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9 18:35:03大陸台勞 / 玫瑰騎士
據說和台灣有淵源的福建沙縣小吃 — 扁肉(餛飩)
有一次聽一位天津的台灣朋友說到,在天津步行街附近有一家名為福建“沙縣小吃”的小吃店,裡頭賣的餛飩要說有多好吃就有多吃,而且一碗才二、三元人民幣,非常有台灣的味道…
在天津要吃到道地的台灣口味的台菜,還是只能靠自己煮吧!天津台菜餐廳不多,所以比不上昆山、上海、東莞、深圳、廣州等台灣人雲集地方的台菜餐廳的口味,少了台灣人捧場與競爭,就不容易做出道地的台菜。因此很想找機會去試試,反正我本來就是很愛美食的。
因為我和那個朋友不熟,當天只是聽聽而已,也沒好意思問個詳細清楚,再說那個朋友也喝多了,恐怕就算問了也說的不清楚…結果我在整個天津的步行街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來來回回像個瘋子一樣找了一個半小時,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終於找到一家很小很破很不起眼的小吃店,用紅色的字寫著“福建沙縣小吃”…有點像寧采臣終於找到蘭若寺的感覺。
說真的,在中國生活而言,一般店面太小看起來不能計較衛生的餐飲店,我通常是不會進去吃東西的,因為犯不著為了省幾元錢,就讓自己冒著肚子痛的危險去這種小店吃東西吧。就說上星期吧,我不知道吃到什麼東西而過敏,前幾天去大連,客戶熱情的請我到小店生吃蚌殼類海鮮,晚上我在火車的臥舖上肚痛了一宿,連連運運氣功才稍為緩解,勉強撐到天津,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正常…
不過,既然千辛萬苦才找到,總不能為了怕肚子痛就不試吃了吧?所以還是點了一碗餛飩,大碗三元,小碗二元;大碗的大約有十五到十八只小餛飩吧。要說明一點,上海也有專賣餛飩的小吃連鎖店,不過上海那種餛飩一般台灣人應該吃不慣,餛飩皮太厚了,所以在上海必須點小餛飩,皮才會薄一點,而且還是不太好吃。
上海另外有一種稱為“皺衣餛飩”的則可能比較像台灣餛飩或是溫州雲吞,因為皮薄所以經過煮後,餛飩皮會皺在一起,所以才叫皺衣餛飩。這只是從電視看來的,沒吃過所以不知道。
福建沙縣小吃的餛飩是小餛飩,和台灣的餛飩外型上比較接近,不過其外皮久煮後不易爛,不像台灣的餛飩一泡久皮就爛了;純豬肉內餡則非常有嚼勁,非常非常的Q…吃不太出來是豬肉餡。
其實在台灣我還真沒吃過這種內餡超Q的餛飩呢!湯頭基本上沒什麼味道,與其說清淡不如說有點平凡無奇,但絕非白開水而已,不過平淡的湯頭配上嚼勁十足的餛飩卻是絕配!因為我後來買生的餛飩回去自己煮,弄了一鍋自認湯頭不錯的高湯來搭配餛飩,反而不如店裡嚐起來平淡無奇的湯頭來的對味。
這家店裡掛著介紹沙縣小吃和其好吃又有特色餛飩的由來。據說沙縣以前有位在朝廷當官的人,在退休回到沙縣後,把從台灣獻給皇帝的貢品—餛飩的做法教給沙縣當地居民,最後演變成沙縣當地的一道特色小吃。
這種餛飩其實沙縣當地人叫“扁肉”,其做法是用豬的後腿肉去筋去骨,加少許水槌打一萬次,以此槌打後的豬後腿肉做內餡,就會產生好吃的嚼勁!因為槌打成扁狀,所以當地人稱為“扁肉”。不過由來是台灣獻給宮廷當貢品的說法只是福建沙縣小吃的介紹,我在網路上一直找不到可考據的資料。
所以“扁肉”的老祖宗就是大家熟悉的“餛飩”。中國各地對餛飩的叫法不盡相同,比如說,四川稱“抄手”,廣東稱“雲吞”,武漢稱“包麵”,江西稱“清湯”,江蘇稱“淮餃”,新疆稱“曲曲”……福建沙縣的小吃很有名,但在沙縣琳瑯滿目的小吃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
