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2 10:35:42Almost

如果節日。

轉眼間,竟又過了一年,時間的意義,漸漸模糊起來。

中學時,總會仔細記下每個節日,覺得,節日是生活中最大的意義──

國二,是最期待節日的一年,或許因為生活中塞滿了大大小小的模擬試題、月考週考,也或許只是單純,渴望野放。所以當聖誕節來時,就讀教會學校的我,便以紮實地夜遊、拍照、微笑渡過子夜;任性地認為,所有十來歲的女孩,都應當對滿是燈泡的暈黃節日,充滿幻想。

聖誕過後,元旦成為日曆上的第一個假日。即便十幾年前冬天,尚未時興大規模的各式晚會,而我所謂的跨年,也只是和家人坐在掛鐘前,輕聲倒數、交換夢想,但,乘著跨年,書本總算暫時被隔在時間以外。

在這之後,印象深刻的節日是93年,冬至。那天午後,我換過三趟車,拎著幾袋書本,趕著大寒流返家。高中制服,單薄得可以,但,偎在成長的期待裡,非但不曾畏寒,還一心記掛著圍桌吃湯圓時,老人家那祝禱般的呢喃──「吃下這碗湯圓,又長了一歲。」。記得曾經,五、六歲時,我便是為了多長幾歲,一口氣吃下四碗湯圓。

那是急欲擺脫考試、書本、學校的時代,所以不曾想過──若干年後,自己仍未擺脫書陣、撤離校園;也不曾想過自己對節日的仰賴,竟會轉眼間消失殆盡。

大學以後,課少了,身週的節慶氣息也連帶淡了。不知是當時的生活過於閒適,或者是自己的夢想正在失溫;只知道,四年下來,曾經讓我密密加圈的節日,已逐漸消弭成月曆上單純的紅字--除了印痕中的聖誕節依舊閃爍、冬至日仍舊三五好友暖暖湯圓,其他,一概平淡下來;不曾哪年,為了跨年通宵狂歡,也不曾哪年,露夜冒寒等待除夕。而不知是否湊巧,早些年潛在各街弄躲避警察、兜售春聯和年節糕果的攤販們,感覺上,也正在這些年消聲匿跡。

於是,當研究所生涯最末的這個元旦,無聲無息地來了又過——既沒有上世紀末的惆悵,也沒有這世紀初的虛華──安靜得比以往更為徹底時,我並不驚訝。

因為據說,極辛苦的日子,只要咬著牙過,是一轉眼。
而極幸福的日子,輕閉著眼,細細品味,也是一轉眼。

只是,今夜,在無謂的辛苦與幸福交互磨蝕夢想的現下,當年那個惦著著每個節日、期待成長的自己,便如此輕而巧之地躍入記憶。仍清楚記得,那時的生活,其實相當制式,無所謂幸福;但日子過得,卻不曾如此湮渺、時間也不曾快得如此,一眨眼。


01.02.2004
打著2004,想去年此時,是費了一段時間,才習慣,2003。

上一篇:雜記

下一篇:如果你正等著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