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22:53:21韋恩

惰輪驅動是最佳唱盤? 音像音場定位精解

音響詞彙釋譯    (31)         林宜勝
惰輪驅動是最佳唱盤?    音像音場定位精解
Idler,    Idler drive
一種中介的驅動惰輪,通常是用以橡皮製成, 
藉輪面的磨擦轉而成為帶動兩個圓形表面的轉 
動力量。Idler drive則是指馬達與轉盤之間是 
藉惰輪帶動的一種唱盤。
      在音響界領域裡,一些老式的經典作品往往 
經得起不斷創新的產品挑釁,不但屹立不墜, 
甚且高居無可匹敵的崇高地位。有些經典作 
品,就像巴哈的作品一樣,在歷經長時間埋 
沒,才又重新為人發掘,證之為不朽之作。惰 
輪驅動的唱盤,似是後者的典型例子。 
      惰輪驅動方式之所以受世人爭議,乃至一度 
消聲匿跡,主要是人們深信那是唱盤轆聲 
(Rumber)之源。78RPM時代所用的唱頭,都十 
分沉重,針壓自不例外。為了能夠帶動巨大針 
壓下的唱片,所用以驅動笨重轉盤的馬達,絕 
非小如可變電阻般,低轉速,低扭力的同步馬 
達所能應對。馬達必須強勁有力,體積就不可 
或免地,碩大笨重。除非是堅勒的皮帶,能夠
大幅降低振動的細皮帶驅動方式,並不適合應 
用為高轉速馬達與轉盤的帶動媒介,穩實的橡 
皮惰輪,是為理想的選擇。在馬達藉皮帶或情 
輪驅動轉盤的同時,要將馬達的振動在動力轉 
達至轉盤的中途,消除於無形,皮帶的吸震 
力,顯然優於惰輪,然而惰輪卻有較佳的靈活 
轉動能力。但其吸震力之轉為滯弱,惰輪驅動 
唱盤轆聲就成為人們嚴重的矢的。這在標榜 
Hi-End準繩的今日,是一個嚴重的缺點。歷史 
之所以有用,是可以讓我們了解當時的人們是 
如何去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著名的惰輪唱盤 
Garrard 301在1953年問世時,所附的使用手 
册,不但沒有替使用者解決聽聲的問題,反而 
使得一般使用者不知所措。一如著名的EMT惰 
輪唱盤,這些唱盤的安裝以及避震系統,必得 
自行設計,而不像今日的唱盤,是一體設計 
的。不但Garrard建議採用懸吊的避震方式, 
連著名的SME為301所設計的底座,也是應用懸 
吊方式。這一方式雖減低了魏聲,但當時流行 
的大而空洞的唱機櫃,終使得惰輪唱盤的轆聲 
成為一般唱片迷拂之不去的夢魔。然而,電台
以及國外唱片行之使用EMT,Garrard這一類堅 
固耐用的惰輪唱盤而無聽聲之困擾,終致使人 
們信賴惰輪唱盤是專業用唱盤的繆誤觀念。 
      近三十年來,在皮帶驅動,三點懸吊的唱盤 
被公認為音質最優美的風潮下,除了極其昂貴 
的直接驅動唱盤外,惰輪唱盤近乎絕跡,只有 
少數懂得使用的人士,因鍾情於豐潤厚實的音 
質而愛不釋手。近年來,國外,尤其英國的行 
家發現,惰輪並非聽聲的罪魁,而質量巨大, 
穩如泰山的唱盤底座,是消除惰輪唱盤轆聲最 
理想的方法,質量愈大,吸震愈佳。長年以 
來,深信惰輪橡皮老化會加深轆聲的觀念也因 
某些人士迄今仍然使用三、四十年前的原裝惰 
輪而有所改變。只要惰輪接觸面平順沒有凹 
陷,橡皮惰輪的耐用度,是人們難以想像的。 
這些人士,已發現巨質量的底座,以及細心的 
調整,可使這些情輪唱盤寧靜無聲,而又強勁 
地運轉,這絕非摇晃不定的皮帶驅動,三點懸 
吊唱盤所能望其項背的。而其優異的音質,使 
得某些惰輪唱盤在行家眼中,是有史以來最優 
秀的唱盤。果真,Hi-Fi早在四十年前就已達
到今日Hi-End 的水平,而人們卻因知識之貧
弱,而緣慳一窺堂奧之美。
Imagery
用以表達一種主觀的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或精神
意識上印象的描述用語。Imagery這種描述性
用語,通常用來描述再生音響中感覺上的反應
如視覺,品味,和感覺的質。
Imaging
一套立體音響再現整個音場原來的幅度,樂器
定位的精確度。
      要將一個情緒的反應,用語言文字來描繪原
本就是一種不得已的方法,而個人主觀上的觀
察所得,更是因人而異。這一情態的複雜化更
表現在純西方產物的音響,以及用之為表達媒
體的西方音樂上。在文化背景不同,用語迴然
的情況下,台灣的Hi-Fi迷,自然而然也發展
出一種自己熟悉,但並不完全忠於原意的描繪
用語(Imagery),只是自己本土的用語,也因
對音響的知識,乃至認知之不同而處於極度混
沌的狀態,其結果是各說己話,混戰不已。
      大體而言,這一情況的肇因者之一,應是音
響入侵國土的初期,一些引用或翻譯英、日文
資料,而又不具音響常識者,一些早期的傑
作,於今看來,仍然令人錯愕不已。Distor-
tion free(無失真)之成為「自由折射」,Or-
chestra Scale(樂團規模)譯之為「樂隊音
