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20:00:51Jennifer
2007/03/17 宜蘭-尋磚訪碑碣記
離開礁溪鄉的行政區域後,續趨車進入宜蘭市區的範圍。
從龍潭村「大坡路」下行至宜蘭河畔、尚未跨越過「宜蘭橋」頭前,隨即右轉進入宜蘭河濱公園的北岸,再前行不遠即會看見一根大煙囪聳立在民宅間,此處是「宜蘭市北津里津梅磚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磚窯的舊址,亦是宜蘭市擬興建「宜蘭磚窯博物館」的預定地。
宜蘭-北津里「梅津磚窯」
依著宜蘭河以北的北津、梅洲里周邊一帶的土質黏度高,長久以來便是製造「紅磚」的上等原料,早在清朝道光年間便有由政府出資募工設置磚窯的紀錄,當時此區域因磚窯廠密集,附近的人稱其為「磚仔巢」。不過「新店仔」的稱法是民國年以後大家比較慣用的地名叫法。
日治時代宜蘭河北岸的磚窯廠大量設立,全盛時期當地的磚窯林立,供應著宜蘭地區大小建築物的建築材料,因此「梅津磚窯」成為宜蘭縣「紅磚」的重要產地。在我年幼的暑假回宜蘭奶媽家時,我還曾看過工人挑磚、排磚以及磚窯的煙囪在夜間烈焰的駭人景觀。
不過,「梅津磚窯」的盛況因時代潮流所趨,混凝土取代了紅磚的地位,因此,「梅津磚窯」最後一座的磚窯在民國70年代不得不作熄火的停業!
磚窯業是我國古老的傳統行業,紅磚製造也在清代嘉慶元年便有以柴薪作為燃料的開始。宜蘭北津里一帶的磚窯,是台語俗稱的「目仔窯」,此種「目仔窯」又稱「登窯」或「坎仔窯」,在大陸則稱為「階級窯」或「串窯」。
從龍潭村「大坡路」下行至宜蘭河畔、尚未跨越過「宜蘭橋」頭前,隨即右轉進入宜蘭河濱公園的北岸,再前行不遠即會看見一根大煙囪聳立在民宅間,此處是「宜蘭市北津里津梅磚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磚窯的舊址,亦是宜蘭市擬興建「宜蘭磚窯博物館」的預定地。
宜蘭-北津里「梅津磚窯」
依著宜蘭河以北的北津、梅洲里周邊一帶的土質黏度高,長久以來便是製造「紅磚」的上等原料,早在清朝道光年間便有由政府出資募工設置磚窯的紀錄,當時此區域因磚窯廠密集,附近的人稱其為「磚仔巢」。不過「新店仔」的稱法是民國年以後大家比較慣用的地名叫法。
日治時代宜蘭河北岸的磚窯廠大量設立,全盛時期當地的磚窯林立,供應著宜蘭地區大小建築物的建築材料,因此「梅津磚窯」成為宜蘭縣「紅磚」的重要產地。在我年幼的暑假回宜蘭奶媽家時,我還曾看過工人挑磚、排磚以及磚窯的煙囪在夜間烈焰的駭人景觀。
不過,「梅津磚窯」的盛況因時代潮流所趨,混凝土取代了紅磚的地位,因此,「梅津磚窯」最後一座的磚窯在民國70年代不得不作熄火的停業!