扁肉因其餡料、湯料、吃法、調味上的差異,分為煮扁肉、炸扁肉、熗扁肉、三鮮扁肉、蝦肉扁肉、扁肉麵等20多個品種。它的最大特點是皮薄餡多,據說0.5公斤麵粉就能夠加工出400~500張皮坯,你想,這皮有多薄。
餡肉選擇的是挑選健康肥壯生豬的前後腿瘦肉,肉質新鮮紅潤,肌肉緊縮,有彈性,並去掉皮骨、筋頭和肥膘。最特別的是在皮、餡裡加鹼,這樣一來,皮坯和餡肉變得更有彈性,且不易酸敗變味,餡料則增加吃水量,脆嫩有味,嚼勁十足。煮熟後,晶瑩通透的扁食,載沉載浮於白濃的高湯上,再撒上翠綠的蔥花,清香撲鼻,誘惑難當。
南北宋之際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李綱(1083~1140)一度被貶到沙縣負責稅務,他很喜歡沙縣的扁肉,曾用他的生花妙筆寫詩稱讚過沙縣的扁肉:“渾沌乾坤一包中,常存正氣唱大風。七峰疊翠足娛晚,十里平流任西東。”至今傳為佳話。
而福州菜裡也有一種叫“扁肉燕”或稱“肉燕”、“太平燕”的有名地方小吃。“扁肉燕”是用“燕皮”去包肉餡做成的,長的和餛飩差不多。燕皮也是用豬後腿肉用上述方法去槌打,不同的是不做成內餡,而是把肉泥攤平再灑點蕃薯粉做成像紙張般薄片的“皮”,所以叫“燕皮”;再用這種燕皮包上肉餡,做成“扁食”(這是標準閩南話稱呼餛飩的說法),也稱為“扁肉燕”。後來扁肉燕與鴨蛋共煮,因福州話裡鴨蛋(福州話叫“鴨卵”)與“壓亂”(鴨卵)、“壓浪”(閩南語發音)諧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說。
在天津要吃到道地的台灣口味的台菜,還是只能靠自己煮吧!天津台菜餐廳不多,所以比不上昆山、上海、東莞、深圳、廣州等台灣人雲集地方的台菜餐廳的口味,少了台灣人捧場與競爭,就不容易做出道地的台菜。因此很想找機會去試試,反正我本來就是很愛美食的。
因為我和那個朋友不熟,當天只是聽聽而已,也沒好意思問個詳細清楚,再說那個朋友也喝多了,恐怕就算問了也說的不清楚…結果我在整個天津的步行街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來來回回像個瘋子一樣找了一個半小時,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終於找到一家很小很破很不起眼的小吃店,用紅色的字寫著“福建沙縣小吃”…有點像寧采臣終於找到蘭若寺的感覺。
說真的,在中國生活而言,一般店面太小看起來不能計較衛生的餐飲店,我通常是不會進去吃東西的,因為犯不著為了省幾元錢,就讓自己冒著肚子痛的危險去這種小店吃東西吧。就說上星期吧,我不知道吃到什麼東西而過敏,前幾天去大連,客戶熱情的請我到小店生吃蚌殼類海鮮,晚上我在火車的臥舖上肚痛了一宿,連連運運氣功才稍為緩解,勉強撐到天津,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正常…
不過,既然千辛萬苦才找到,總不能為了怕肚子痛就不試吃了吧?所以還是點了一碗餛飩,大碗三元,小碗二元;大碗的大約有十五到十八只小餛飩吧。要說明一點,上海也有專賣餛飩的小吃連鎖店,不過上海那種餛飩一般台灣人應該吃不慣,餛飩皮太厚了,所以在上海必須點小餛飩,皮才會薄一點,而且還是不太好吃。
上海另外有一種稱為“皺衣餛飩”的則可能比較像台灣餛飩或是溫州雲吞,因為皮薄所以經過煮後,餛飩皮會皺在一起,所以才叫皺衣餛飩。這只是從電視看來的,沒吃過所以不知道。