階」等這些極端「折射」的用語,固然已稍見
匿跡,但卻也因而衍生一些似是而非,今人一
頭霧水的用語。其精彩之程度,誠音響外史又
一章。Airy之為「空氣感」,Attack之為「攻 
擊」這些意誤的例子,可能已屬落伍的用語。 
有些用語之具煽動性,乃至左右物理,自然現
象才是令人恍然國人之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
      音響用語與音樂詞彙都不是原文原創語意所
能表達或涵蓋的。甚且往往與原語意,大相逕 
廷。但總從有蛛絲可用以探索出其間的關聯, 
其方式或為想像,或為意會,但總具有創意, 
邏輯與美。這是人類之能思之有物,能藉優雅 
精確的語文,表達一己所聞,所感之可貴處。 
的確,看器材,唱片,乃至音樂會之評論,除 
了評者駕禦文字能力之高低,思維之清晰或混
合,既使是一篇上乘的論評,也往往令人如讀  
旅遊札記,不免有隔靴之憾。日音響,音樂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難怪音響狂鎮日
高談音之為何物,卻永遠幫派林立,互不相  
容,唯能在Debussy的Image之後,會心莞薾,  
方為語意藩離後,內心的至感。 
      音樂的表達方式,常因音樂的形態而改變,  
也隨著時代,以及聲響觀念之不同,而不斷改  
變。所謂音場的原有規模樂器定位,不過是一  
種推測的結果,除非,聽者確實親臨這一演奏  
的會場,而這一切,與聽音樂的質,並沒有絕  
對的關係。因此,一套音響的表現精確度,充  
其量也停滯在器材的性能層次上,那是象形文  
字的形體浮層面,而非個中語意。 
      從古希臘的Amphitheatre ,中世紀,乃至  
Baroque時代的宮廷、教會,今日動輒以千人  
計的音樂廳,音樂的演出形態之不斷改變,直  
至今日我們所習慣的,是一種實驗歷程的結  
果。在這一演變過程中,雖然演奏規模日漸擴  
大,我們真正應該注意的是無論樂團或與其他  
樂器或與人聲的合奏,最為重要的是各聲部的  
均衡,而為了聲部的平衡,考量各種樂器的效 
率,才有今日管絃樂團的演奏者排列方式以及
人員不一的各個聲部。當然,樂器的日漸改 
進,是大幅地加寬了音域,以及Dynamic的幅 
度。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樂團編排列並非一成 
不變的,常會隨音樂的型態而改變,而像 
Stokowski, Karajar等懂得聲響的指揮家,之 
所以能更進一步因場地之不同而改變樂團排 
列,著眼點也在聲部的均衡以及聲響在音樂廳 
的均衡擴散上。各樂器的定點並不會影響我們 
對音樂本質的感覺。
      Henry Brand在50年代所作有關各樂器的定 
點對音樂的影響的一系列實驗,重點是在各種 
樂器在極端的排列中,是會讓我們所習慣的和 
聲,以及節奏感產生改變,如在舞台四個角落 
各置一員或四員在四個樓層中各據一層奏絃樂 
四重奏,以證明在音樂創作過程中,是應該把 
空間納之為作曲的一部份因素而已。除了類如 
Brandt這樣重視空間因素,在作曲時仔細推敲 
某些樂器在某一樂段中在某一極端的位置,以 
表達他的樂念的作品外,傳統的團員聚集舞台 
上的方式,樂器的定位,不應視之為影響音樂 
的重要因素。Mravinsky的Tchaikowsky 之如 
此動人,絕不是因為他把Lenningrad Phil-
harmonic的低音大提琴擺在左後角而令人動
容。
      定位問題,在歌劇中更是棘手。Fidelio中 
遠處傳來的號角聲,固然不能出現在樂團的一 
般位置上,但在樂池中的管絃樂團,我們也要 
斤斤計較它的音場前後或大小?要是像在Ver-
ona的競技場中演出宏偉氣勢的歌劇時,我們 
在書房中的音場豈不像是井中窺天,錙銖必較 
的Hi-Fi迷,又何異仰頭窺天的青蛙。 
      現代錄音室中營造「氣氛」的錄音,使得這 
一問題更形複雜。我們的Hi-Fi器材是否將錄 
音作假的技倆一一拆穿才算是Hi-End ?Hi-Fi 
狂,痴迷於Concerto錄音中獨奏者凌駕樂團聲
量的超人功力,而苛責現場氣數已盡的獨奏
者。如此迷戀假象的盲目幻想,絕不符合
 Imaging的原意,充其量不過是催眼狀態下的
莫名興奮而已。
      樂器定位雖不重要,但一個清晰的音像,卻
是音樂美的一個重要因素。狂想中不符實際的
夢,往往是促成文明科技進步的原動力。能在
小空間中,幻聞千軍萬馬的氣勢,在現代如此
無人性生趣的時代,未嘗不是件帳意的事。只
是本末倒置地在音樂廳中尋找帝王座,以求得
最佳定位,不知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的
音樂廳,那一座位可讓他們如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