磚窯業是我國古老的傳統行業,紅磚製造也在清代嘉慶元年便有以柴薪作為燃料的開始。宜蘭北津里一帶的磚窯,是台語俗稱的「目仔窯」,此種「目仔窯」又稱「登窯」或「坎仔窯」,在大陸則稱為「階級窯」或「串窯」。
所稱「目仔窯」的構建形式,依網路的資訊得知,是在日治時期從日本引進的,其磚窯的建築需依傾斜的山坡地形而建,或是在平地把地面逐漸墊高,使其成一長方形、連續傾斜排列的窯室。目仔窯的窯身兩側既是斜坡的路面又狹窄,所有的作業都需靠人工,因此早年的磚工身材都是屬於苗條身材者。
不過也因為目仔窯這種半循環式的燒製過程,比起先前的燒製作業產量大幅提升,因此目仔窯廣為窯業界普遍使用。據記錄,當年台灣每座「目仔窯」的建築數量通常建成13個孔目(就是有13個窯室),每一個孔目,一次約可燒出一萬塊的磚塊;而13個孔目同時運作,為期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燒出13萬塊紅磚。
從清晨走馬看花的奔波下來,時間已屆午后的二點鐘。本想要繼續沿著宜蘭河濱公園的堤防,尋找位在「中山橋」畔的「西鄉廳憲德政碑」,但卻有點茫然不知方向的困擾。只得停車於一處種植有多棵「細葉欖仁」的行道樹下,再徒步前往不遠處的「宜蘭縣社會福利館」,先解決饑腸轆轆的民生問題。
不過也因為目仔窯這種半循環式的燒製過程,比起先前的燒製作業產量大幅提升,因此目仔窯廣為窯業界普遍使用。據記錄,當年台灣每座「目仔窯」的建築數量通常建成13個孔目(就是有13個窯室),每一個孔目,一次約可燒出一萬塊的磚塊;而13個孔目同時運作,為期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燒出13萬塊紅磚。
從清晨走馬看花的奔波下來,時間已屆午后的二點鐘。本想要繼續沿著宜蘭河濱公園的堤防,尋找位在「中山橋」畔的「西鄉廳憲德政碑」,但卻有點茫然不知方向的困擾。只得停車於一處種植有多棵「細葉欖仁」的行道樹下,再徒步前往不遠處的「宜蘭縣社會福利館」,先解決饑腸轆轆的民生問題。
「細葉欖仁」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樹種之一。不論是蕭瑟冬季繁華落盡後的光禿樣貌;或是新春細密枝枒上竄出的新嫩黃葉,其枝椏自然分層輪生於主幹四周,再層層有序的向四周水平開展的英姿,讓人望之,身心便有一種舒坦不已的胸襟、、。
坐在「宜蘭社福大樓」一樓的臨窗邊,享受豐盛午后餐飲的同時,兼可遠眺前方「細葉欖仁」隨風揮舞優雅的細緻姿態,便覺今日宜蘭的踏青行程實不虛行。餐後,向「社福大樓」餐廳的服務人員,詢問有關「西鄉廳憲德政碑」的正確位置過後,我從「社福大樓」餐廳的左側方,爬上二樓後穿越懸空架設在河濱道路上的「空橋屋」,再直接延伸走往車流量大的「中山橋」堤防方向行去。
此種「空橋」的建造的確別出創意,不但可讓小孩子或是老年人將穿越馬路的危險降低外,整體建物與周邊環境連結的貼心設計,讓置身在「空橋屋」內部高處的我,一覽無遺的可眺望到整個宜蘭河濱周遭的所有綠意美景。
坐在「宜蘭社福大樓」一樓的臨窗邊,享受豐盛午后餐飲的同時,兼可遠眺前方「細葉欖仁」隨風揮舞優雅的細緻姿態,便覺今日宜蘭的踏青行程實不虛行。餐後,向「社福大樓」餐廳的服務人員,詢問有關「西鄉廳憲德政碑」的正確位置過後,我從「社福大樓」餐廳的左側方,爬上二樓後穿越懸空架設在河濱道路上的「空橋屋」,再直接延伸走往車流量大的「中山橋」堤防方向行去。
此種「空橋」的建造的確別出創意,不但可讓小孩子或是老年人將穿越馬路的危險降低外,整體建物與周邊環境連結的貼心設計,讓置身在「空橋屋」內部高處的我,一覽無遺的可眺望到整個宜蘭河濱周遭的所有綠意美景。
宜蘭河濱公園-西鄉廳憲德政碑
