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9 23:56:00greenbug

OSHO心得報告


前些日子﹐介紹我去爬山﹐偷窺李大師日記的友人﹐借我另一本書。

奧修自傳。

大家知道我從前唸哲學﹐搞小劇場的。本來一切都已經夠了﹐不須要再跟我說什麼禪機﹐玄學﹐存在﹐形而上。因為我從不記得課堂上有教過這些。(雖然我的畢業論文講存在﹐我的得獎劇本用荒謬﹐但就像我常講的﹐我一個字也記不得了。)

套句沈大雄說的﹐這有三種可能。
第一﹐教授們真的教過﹐但大家知道﹐我翹課翹太凶了﹐都錯過了。

第二﹐教授們真的教過﹐但各位知道﹐由於我勤練忘性﹐已然忘光了。

第三﹐就是教授確實不教這些﹐他們不會不明白﹐但他們只得教學術知識﹐而不是 “愛智”﹐不是“思辯”。那些會讓教學進度出問題﹐而且評分量化太過困難的東西。

在這裡﹐其實這不是三選一的問題﹐而是三合一的即溶咖啡。

其實我一直存在著我所謂“第三種成見”的心態。

有些人大辣辣低開口閉口講哲學﹐我看的出來他根本無心探討﹐眼神裡夾雜著小知識份子的小小虛榮。分辨這類人﹐方法很簡單﹐因為轉述跟提問是兩回事﹐兩種心態。這是人們面對哲學的成見﹐而我的這種心態﹐是第三種成見。

有些人視哲學玄妙高深﹐太過高深行同無用。我看的出來他憂心俗務﹐表現自己實用主義﹐腳踏實地。這是人們面對哲學的成見﹐而我的這種心態﹐是第三種成見。

生命無法存在純氧裡﹐無法存在無菌裡。
一個沒有“問題”的世界﹐人類會滅亡的。

奧修有句話我挺喜歡「...這是我倆的共識﹐如果那個問題有答案﹐它還能叫做問題嗎?」

我不談“靜心”﹐但我是支持修行的﹐因為每個人只要還在呼吸﹐就是在修行。差別只是有無修行的自覺而已。

奧修自己都說了﹐悟道可能在任何情況下發生﹐而且他還不是第一個這麼說的﹐所以不見得在“靜心中心”﹐不見得在“鹿園精舍”﹐不見得在亞里斯多德所流連的市集講堂裡。

所以﹐這是本好書﹐清晰有趣﹐已達雅俗共賞的境界。更重要的﹐重新喚醒一些“問題”的好書。