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0 23:54:54貓頭鷹

人文小旅行---逐水而居的美好存在,泉水空之濱


   在龍潭敏盛醫院對面,坡崁下,因為終年湧出不斷湧泉,形成了一個約半個籃球場大小水池,當地客家人喚之為「泉水空」,雖云「空」,但這裡泉水不但不空,還源泉活水來清如許。
  其實「空」字在客語意指「孔洞」,泉水空顧名思義在當地人眼中是泉水綿綿不絕所在。因為有水,這地區在開發史上,也成為最早開發的地方。當鄰近中壢還在荒煙蔓草之時,泉水空就有了住民開墾。可見不僅在沙漠地區需逐水草而居,在台灣先民開墾史中,「水源」有無也成為開墾關鍵因素。
  石門水庫及石門大圳等現代水利設施逐漸完備,泉水空褪下灌溉、飲用等重責大任,現在的角色很居家,泉水空之濱時見男女六七人邊洗衣,邊聊天,盛夏時還可見洗狗的,有時候小朋友索性把這當成消暑冷泉了。
  昨天在泉水空畔,就看到一個布製娃娃,剛剛洗好澡,正在鐵製架上伸展筋骨呢!這裡就連布娃娃硬是可以享受不一樣冷泉浴。
  當我讀到詩句裡「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李白,子夜四時歌)在我眼前浮現的不是長安,是泉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