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1 10:23:02韋恩

唱盤記趣

                唱盤記趣        

        五零年代唱盤傳動設計大多以惰輪驅動轉盤,高階以Thorens TD-124Garrard301 401為代表,低階以Garradrd TA MKII及台灣本土幸福牌電唱機代表。小時候鄰居弟弟(前台北市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張燦榮) 發現唱片播放音樂越來越慢到壞掉,剛巧我到他家,就幫他檢查才曉得惰輪磨損,我騎腳踏車載他在小鎮上到處找惰輪零件修好它,音樂重新響起愉快的情景一直記憶深刻。當時少數音響愛好者努力尋找各式各樣唱盤、唱臂、唱頭器材搭配並各出奇招製作唱盤座(Plinth),但在追求高傳真音響重播唱盤轆聲的罪過被加之上身因而式微。


Thorens124    此圖出處為http://www.theanalogdept.com


Garrard 301  此圖出處為http://www.theanalogdept.com  


GarradrdTA MKII 

六零年代皮帶傳動的唱盤崛起從開山始祖AR唱盤經過多家推廣尤其Linn LP12發揚光大迄今依然屹立不搖。但是在1970日本Technics發表直接驅動DD唱盤SP- 10廣播專業用以強大驅動扭力、精確轉速、製作細膩工藝。迅速征服音響界,當時台灣進口商廣告標題詞以原始「天尊」暗指市面最佳唱盤讓凡夫俗子不禁心動。到七零年代後半期日本出產的唱盤全部實現DD(DirectDrive),經過八零年代之後歐美唱盤系統除了Thorens外幾乎全軍覆沒。不過皮帶驅動唱盤並非被打敗而在1980秋季發表ThorensReference超重量級以優異的性能挑戰日系DD唱盤。那幾年我才擁有第一個唱盤是中華路購入台製達林牌,一年後再購入TechnicsSL 3200算是入門機種搭配ShureM95第一次聽到唱針進入唱片溝槽的細膩音響興奮之情難以言喻。又一年多朋友的哥哥走船到日本有門路買音響製品就託他買SP-10MKII 當貨到手時真是搖擺啊!多少朋友羨慕擁有「天尊」級的我。用大理石作檯面再購入SME 30093012唱臂、OrtofonSuper Gold 自認為擁有巔峰器材暗爽。


過不到幾年歐美皮帶系統大反擊加上CD數位的方便性逐漸普及佔領市場,日系直接驅動唱盤系統節節敗退。當我1986要賣掉SP-10時台北沒有音響商願意接手,還要到台中親戚買音響器材時去抵,超低價賠掉六成(我的算是水貨如果以公司貨也許賠更多七八成)。最誇張的是當我們要離開時音響商追出來說他後悔了不想讓我們抵,因為它可能賣不掉,當時心裡盤算好不容易賣掉了還搞這種飛機。事後和朋友討論賣它幹麻?留著擦唱片最好用。事隔多年最近看網賣價錢還很高,比當時賣價還高50%。結論SP10還是好東西只是看如何處理昇級,年輕不沉穩賣掉後悔莫及。這裡有個網站http://www.theanalogdept.com/sp10concept_1.htm自製超級唱盤座供參考。此圖出處為http://www.theanalogdept.com


        八零年代皮帶驅動唱盤正流行,類比乙烯全盛時期4部唱盤 精美的Oracle打破舊有傳統方形底座現代AVIDPro-Ject等都是它的追隨著。牛頓底座美譽的SOTA獨創低重心副底座在懸吊系統唱盤算是最穩重的一員。鼓舞另類思考設計的Well Tempered擁有單點懸吊油壓緩衝特殊唱臂著稱。證實追求可到達完美細節的VPI。當時我最多擁有4部唱盤TechnicsSP-10 Garrard401SOTA SapphireSystemdek I 5支唱臂SME30093012SAEC 407Sumiko MMT

Technics 。其中以401最有升級空間,曾經製作七層三明治基座,三層一分鉛版、三層夾板、壹層高壓面板、製成高質量唱盤座。發出結實渾厚音響效果真的不可思議。結果外表太粗糙不美觀,太座看我搞得太過火下最後通牒在她的視線中消失。1992離開台灣的時候出借朋友聽,2000年適逢生涯巨變一時不察連同SME3009一起賣出,這是我喜愛音響生涯一大敗筆。等後來安定時回頭看見國內外Audiophile人手一台Thorens TD-124 Garrard301、古董級珍品,而後401因惰輪之賜鹹魚翻身現也擠入一級品中。價格水漲船高買不回來,只能望著舊愛照片相思苦。


    這幾年又從收音擴大機開始逐步升級,豪情已無僅看過去瘋狂行徑在客廳築起爐灶當喇叭箱,唱盤用彈簧吊起止隔震動,鐵製超級重唱盤架、整個唱盤和音響櫃用鐵夾固定在一起防止震動,以現在作結論感謝前輩努力證明音響的改變無關好壞僅主觀好惡而已。例如唱盤注意水平震動,盡力在平面防震做努力,而又有一派說法垂直震動應加以重視所以在牆壁做唱盤架,你認為好嗎? 

           

  此圖出處為http://www.theanalogdept.com 

散盡萬贯音響器材異鄉重起爐灶,手中剩一支12SME3012R唱臂,好險在賣401的時候即時要回來。算算寶劍塵封已經18年了太對不起它了,今年下定決心重組一套唱盤系統,首選ThorensTD-124 Garrard301 401負擔不起,退而求其次眾多品種鎖定Thorens 低價150系列暫不考慮(國外150160改裝也很多),決定尋找改裝最多為中價位TD-125型。其實125有一種長唱臂板機型稱作TD-125 Long base12吋唱臂使用,可惜等一兩年從來沒看見在二手市場出現。其中和朋友聊起我的想法他說我好幾年就丟掉換VPI了,你現在想撿回來?音響友就是這樣永遠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目標已定經近半年折衝奮鬥最後終於購入TD125 MKII。到目前我還沒看有人改裝Copy Long base大多另創基座。為求原來設計風格以增加臂板三吋為基準(原為九吋唱臂變為十二吋)。首先拆開機體才知道為什麼不要copy原基座因為前控制鋁板內有玄機另有一層鐵片,原基座必須開一條溝槽比較麻煩,所以大多將前鋁板遮住在機框內。另值得一提的事1972德國製造工藝雖然是簡單木造唱盤座,讓我這業餘木工大開眼界讚嘆製作細膩,而且邊框的木板厚度和市面尺寸不同,計算內外徑引起諸多困難。


總算克服一切難題製成楓木板唱盤座,裝上SME3012R好聲一出,了一樁心願。類比乙烯唱片播放系統真正能讓Audiophile動手最後得到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