福建沙縣小吃的餛飩是小餛飩,和台灣的餛飩外型上比較接近,不過其外皮久煮後不易爛,不像台灣的餛飩一泡久皮就爛了;純豬肉內餡則非常有嚼勁,非常非常的Q…吃不太出來是豬肉餡。
其實在台灣我還真沒吃過這種內餡超Q的餛飩呢!湯頭基本上沒什麼味道,與其說清淡不如說有點平凡無奇,但絕非白開水而已,不過平淡的湯頭配上嚼勁十足的餛飩卻是絕配!因為我後來買生的餛飩回去自己煮,弄了一鍋自認湯頭不錯的高湯來搭配餛飩,反而不如店裡嚐起來平淡無奇的湯頭來的對味。
這家店裡掛著介紹沙縣小吃和其好吃又有特色餛飩的由來。據說沙縣以前有位在朝廷當官的人,在退休回到沙縣後,把從台灣獻給皇帝的貢品—餛飩的做法教給沙縣當地居民,最後演變成沙縣當地的一道特色小吃。
這種餛飩其實沙縣當地人叫“扁肉”,其做法是用豬的後腿肉去筋去骨,加少許水槌打一萬次,以此槌打後的豬後腿肉做內餡,就會產生好吃的嚼勁!因為槌打成扁狀,所以當地人稱為“扁肉”。不過由來是台灣獻給宮廷當貢品的說法只是福建沙縣小吃的介紹,我在網路上一直找不到可考據的資料。
所以“扁肉”的老祖宗就是大家熟悉的“餛飩”。中國各地對餛飩的叫法不盡相同,比如說,四川稱“抄手”,廣東稱“雲吞”,武漢稱“包麵”,江西稱“清湯”,江蘇稱“淮餃”,新疆稱“曲曲”……福建沙縣的小吃很有名,但在沙縣琳瑯滿目的小吃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
扁肉因其餡料、湯料、吃法、調味上的差異,分為煮扁肉、炸扁肉、熗扁肉、三鮮扁肉、蝦肉扁肉、扁肉麵等20多個品種。它的最大特點是皮薄餡多,據說0.5公斤麵粉就能夠加工出400~500張皮坯,你想,這皮有多薄。
餡肉選擇的是挑選健康肥壯生豬的前後腿瘦肉,肉質新鮮紅潤,肌肉緊縮,有彈性,並去掉皮骨、筋頭和肥膘。最特別的是在皮、餡裡加鹼,這樣一來,皮坯和餡肉變得更有彈性,且不易酸敗變味,餡料則增加吃水量,脆嫩有味,嚼勁十足。煮熟後,晶瑩通透的扁食,載沉載浮於白濃的高湯上,再撒上翠綠的蔥花,清香撲鼻,誘惑難當。
南北宋之際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李綱(1083~1140)一度被貶到沙縣負責稅務,他很喜歡沙縣的扁肉,曾用他的生花妙筆寫詩稱讚過沙縣的扁肉:“渾沌乾坤一包中,常存正氣唱大風。七峰疊翠足娛晚,十里平流任西東。”至今傳為佳話。
而福州菜裡也有一種叫“扁肉燕”或稱“肉燕”、“太平燕”的有名地方小吃。“扁肉燕”是用“燕皮”去包肉餡做成的,長的和餛飩差不多。燕皮也是用豬後腿肉用上述方法去槌打,不同的是不做成內餡,而是把肉泥攤平再灑點蕃薯粉做成像紙張般薄片的“皮”,所以叫“燕皮”;再用這種燕皮包上肉餡,做成“扁食”(這是標準閩南話稱呼餛飩的說法),也稱為“扁肉燕”。後來扁肉燕與鴨蛋共煮,因福州話裡鴨蛋(福州話叫“鴨卵”)與“壓亂”(鴨卵)、“壓浪”(閩南語發音)諧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說。
我所吃到的福建“沙縣小吃”則不是用“燕皮”去包的,而是用一般的麵粉皮包槌打的肉餡,不然價格不會那麼便宜。所以福建沙縣小吃的“扁肉”用的不過是尋常餛飩皮,一般人多半想不明白,福州的燕皮何等知名,做成扁肉燕煮食豈非更妙。這中間的緣故大體有三:
一、豬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摻上適量薯粉,擀成紙片般薄,是為燕皮;這是何等的成本?
