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6 08:12:51咕嘰

只是「不打」? 羞辱、恐嚇…孩子夢魘

【聯合報/李開敏/台大社工系兼任講師(台北市)】 2007.05.01 03:28 am

昨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台灣今年第二次舉辦,有各學者、民間機構響應,倡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反對體罰的原因很簡單:第一、體罰是示範暴力;第二、體罰傷害兒童的自尊心;第三、體罰嚴重破壞親子關係;第四、體罰只教會孩子因恐懼而改變,並未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很多成人執意相信體罰快速有效,即便在美國,也有中間派的教育人士認為當孩童幼小無自制力,偶爾在某些場合失控時,輕微地打而非重擊,不失為一個父母管教的方式,不過前提是不得已才用,只要有嚇阻效果即可,且要有說明,讓孩子了解。輕打時不可對頭、臉等部位,所有的討論都希望協助父母,增加父母的親職能力。

「不打」孩子的訴求其實是消極的,打的傷害相較於冷漠、忽視、拒絕、控制、剝奪,只是冰山之一角。口語的羞辱、言行上的過度指責、謾罵、恐嚇、威脅,也同樣是兒童的夢魘。

談愛的教育不妨參考著名的婚姻諮商查普曼膾炙人口的「愛的語言」,他指出五種愛的語言:口語的肯定保證、有品質的共處時間、禮貌的服務、肢體的親近、送禮物。

往往父母的愛,孩子未必收得到,因為彼此習慣的語言不同。在多年諮商經驗中看到多數父母忙於生計或因傳統禮教不習流露正向情感,或親子互動長久失修,十分疏離,家庭中愛的存款幾近負債,這五項愛的語言須要慢慢建立、練習,特別是肢體的親近、正向的口語溝通、保證。讓孩子感覺到來自父母心中的欣賞、關愛、親密。

而有品質的共處時間須要用心營造,即便只是幾分鐘的談心、談故事、禱告、唱歌,或固定的運動、出遊等對家庭氣氛有很大的影響。家庭是生命的孕育源頭,願天下父母、師長共同守護我們的孩子。

【2007/05/01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