目前宜蘭河濱公園沿岸西側一帶,早在清朝時期雖是人煙稀少的區域,但經常氾濫成災的宜蘭河,對河邊農田及兩岸民眾危害甚大。
有鑑宜蘭河水患頻繁,日治時代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於明治30年抵宜蘭任職以後,即於明治33年(1900年)命人展開興築南岸堤防,並於1901年完工,為日治初期耗費鉅資之大工程,至此宜蘭河水患大為減少。其時完工後的宜蘭河堤防全長1,868公尺,時稱「西鄉堤」。後來,宜蘭當地士紳為紀念「西鄉菊次郎」治理宜蘭河有功,以及作為宜蘭現代化的奠基者,特於1923年在宜蘭河畔建立西鄉之頌德碑一座。
位於宜蘭河濱公園河堤上的「西鄉廳憲德政碑」,外形區分為下方的基座及上方的碑身,為一大型且正式之紀念碑。上方的碑身是以花崗岩雕刻而成,碑上原鑴刻有日治時期的建碑日期,不過在光復後遭到人為刻意的塗抹,今已不復見。下方的基座則是後人在大正12年(1923年)以混凝土構造加高修建而成。
據蒐尋資料得知:此紀念碑原立於中山橋西邊,因辦理宜蘭河新建「金六結」堤防工程,為免遭受破壞,遂於民國79年移至中山橋東邊的現址。遍植在宜蘭河濱公園河堤側的「苦楝」,也選擇在這個時節開花,淡紫色小巧細緻的小花,隨風飄落在紀念碑、堤防上。一種春光好,風漸暖,雨初晴的欣喜湧上我心頭、、。
紀念碑位置:宜蘭河南岸、中山橋東側堤防上(過宜蘭橋右轉,沿堤防往前行去約500公尺)
目前宜蘭河濱公園沿岸西側一帶,早在清朝時期雖是人煙稀少的區域,但經常氾濫成災的宜蘭河,對河邊農田及兩岸民眾危害甚大。
有鑑宜蘭河水患頻繁,日治時代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於明治30年抵宜蘭任職以後,即於明治33年(1900年)命人展開興築南岸堤防,並於1901年完工,為日治初期耗費鉅資之大工程,至此宜蘭河水患大為減少。其時完工後的宜蘭河堤防全長1,868公尺,時稱「西鄉堤」。後來,宜蘭當地士紳為紀念「西鄉菊次郎」治理宜蘭河有功,以及作為宜蘭現代化的奠基者,特於1923年在宜蘭河畔建立西鄉之頌德碑一座。
位於宜蘭河濱公園河堤上的「西鄉廳憲德政碑」,外形區分為下方的基座及上方的碑身,為一大型且正式之紀念碑。上方的碑身是以花崗岩雕刻而成,碑上原鑴刻有日治時期的建碑日期,不過在光復後遭到人為刻意的塗抹,今已不復見。下方的基座則是後人在大正12年(1923年)以混凝土構造加高修建而成。
據蒐尋資料得知:此紀念碑原立於中山橋西邊,因辦理宜蘭河新建「金六結」堤防工程,為免遭受破壞,遂於民國79年移至中山橋東邊的現址。遍植在宜蘭河濱公園河堤側的「苦楝」,也選擇在這個時節開花,淡紫色小巧細緻的小花,隨風飄落在紀念碑、堤防上。一種春光好,風漸暖,雨初晴的欣喜湧上我心頭、、。
紀念碑位置:宜蘭河南岸、中山橋東側堤防上(過宜蘭橋右轉,沿堤防往前行去約500公尺)
蘭陽大橋畔-「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
蘭陽溪因時常氾濫,河水不易澄靜,故舊名「濁水溪」。日據時期的蘭陽溪,因為是與宜蘭河相通的,每遇大雨或是夏季颱風期,留存在鄉民的印象裡,總是洪水成災的苦難回憶。
於是,日領時期台灣總督府內務局,於昭和4年(1929年)開始進行濁水溪治水工事,該工事於昭和11年(1936年)完成。蘭陽溪堤防及溪床整治工事完工的壯舉,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沿岸的住戶不必再受淹水之苦,而水患的減除也保障了蘭陽溪流域內土地的免於流失,同時亦增加千餘甲的新生浮現地。