二、成品燕皮是乾燥的,所以它才能長久儲存,拿來做肉燕時要設法令之微微潤澤,然後以鮮魚肉、豬五花肉、蝦乾、芹菜莖剁成餡,這又是何等的工夫?
三、燕皮中有薯粉,直接下鍋,勢必有所散失。所以肉燕宜先用籠蒸,熟後再撈,佐以湯料,這又是何等繁複的程序?
所以,在福州街頭可以找到非常傳統的肉燕店,賣燕皮賣肉燕,卻不肯做餛飩的生意。是故,沙縣小吃的“扁肉”是不可能用燕皮去包的!不過無論“扁肉”還是“扁肉燕”在撈起之後都要衝入豬骨湯,這一點兩者倒是一致。
之後,我在天津住處附近也發現一家毫不起眼的“沙縣小吃”,我們同事又發現在天津步行街附近的另一家“沙縣小吃”,我到昆山出差也順道在附近吃了一家“沙縣小吃”,加上印象中曾經在溫州樂清吃過的“沙縣小吃”,總結一下經驗:
一、各地各家沙縣小吃的口味都不太一致,可能是有的店家做工不夠精緻,以至於影響口感。不過即便如此,比起普通的餛飩還是很有特色的。
二、沙縣小吃店內其他小吃的水準也是各家口味都不同的,而水準比較均一的是用盅熬的各種湯,很像台灣的排骨酥盅,蛤蜊雞湯盅…那樣用蒸籠蒸的一湯一盅的湯品,非常值得推薦。拌麵(麻醬加一點花生醬拌的乾麵)的水準差距也不大。至於蒸餃各家店的水準差異太多,有的我根本就覺得難吃。至於滷雞腳雞腿,我沒試吃過,還不知道。
三、全部的店都是沙縣人在全中國各地開的,應該還都是家族經營的;門面都很小,一般都在比較偏僻的角落,衛生條件和環境都比較差,網路上也有關於部份沙縣小吃的負面報導。不過,網路上說有的一年也能賺上一二十萬人民幣!
寫完此篇後,現在我最想嚐嚐的倒是福州的“肉燕”、“扁肉燕”、“太平燕”。因為我媽小時候的鄰居是福州人,所以我媽不但知道燕皮也吃過肉燕;我姐朋友也是福州人,知道我媽聽過、吃過肉燕,感到很新奇;因為一般台灣人很少聽過,更別提吃過了。各位看倌,聽過肉燕或吃過沙縣的扁肉嗎?我覺得台灣的扁食要加油了,記得要用豬的後腿肉槌打一萬次喔!
扁肉的做法了。原料:半斤新鮮豬瘦肉,扁肉皮三四兩(越薄越好)。做法:
一、肉用棒槌敲打,最好是扁平厚實的木棒,也可用擀麵杖,打得像肉泥即可。
二、在肉泥裡加入適量鹽、味精或雞精攪拌均勻。
三、像包餛飩一樣包餡料。
四、鍋裏的湯水最好是事先用豬骨熬的湯,湯滾後放入扁肉,待那清澈的或微微帶點乳白的湯汁冒出一個個小巧的扁肉,漂浮鍋面片刻,放入少許蔥油就可進食了。
一、豬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摻上適量薯粉,擀成紙片般薄,是為燕皮;這是何等的成本?
