是務求高雅,以黑白色為主,我眼內看來,似是參加喪禮多於晚宴;第二是簡約主義,只求「過得人,過得自己」,希望在不會失禮之餘,這些衣服可「循環再用」,在平時也能穿著;第三是實惠型,即是我吧!定了消費金額,無論如何不能超支,縱然衣裙鞋子不太相襯。

  我挑選衣服用的時間不多,因為心中早有定案,然而鞋子卻是大大的傷腦筋,那些店舖的鞋怎樣說也太過誇張,出席宴會還可以,要是平日穿著,腳踝必定受罪。強迫地去接受不稱意的東西,我肯定我會後悔,所以外面的大型商場中,只見我留下的足跡,並沒有被我帶走的鞋子。

  可是回到屋苑附近的小商場,在一間鞋舖內就踫上兩對十分稱心的鞋子。這大概是「有心栽花花不香,無心插柳柳成蔭」,亦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你踫到的,一定踫得上。當然,買哪雙鞋子也是難於抉擇,不過看到價錢,第一對鞋子比起第二對貴出差不多一倍,我就心理有數,縱然第一雙比第二雙更配合衣裙。

  不能否認的是,買了第二對鞋子之後,心裡總有一絲後悔,怪自己過份現實,對錢財如此看重。不過當看到同學為買一雙鞋子而花掉三分之一的薪金,而那對鞋子相於我全身裝束加起來的價錢時,這對「不過不失」的鞋子,反而叫我明白我是活在現實之中,蒙上美麗假象的「死水」,永遠只能是遠看,一旦近觀,便會發現臭不可當。

  記得林一峰那首”The Best Is Yet To Come”,意思是「最好的尚未來臨」。但事實上「最好」是永遠不會來臨,因為世上不存在「最好」這回事。甚麼天堂、甚麼西方極樂、甚麼英雄、甚麼聖人……其實只是夢想而已,這都是騙人不惜一切去追尋不切實際的東西的藉口。而我們確實地活在世上,我們的生活只須要缺憾美,畢竟我們都該現實,都該清醒。

  或許第一對鞋子真的很好看,但倘若我真的買了那雙鞋子,擁有的代價是半個月非常難熬的日子。情況好比《安徒生童話故事》中「紅鞋」的女主角,日夜穿著那雙紅靴跳不停,筋疲力竭之下免不過要把腳砍掉。這是現實生活與夢想其中的一處矛盾,而不能避免的是現實生活必須接受,而拿作「白日夢」和「偷想」之用的「夢想」,只是窮奢極侈的閒暇玩意。當然,有人會二話不說便買下那雙鞋子,並不是他們奢侈得起,而是「只是當時已茫然」。

  所以別說現實的人可怕,因為他們都很簡單;不現實的人反而更可怕,因為他們往往只會執迷地醉生夢死。

附"The Best Is Yet To Come"歌詞:

永遠有一個吻未嘗 有些燭光未燃亮
若愛太苦要落糖 結他斷線亦無恙
To hug someone
To kiss someone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若要錯失永不能守
得到也不代表長久
假使快樂有盡頭 痛苦也未會不朽
寂寞半點假如不能承受
這生命註定過得不易
笑或淚 亦有時候
To hug someone
To kiss someone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若你說不再聽情歌 不想再經歷這漩渦
假使抱住你拳頭 到底也沒法牽手
就是為了追求一秒平靜
將感情隔離半點感動都扼殺
沒法承受

永遠有不妥協傷口 有些憾事不放手
若你太刻意淡忘 越會補不到缺口
Why don't you hug someone?
Just kiss someone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最好的尚未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