為紀念這個成功工程的完成,在同年的時間裡,日領政府便在蘭陽大橋旁的堤防上,豎立「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一座。我多次行車經過蘭陽大橋,總是疑惑著橋畔靠山側,高高聳立的方尖碑究是為何物呢?惟宥於每次侍親時間的匆忙因素,總有無法一窺原貌的遺憾存在著。
今日輕鬆的春郊踏青行程,時間上顯是遊刃有餘,自是不能再輕易放過此機會。記念碑的周邊下方,圈有四方形的鐵鍊,由於昨晚的雨勢之故,腳下泥土路濕軟、泥濘,因此穿著皮鞋的腳是無法踏進碑體的中間。
拍了幾張照片想離去時,遇見一位在堤防上騎摩托車的當地阿伯,他先是謹慎的詢問我為何來此地拍照?後來,他「以為」我是報社的記者便開懷的跟我說起這「竣工紀念碑」的典故。值得一提的事,阿伯說目前每年的農曆七月,住在堤防周邊的住戶有來此紀念碑「拜駁」(不知是否有正確傳譯)的習俗,為求諸事平安、風調雨順。
現今的蘭陽堤防,不僅發揮防汛防災的功能,也因為市公所在周邊大面積的廣植樹木綠化景觀環境,提供百姓多一處休閒散步的好地方。應著春日的暖陽和細雨,漸漸抽出嫩芽的許多小花草,融入廣闊的堤防步道兩側及綠野,行旅其間的遊子,是集各種輕鬆寫意的心情於一處。此時的心情是花開、蝶舞、鳥唱等春景的喜樂,已忘了寒冬曾光臨過、、。
記念碑位置:從宜蘭市區前往羅東的「台九省道」,未跨越蘭陽大橋前方有一小路右轉進去,直走到T字形的路底,往河堤的左方向望去,即可看到聳立的記念碑
行旅日期:2007/03/17
蘭陽溪因時常氾濫,河水不易澄靜,故舊名「濁水溪」。日據時期的蘭陽溪,因為是與宜蘭河相通的,每遇大雨或是夏季颱風期,留存在鄉民的印象裡,總是洪水成災的苦難回憶。
於是,日領時期台灣總督府內務局,於昭和4年(1929年)開始進行濁水溪治水工事,該工事於昭和11年(1936年)完成。蘭陽溪堤防及溪床整治工事完工的壯舉,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沿岸的住戶不必再受淹水之苦,而水患的減除也保障了蘭陽溪流域內土地的免於流失,同時亦增加千餘甲的新生浮現地。
為紀念這個成功工程的完成,在同年的時間裡,日領政府便在蘭陽大橋旁的堤防上,豎立「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一座。我多次行車經過蘭陽大橋,總是疑惑著橋畔靠山側,高高聳立的方尖碑究是為何物呢?惟宥於每次侍親時間的匆忙因素,總有無法一窺原貌的遺憾存在著。
今日輕鬆的春郊踏青行程,時間上顯是遊刃有餘,自是不能再輕易放過此機會。記念碑的周邊下方,圈有四方形的鐵鍊,由於昨晚的雨勢之故,腳下泥土路濕軟、泥濘,因此穿著皮鞋的腳是無法踏進碑體的中間。
拍了幾張照片想離去時,遇見一位在堤防上騎摩托車的當地阿伯,他先是謹慎的詢問我為何來此地拍照?後來,他「以為」我是報社的記者便開懷的跟我說起這「竣工紀念碑」的典故。值得一提的事,阿伯說目前每年的農曆七月,住在堤防周邊的住戶有來此紀念碑「拜駁」(不知是否有正確傳譯)的習俗,為求諸事平安、風調雨順。
現今的蘭陽堤防,不僅發揮防汛防災的功能,也因為市公所在周邊大面積的廣植樹木綠化景觀環境,提供百姓多一處休閒散步的好地方。應著春日的暖陽和細雨,漸漸抽出嫩芽的許多小花草,融入廣闊的堤防步道兩側及綠野,行旅其間的遊子,是集各種輕鬆寫意的心情於一處。此時的心情是花開、蝶舞、鳥唱等春景的喜樂,已忘了寒冬曾光臨過、、。
記念碑位置:從宜蘭市區前往羅東的「台九省道」,未跨越蘭陽大橋前方有一小路右轉進去,直走到T字形的路底,往河堤的左方向望去,即可看到聳立的記念碑
行旅日期:200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