二、成品燕皮是乾燥的,所以它才能長久儲存,拿來做肉燕時要設法令之微微潤澤,然後以鮮魚肉、豬五花肉、蝦乾、芹菜莖剁成餡,這又是何等的工夫?
三、燕皮中有薯粉,直接下鍋,勢必有所散失。所以肉燕宜先用籠蒸,熟後再撈,佐以湯料,這又是何等繁複的程序?
所以,在福州街頭可以找到非常傳統的肉燕店,賣燕皮賣肉燕,卻不肯做餛飩的生意。是故,沙縣小吃的“扁肉”是不可能用燕皮去包的!不過無論“扁肉”還是“扁肉燕”在撈起之後都要衝入豬骨湯,這一點兩者倒是一致。
之後,我在天津住處附近也發現一家毫不起眼的“沙縣小吃”,我們同事又發現在天津步行街附近的另一家“沙縣小吃”,我到昆山出差也順道在附近吃了一家“沙縣小吃”,加上印象中曾經在溫州樂清吃過的“沙縣小吃”,總結一下經驗:
一、各地各家沙縣小吃的口味都不太一致,可能是有的店家做工不夠精緻,以至於影響口感。不過即便如此,比起普通的餛飩還是很有特色的。
二、沙縣小吃店內其他小吃的水準也是各家口味都不同的,而水準比較均一的是用盅熬的各種湯,很像台灣的排骨酥盅,蛤蜊雞湯盅…那樣用蒸籠蒸的一湯一盅的湯品,非常值得推薦。拌麵(麻醬加一點花生醬拌的乾麵)的水準差距也不大。至於蒸餃各家店的水準差異太多,有的我根本就覺得難吃。至於滷雞腳雞腿,我沒試吃過,還不知道。
三、全部的店都是沙縣人在全中國各地開的,應該還都是家族經營的;門面都很小,一般都在比較偏僻的角落,衛生條件和環境都比較差,網路上也有關於部份沙縣小吃的負面報導。不過,網路上說有的一年也能賺上一二十萬人民幣!
寫完此篇後,現在我最想嚐嚐的倒是福州的“肉燕”、“扁肉燕”、“太平燕”。因為我媽小時候的鄰居是福州人,所以我媽不但知道燕皮也吃過肉燕;我姐朋友也是福州人,知道我媽聽過、吃過肉燕,感到很新奇;因為一般台灣人很少聽過,更別提吃過了。各位看倌,聽過肉燕或吃過沙縣的扁肉嗎?我覺得台灣的扁食要加油了,記得要用豬的後腿肉槌打一萬次喔!
扁肉的做法了。原料:半斤新鮮豬瘦肉,扁肉皮三四兩(越薄越好)。做法:
一、肉用棒槌敲打,最好是扁平厚實的木棒,也可用擀麵杖,打得像肉泥即可。
二、在肉泥裡加入適量鹽、味精或雞精攪拌均勻。
三、像包餛飩一樣包餡料。
四、鍋裏的湯水最好是事先用豬骨熬的湯,湯滾後放入扁肉,待那清澈的或微微帶點乳白的湯汁冒出一個個小巧的扁肉,漂浮鍋面片刻,放入少許蔥油就可進食了。
traveller T
2007-05-22 15:32:33
沙县小吃,少吃为妙,有一个大陆同事转了一封email给我,是用广东文写的,里面掺有硼砂,抱歉,那封email,delete掉了。
大陸台勞
2007-05-17 23:22:29
我不知道燕丸 所以不知道味道如何
不過沙縣小吃確實是不太衛生
但沒辦法 別的地方吃不到啊
我是老饕 敢為美食而冒險了
traveller T
那篇文章我讀過了 沙縣小吃全中國有幾萬家 只有廣東和其他幾個地方有不肖商人弄的黑心食品 其他多數的沙縣小吃 應該沒那麼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